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突然對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
青春年少時,特別喜歡熱鬧和繁雜,喜歡用喧囂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慢慢地,我開始喜歡素與簡的人生。生命走到中年,突然在內(nèi)心中多了一份明澈。正如汪國真在《人到中年》中所說:“到了中年,生命已經(jīng)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褐x了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比碎_始變得豁達而明朗。
我們開始懂得,一切浮華終會如云煙,每一天的努力和收獲,追求的不過是一種素簡的人生。
素簡的人生是從懂得生命的意義開始。我們不再追求那些過于浮華的名利,我們開始懂得什么才是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我們開始培養(yǎng)興趣,讀更多的書,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進行靈魂的對話。記得列夫·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有一段非常經(jīng)典的話:“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于能夠自由地享受陽光、森林、山巒、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滿足。其他則是無關(guān)緊要的?!逼鋵?,可以享受生命的每一天,莫不是幸福的。
不禁想到了前一段時間看的電影《七十七天》。影片講述了楊柳松七十七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qū)的真實經(jīng)歷。遙遠(yuǎn)而神秘的羌塘,是屬于人類無法生存的第三級。那里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羌塘有沙漠,風(fēng)暴來襲,人渺小如一粒塵埃;有高聳入云的龍卷風(fēng),所有的一切,都會隨風(fēng)高速飛旋,繼而被摔得四分五裂;這里有鹽湖,滿眼只有白色,鋪陳至天際;這里也有荒原,風(fēng)景單調(diào),孤獨寂寥;這里還有冰川湖泊,純凈壯美,讓人潸然落淚;這里有因冰湖消融而泛濫的洪水,讓人隨時喪命;這里的危險不只來自虎視眈眈、隨時突襲的野熊、狼群,還有極具殺傷力的野牦牛。在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可是,與神山圣湖相對的時刻,內(nèi)心歡喜又純凈,總讓人喜極而泣。男主人公面對雪山荒原,體味著鹽湖倒影之美,沙漠無垠之美。此時,人是何等自由,連寂寞也如此真實而自由。一輛自行車,簡單的行李,使荒原蒼茫的美中更添幾分執(zhí)著之美。人們不禁感嘆:原來我們只是單純地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人生,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由和素簡。
林清玄在散文集《你心柔軟,卻有力量》中寫道:“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也是一樣,愈是內(nèi)心芬芳,愈是樸素單純?!币粋€人的內(nèi)心越豐盈,他所追求的越是樸素自然。
我有一個朋友,身居滇南茶山,每日與古茶園為伴。茶園自然地生長,他每天以茶農(nóng)自稱,日子過得富足,生活卻極其簡單。身著老粗布衫,款式都是一樣的,中襟對褂。每日喝茶、炒茶,閑下來就獨對山野賦詩參禪。他的飲食更是簡單,一碟素菜,一碗米飯,清淡而有營養(yǎng)。在我看來,他仿佛是生活在茶山上的仙人一般,有著一番仙風(fēng)道骨。
我們都是普通人,追求心素如簡、人淡如菊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很強大的內(nèi)心。我們恪守自己的素簡風(fēng)格,生活過得簡單、質(zhì)樸,卻充滿美感,內(nèi)心豐盈而充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