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光華幼兒園 杭紅梅
“建構游戲”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兒童憑借多種多樣的建筑材料與結構性材料而開展的一種游戲活動。中班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主張的是讓中班幼兒(普特)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之下逐步掌握的一些社會性行為規(guī)范且主動積極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活動的逐步發(fā)展的過程。如何在建構游戲活動中促進中班普特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呢?
建構游戲作為深受中班普特幼兒所喜愛的游戲活動形式。建構游戲又稱之為結構游戲(Constructive play)。建構游戲有這樣的幾種類型:積木建構游戲、積塑建構游戲、積竹建構游戲、金屬構造的建構游戲、拼棒建構游戲、拼圖建構游戲、玩沙水石雪等自然材料的建構游戲等。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建構游戲的玩法、材料、結構造型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如果將建構游戲依據時空的不同進行劃分,幼兒園里組織幼兒開展的建構游戲又可以進行這樣的分類,其一是區(qū)域游戲或者是晨間活動中的桌面建構性游戲。其二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的地面結構性游戲。在地面建構游戲活動中,兒童常常扮演著建筑師的角色,以游戲的方式而進行搭建,因而地面建構游戲有或多或少存在著角色游戲的因素,但我們完全可以依據游戲的內容與游戲的主題區(qū)分到底是建構游戲還是角色游戲。
令人欣喜的是,早期的教育家對建構游戲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著作《法律篇》中對建構游戲就有相當的描述:“一個想做好建筑師的人必須將他的游戲時間花在搭玩具房屋上?!笔呤兰o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母育學?!分幸蔡岬剑骸皟和梢杂米约合矚g的泥土、木片或石塊搭建小房子?!倍兰o美國教育家普拉特一直致力于兒童玩具的研究,她認為兒童在探究建構性游戲中能夠獲得適應且控制環(huán)境的能力。
將普通兒童與特殊兒童(如自閉癥、身體部分殘疾等)融合在一個班級內進行學習、生活、玩樂是“融合教育”理念所倡導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究借助于當下國際國內盛行的建構游戲讓中班的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的社會性獲得良性的發(fā)展的有關策略。
策略之一:提供符合中班普特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建構性游戲活動材料,促進中班普特幼兒社會認知的發(fā)展。教師為中班普特幼兒提供的建構性游戲活動材料應統(tǒng)籌兼顧,既需兼顧中班普特幼兒的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特征,又需兼顧建構性游戲活動材料的種類的多樣性。中班兒童(包括多動癥等特殊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動作技能進一步增強,尤其擅長諸如鉆、攀、跳、跑之類的各種活動。中班幼兒建構游戲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為中班幼兒提供恰當有效的建構性游戲活動材料。比如,在以“搭城堡”為主題的建構游戲中,可以為中班幼兒提供些雪花片與城堡的圖片等。在以“多層立交橋”為主題的建構游戲中,可以為中班幼兒提供足量的積木、薯片桶、易拉罐、立交橋圖片等。在以“十字路口”為主題的建構游戲中,可以為中班幼兒提供些園景積塑、城堡積塑、齒輪積塑、塑料椅子、花片、竹篩以及小樹、泡沫地墊、石頭、竹筒、玩具車與主題預約卡、工作證、十字路口的簡易布局圖等。
策略之二:在建構游戲中為中班普特幼兒提供解決問題的空間,促進中班普特幼兒社會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中班幼兒(普通兒童與特殊兒童)的建構游戲的能力是在操作、擺弄與探索中發(fā)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探索問題、感悟問題的空間,教師應根據建構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階段,有目標,有重點地讓中班幼兒(包括特殊兒童)去大膽地嘗試,大膽地探索,通過幼兒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但需要說明的是當中班幼兒(尤其是特殊兒童)面對問題感到束手無策時,教師應予以合理的指導,有些問題可啟發(fā)幼兒自主去解決,有些問題可鼓勵幼兒間共同探討,相互協(xié)商,必要時求助教師或家長將問題加以解決。比如,在以“多層立交橋”為主題的建構游戲活動在“分享經驗,解決問題”階段,一位教師就樣鼓勵中班幼兒:我們都成功的搭建了多層立交橋,大家有什么經驗與問題與大家一起分享嗎?大家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諸如此類的問題讓中班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社會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策略之三:在建構游戲中以中班幼兒(包括特殊兒童)為“主角”,促進中班幼兒(包括特殊兒童)社會規(guī)則意識、社會行為、社會適應、道德品質等方面的發(fā)展。建構游戲是促進中班幼兒(包括特殊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必須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學會互往等,有利于促進中班幼兒(包括特殊兒童)與同伴關系的發(fā)展,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比如,在以“多層立交橋”為主題的建構游戲活動就離不開幼兒間的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促進中班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結 語】
如何在建構游戲中促進普特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是值得探究的一項重要課題。特殊兒童因其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的特殊之處,要想其融入普通兒童的教育體系中,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索“融合教育”理論的精髓,重視普特融合對中班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價值,通過建構游戲活動,讓特殊兒童產生一些幫助他人的社會責任、意識與行為,學會去關注他人,從而促進普通幼兒社會性品質的發(fā)展。
【1】韓梅.中班區(qū)域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J】.讀與寫,2016(13)
【2】穆亞萍.關于區(qū)域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7(89)
【3】魏曉東,王麗亞.中班幼兒建構游戲水平的提升策略【J】.祖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