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中旬,我有幸和另外8名教師作為新疆克州教師代表,來到美麗的江蘇吳中參加了第30屆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頒獎大會暨蘇派與全國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這是一場教育的盛會,博大的教育情懷、開放的教育姿態(tài)、自信的教育光芒、幸福的教育者形象盡顯其中。
短短的幾天時間,卻讓我有了長長的思考,結(jié)合我自己的種種狀態(tài),我將我的反思呈現(xiàn)如下。
一段時間以來,我有時候忙得總是忘記了上課,直到課代表來叫我,我才一臉歉意地放下手頭的工作跑著進班;我有時候半夜改完了試卷,并沒有做很好的歸納總結(jié),第二天上午就拿著去講題;有時候?qū)W生作文交上來很長時間,但我卻沒有改完;有時候布置的詩歌訓練,我卻沒有按時去講解。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語文教師,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認真的,但此時我惶恐了,我花費在教學上的時間恐怕不到五分之一,班上學生的成績無明顯起色,我的教學能力不增反減,在語文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依然用老方法、老程序、老思路。
如果我繼續(xù)沉淪,站在講臺上就是對這三尺龍臺的褻瀆,是對那一雙雙信任你、支持你、愛你的眼睛的輕視。連講臺都站不穩(wěn),我還有什么勇氣談發(fā)展?我要努力地站穩(wěn)講臺。
我粗淺地認為專業(yè)自覺就是對自己專業(yè)身份的認同,是對自己專業(yè)方向的自覺努力,是對自己專業(yè)技術(shù)的不斷完善。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迷茫期,在這個迷茫期里容易否定自己。我工作已11年,今年上半年就是我的迷茫期,我兩次打算離開教育系統(tǒng),主要是我對自己產(chǎn)生了不信任感,充滿了困惑,是一種消極的逃避。此次出行,讓我走出了迷茫期。
現(xiàn)年92歲高齡的江蘇省特級教師陳樹民先生在此次盛會上發(fā)言,說自己活到老學到老,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熱血不輸青年人,他筆耕不輟,沒有一天停下過思考的步伐,可敬至極。那些名師們口吐錦繡,將自己的成長娓娓道來。
一位位名師幸福的微笑和自豪的話語讓我萌發(fā)了走一條名師之路的想法。我看到了名師之路的艱辛,也看到了名師之路的輝煌,更看到了自己無邊無際的差距。我慶幸自己找到了目標,這將是我這一生的追求。反觀之前,工作11年來,我每年的原創(chuàng)教案有幾篇?我有沒有認真地寫過教學反思?有沒有認真地讀過幾本專業(yè)書籍?上完公開課之后有沒有將評課的意見進行過落實?都沒有,回答得干脆而脆弱。這些不都是專業(yè)自覺缺失的體現(xiàn)嗎?
我愛好讀書,但我讀書的范圍太窄,目前僅處于讀書的初級狀態(tài),涉獵范圍僅限于小說、歷史、人物傳記和一點點哲學。在這次與專家面對面中,我看到了王君青春語文工作室的幾位教師,尤其是陳海波老師。從2013年以來,她開始讀專業(yè)書籍,并且寫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有厚厚的25本之多,她說剛開始讀的時候枯燥無味,但堅持讀下去,就會慢慢地品到閱讀的滋味。她的成功源自于她讀書的信念和堅持,非常值得學習。
此次盛會上,發(fā)言的人很多,帶著稿子發(fā)言的人很少。你看他們運籌帷幄,自信滿滿,開口經(jīng)典,閉口大家,名句拈來毫不費力,專業(yè)術(shù)語脫口而出,一個個氣定神閑,侃侃而談。我自慚形穢,感覺自己粗陋無比,淺薄無知。我今生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我依然要堅定地充實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做一個有學問的人。當有一天,我也可以坐在克州的教研舞臺上侃侃而談的時候,我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價值便能達到進一步的重合,那就增加了我生命的厚度與溫度。我要從今天起讀書,讀專業(yè)書。
我寫過不少文章,其中詩歌散文居多,尤其是古體詩歌產(chǎn)量最大,感覺最好。不少人也以“才子”來稱呼我,我其實惶恐得不敢說話,我喜歡用詩的語言來朦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大多虛無縹緲。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抱著手機的時間卻越來越多,這實在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今后我要抽出時間來寫讀書筆記、課評、課后反思、課堂實錄、論文等,我也呼吁我們的教師拿起筆來。此次盛會上,那么多人,各個都有自己的著作,他們從不會寫到會寫到善寫,這就是一個過程,當這個結(jié)果讓你受益的時候,你會感謝曾經(jīng)努力的自己。
我們學校有許多外出培訓的機會,把每一次的培訓機會當作一次充電和洗禮,要從內(nèi)心高度認同當次培訓,繃緊求知的欲望之弦,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拋棄敷衍塞責。派我們出去學習,就是要讓我們改變觀念,并努力地做先行者、改變者。
我們的教育將來會有大發(fā)展,如果我們個人提前著手,將來我們就一定會走在前列。多年來,我在烏魯木齊和南京各參加過一次培訓,這次是第三次培訓,此次的盛會給我的影響最大。教研之路光輝,名師之路漫漫。
在此次盛會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我們身邊這么多的寶,為什么我就沒有好好地向他們學習呢?19位江西援疆教師,32位江蘇援疆教師,這簡直是財富啊!他們的理念、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思考、他們的設(shè)計、他們的經(jīng)驗、他們的課題研究能力等等,這些不值得學習嗎?作為曾經(jīng)的教研室主任,我要狠狠地批評自己,批評自己自以為是、閉門造車、眼界太低、行動不力,沒有好好發(fā)揮這些教師真正的實力。援疆教師懷揣著理想而來,拋家舍業(yè)的精神非常值得敬佩。此次盛會,我們8個人一起朗誦了我的原創(chuàng)詩歌《援疆贊歌》,向援疆教師及家屬表示了衷心感謝,我看到臺下的不少教師流下了淚水。我們退場后,一位來自深圳的校長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只說了三個字:非常好。我要感謝援疆教師的付出,這里面有太多的感動和不舍。
學校的教研在他們的帶動下慢慢地開始做起來了,我相信這一定會有燎原之勢。我很遺憾不能主持教研工作,在今后,我要虛心求教,爭取讓自己早日跳出枯井,爭取讓自己不要落后,爭取讓自己取得進步。
每個個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衡量他的標準就是他有沒有在這個社會上體現(xiàn)出應有的價值。我在,故我有價值,我有價值,故我在。我們從需要到被需要,這就是價值的體現(xiàn),平凡的崗位上一樣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我也期待能影響身邊的人慢慢改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人發(fā)力,就能百煉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