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qū)橋頭鎮(zhèn)中心校 劉 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沒有豐富的經歷,因此,情感的體驗相對較少,但是小學生處于對外界事物好奇心強,求知和探索欲望強烈的年齡階段,教師應當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設置教學情境,通過教學的情境,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傳統(tǒng)的教學中采用滿堂灌、一對多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夠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作用,讓學生在教學中提高情感認知和情感體驗的能力,促進情感教育的有效開展。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猴王出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電視劇《西游記》中猴王出世的片段,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畫面和音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一定要爭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童第周先生的生平事跡進行整理,借助多媒體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其求學之路、對于生物的研究以及所做出的貢獻等,通過課堂教學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學習生物學家童第周的不怕艱難,永不言棄的精神,教育學生應當以他們作為學習榜樣,努力學習,成長為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情感體驗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體驗而得到的,是不能夠通過課堂的教學進行灌輸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通過情感的體驗而逐步形成情感的認知,由于小學生缺少現階段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對于情感的認知不夠全面,有很多的情感認知并不是積極向上的,對于小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有著不好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中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合理恰當地對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行評價。對于學生在情感認知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錯誤的認知,教師應當進行指導,循序善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認知,如果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的情感認知進行嚴厲的批評,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于情感認知產生恐懼,不利于學生的情感教育。由于小學生現階段的特點,非常重視教師或者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老師的鼓勵和評價,對于小學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很大的鼓舞,因此,在小學語文中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在面對學生所提出的看法和情感認知時,教師應當多采用巧妙的含有鼓勵、欣賞的話語進行評價,全面評價每一個學生。同時應當巧妙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信心,達到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學生和老師有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長期以來的教學中,一些學習成績差或者個人行為奇怪的學生總是會有一些代名詞,如“差學生”“小混混”等,這樣的現象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生在學習的環(huán)境中,受到別人的尊重,也必然會學會尊重別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做到身體力行,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情感體驗。教師應當關注和關心每一個學生,和學生成為真正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快樂和煩惱,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情感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情感特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柳樹醒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童話形象進行教學,走進學生的童話世界,讓小學生感覺到親切,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有很多種方式,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引導,讓學生從學習中得到啟發(fā)和強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fā)現,體驗世界的美,樹立自己的信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教師應當巧妙地設置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關注和關心學生的成長,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情感教育的發(fā)展,對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評價,鼓勵學生對情感的體驗和認知,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認知,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宋軍麗.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7)
【2】梅仕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