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姜堰實驗學校 臧如紅
核心素養(yǎng)強調的是一個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適應能力更強的語文修養(yǎng)。要想達成這一目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語文教師通過加強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質疑問難是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首要方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這一有效的策略會使學生的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布置語文預習性作業(yè)的時候要能夠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采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語文教師要把質疑問難作為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重要載體,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始終處于質疑問難的環(huán)境當中,從而不斷地形成質疑問難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預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作為語文教師要始終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科學地引導學生在語文預習中形成質疑問難的學習方式。同時,對學生在學習中質疑問難的學習方式給予客觀的評價,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提高。例如,語文教師在通過《坐井觀天》這一課來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進行提前預習的方式來達成目標。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質疑問難的方式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對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給予適當?shù)年P注。學生通過質疑問難的方式理解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文章中地面上的天空與井底的天空的區(qū)別究竟有哪些。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課文初步的理解,這個理解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能否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形成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通過質疑問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讓學生不斷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不斷加深對語文課堂的理解深度,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yǎng)得到了高度的重視,而學生的提問能力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能夠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提出問題。從小學語文的視角來說,這里所說的多角度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提問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問的途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例如,可以讓學生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向其他學生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向自己的語文老師提出問題等等。學生提問的途徑有很多,例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出幾個為什么。我們在學習《“紅領巾”真好》這一課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向自己提出以下問題:這篇文章中紅領巾的引號是什么意思呢?紅領巾真好是指哪一方面好呢?
通過這樣不斷提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內容特點來創(chuàng)設一定的交流時間,讓學生在這一個特定的時空中進行相互之間的提問。例如,在學習《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時學生就提出了很好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提出:棉鞋里的陽光這篇文章當中是什么樣的意思呢?棉鞋里可能有真正的陽光存在嗎?通過棉鞋里的陽光作者想表達什么樣的思想呢?學生通過提問可以很好地進行問題交流,通過問題交流來表達自己不同的思想認識,在思想的碰撞中實現(xiàn)對課文的思想的理解升華。
在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當中,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質量,要關注學生提出問題的側重點。因為側重點的不同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從而影響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課題作為一篇文章的核心,語文教師能夠充分應用課題來把握教材的側重點,讓學生在課題的學習當中不斷提升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例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此文?它的內在的含義究竟是什么?作者想通過這樣一篇課文想表達什么樣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表現(xiàn)?對于這樣的表現(xiàn)我們該給予怎樣的評價?
通過基于課題的方式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整體把握,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全面理解,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便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時抓住文章的寫作線索,去深入探究文章寫作的內涵。
例如,在教學《稱象》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應用比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于稱象的方法進行總結,不斷探究其他的稱象方法。例如,有的學生提出,用切割分塊的方法進行稱象;也有的學生指出能否通過制造一桿更大的稱來稱量大象的體重。然后讓學生來比較自己想出的方法和文中的方法各自的優(yōu)缺點,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基于課題的提問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把握文章整體脈絡的情況下,進一步去感受文章中的細節(jié)部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比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努力探究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同時,在日常的語文教學當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課堂學生提出問題的范圍,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