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qū)教育局 趙培剛
■天津市北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室 王紀群
中小學的辦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決定著學校存在的價值。辦學質量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項基本內容,是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監(jiān)督中小學辦學行為的重要抓手,是教育行政部門促進本區(qū)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整體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途徑之一。
因為評價結果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各基層學校對迎接辦學質量評價格外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的整體發(fā)展。但參評學校在迎檢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偏差,降低了評價過程及結果對學校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三重三輕”。對這些不良傾向進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我們提高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的準確性,更好地發(fā)揮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的引導作用,改進學校辦學行為,促進學校更好地發(fā)展。
按照中小學辦學質量評價的基本程序,參評學校在接受正式檢查前要進行自查自評。所謂自評是指一所學校為了保障與提升自身辦學質量,自行發(fā)起和組織實施,對本校各項工作進展及成果進行自我審視與分析的過程。自查自評是學校圍繞區(qū)域中小學辦學質量評價指標進行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工作中,各基層學校對于自查自評工作都相當重視,一般都是校長親自掛帥成立學校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充分調動學校的各種資源開展自評工作。然而,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在自評工作中存在著重查漏補缺、輕反思追責的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忙于對評估材料的編補。由于區(qū)域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組在進行集中評估時較重視評估材料的提供,導致了參評學校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材料的整理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中。于是學校自查自評中便出現(xiàn)這樣一道風景——德育處、教務處、總務處積極調動各自人員對已有材料整理裝檔,對欠缺材料嚴格補齊,全校教師忙得不亦樂乎。二是忙于對學校平時管理缺位處的補救。一些學校由于平時管理中存在著缺位現(xiàn)象,在自查自評中學校行政人員便置身其中,添置設備、補齊制度、清理死角……真可謂“全體師生齊動員、共同迎接檢查團”。一旦正式檢查結束后,全校干部教師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然后就“濤聲依舊”了。這種對自評中既忽視發(fā)現(xiàn)問題的反思又忽視對管理缺位的追責的傾向,減弱了學校自評工作的作用。
思考與建議:查漏補缺是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校發(fā)展,但如果在自查自評中僅僅停留在查漏補缺階段是遠遠不夠的,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查自評工作在促進學校辦學質量提升中的作用。學校自查自評是典型的內部評價,可以很好地補充外部評價的局限性,是外部評估的有益補充。在迎檢前的學校自查自評中,學校不能將全部精力都用于查漏補缺,還應該重視反思問責。在自查自評過程中,校長及學校領導班子要思考下面這些問題:一是我們學校的辦學質量如何,我們是怎么知道的;二是學校在管理中還存在著哪些缺位現(xiàn)象,為什么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該由誰來負責;三是在自查自評中我們具體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今后該如何去做。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回答,學??梢钥陀^評估自身管理和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平,深入分析學校發(fā)展中的優(yōu)勢和面臨的不足,明確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校辦學質量改進的行動計劃。
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組織評價小組進駐學校開展評估,評價小組成員一般為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育督學、區(qū)域教育系統(tǒng)相關業(yè)務部門的領導和專家。這些人都在各自專業(yè)領域有一定建樹,諳熟教育規(guī)律。迎檢學校的領導、教師在與這些教育專家的交流中常常持有仰視的心理,對評價小組提出的問題往往曲意逢迎,缺少深入的對話溝通,從而干擾了評估的客觀性。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閃爍其詞。有些迎檢學校校長在進行匯報時常常避重就輕,夸大學校成績,在接受評價小組質詢時往往避實就虛,缺少實事求是的精神。教師在參加評估組召開的座談會時也時常存在迎合心理,不能真實地反映學校情況以及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抱著一種“家丑不能外揚”的心理,甚至不惜提供虛假信息,嚴重干擾了評價的準確性。二是恭維心理。面對評估的質疑時,迎檢學校的校長及領導干部時常不假思索地表現(xiàn)出一種謙卑的態(tài)度,“我們確實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后面一定加以改進”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有時評估組提出一些建議,學校領導往往會脫口而出:“您講得太好了,不愧為專家?!边@種曲意逢迎的態(tài)度,往往使評價組了解不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真實想法,對于評價的客觀性產生了干擾。
