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 陳曉萍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寫作興趣的激發(fā)以及寫作方法的指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小學生寫作的困難首先在于無話可寫,寫出來的作文總是空洞無物,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激情寫作,寫出佳作。
在指導小學生寫作的時候,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們對寫作有了興趣,那么課堂必然會是事半功倍的。而針對小學生的認識特點,作為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從小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最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建立寫作的信心,這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主動寫作。
例如:在一次作文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預設的目標是讓學生完成《秋天的樹葉》這篇作文,但是教師并沒有直接進入正題,而是在事先就讓學生進行準備。教師的引導是這樣的:“同學們,秋天來了,樹葉也開始變黃了,那么,在你的印象中都有什么樣的樹葉呢?請大家自己收集一些樹葉,我們看一看誰收集的樹葉的種類最多。”這樣的活動很好的吸引了小學生的興趣,大家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樹葉,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們介紹自己收集的樹葉,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交流分享。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們布置了作文提問,由于有了之前的鋪墊,小學生們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 ,于是大家動起筆來就比較容易。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沒有直接公布作文題目,而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布置活動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作文創(chuàng)作中。其實,學生們介紹以及交流的過程也是為寫作打基礎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們非常容易開始自己的寫作。
在小學生作文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作文,主要是覺得沒有內容可寫,解決了學生無話可說的問題,也是讓學生愛上作文的有效方法。而教師如果采用故事引導的方式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的素材,那么,我們就能解決學生的寫作素材的問題,讓作文課堂變得生動有效起來。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人》這篇作文的時候,教師為了避免學生千篇一律的寫自己的父母、老師或者朋友等,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就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今天我們開一個小小的故事會,請你們發(fā)揮自己講故事的特長,為我們講一講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個人?講一講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之間留下了什么樣的交往故事?或者你從文學作品中讀到給自己留下深刻感受的人物也可以?!边@樣教師就將學生的視野引向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學生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想到了社會上那些為我們默默奉獻的人,更有的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暢談對自己的影響,寫作的內容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寫作的基礎就是寫作的素材問題,解決了素材就向成功的作文邁進了一大步。而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的同時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就不會內容空洞,更不會千篇一律,讓作文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但是卻有很強的想象能力,擅長形象思維,而這樣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寫作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表達,這樣才能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保護蜻蜓》的作文的時候,教師就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的角度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看見了這樣的作文題目,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們有話可說,但是很多學生都說現(xiàn)在幾乎沒有什么蜻蜓了,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這樣學生們意識到這是一個關于環(huán)保的問題。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我們一定不忍心讓美麗的蜻蜓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們要怎么樣做才能保護它們呢?”
這樣的設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設想,為環(huán)保出謀劃策,這樣的氛圍下創(chuàng)作的文章自然是生動新穎的,也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不能拘泥于一種陳舊的思維,作為語文教師要大膽創(chuàng)新,不拘一格指導學生作文,另辟蹊徑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這樣才能讓作文課堂變得生機勃勃,讓小學生享受作文的過程,愛上作文。
【1】徐颯颯.快樂作文,享受語文——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8)
【2】丁金姑.讓小學生渴望訴說 愛上寫作——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