“第四代評價理論”認為評價是通過“協(xié)商”而形成“心理建構”的過程。因此,評價應該堅持“價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對“管理主義傾向”;評價應該倡導多種利益相關群體的參與、協(xié)商與對話。在學校迎檢工作中,學校的干部教師虛心聽取評價小組的意見及建議固然重要,但是,平等的對話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就評價者來說,通過與校方平等的對話溝通,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更加真實地了解學校的有關信息,從而對學校的辦學質量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就被評價者而言,通過與評估組的平等對話溝通,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會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學校辦學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今后改進辦學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固然注重對學校現(xiàn)有發(fā)展情況的認定,但根本目的是激勵、引導、指導學校在全面回顧總結、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思路,爭取今后發(fā)展的重大突破,從而辦出學校個性、特色,辦出成績、品牌?;谶@一點,在評估過程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展開平等的對話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區(qū)域辦學質量評價工作結束后,評價小組會形成《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反饋報告》,區(qū)域教育行政部門還會在學年終開展表彰大會,對辦學質量高的學校進行表彰,這也是教育行政管理的有效舉措。面對《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反饋報告》,如果學校未能得到所期望的評價結果,許多學校領導往往將自己辦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客觀因素,表現(xiàn)出兩種不良心理:一是“酸葡萄”心理。即:不是虛心向辦學質量高的學校學習經驗,而是故意突出人家的辦學優(yōu)勢,諸如“人家學校的師資力量咱比得了嗎?”“人家學校的生源多好呀!”等牢騷話層出不窮,恰恰看不到人家的主觀努力,從而故意貶低優(yōu)秀學校的價值。二是否定評價。即:不是從自身的缺點、弱點加以分析,而是懷疑評價不科學,責備評價不公正,對評價的方法、標準、過程、結果等方面持否定性評論。學校領導這種過于強調客觀、缺少深刻反省的做法往往會使學校故步自封,缺少前進的動力。
思考與建議:面對《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反饋報告》,學校應該采取虛心接受并深入分析的態(tài)度,既要肯定自己的優(yōu)長,更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利于在今后的辦學實踐中進行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將評價結果傳達到學校的每個層面。現(xiàn)代教育評價理論非常重視評價結果的判斷、改進。為此,校長要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傳達給學校全體教職員工,使他們明確學校辦學質量的真實狀況,從而在工作中高度自覺地調控自己的狀態(tài)。同時,學校還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學校的辦學行為,切不可“報喜不報憂”,影響今后對問題的改進。二是制定好今后學校發(fā)展性指標。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既是對學校過往辦學行為的總結,更是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的引導。學校校長要會同全校干部教師認真分析《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反饋報告》,共同商討學校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好今后學校發(fā)展性指標。這樣,有利于全校干部教師認清學校的現(xiàn)狀,找到發(fā)展的方向,從而為學校未來的發(fā)展確立思想和行動的指南。三是主動請評價小組專家來學?;卦L。現(xiàn)代教育評價提倡研究性評價。所謂研究性評價,是指評價小組要改變過去通過單純的檢查評價給學校定性的辦法,換之以在評價中幫助學校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問題,總結學校的成功經驗,指導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秾W校辦學質量評價反饋報告》就是一份很好的學校未來發(fā)展建議報告。明確了這一點,學校就應該主動邀請評價小組專家不定期或定期來學?;卦L,查看學校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問題的改進情況,指導學校的辦學行為,這樣更有利于學校今后的發(fā)展。
辦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就如同定期“體檢”?!绑w檢”前,學校要解放思想、輕裝上陣;“體檢”中,學校要積極配合、主動交流,提供最真實的數(shù)據(jù),以期獲得最準確的反饋;“體檢”后,學校要心平氣和、直面問題,制訂改進計劃,清除肌體沉疴,促進學校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