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芬
每年春暖花開時,在海洋深處過冬的烏賊成群結(jié)隊地向近海游來。因烏賊常以墨魚、墨斗魚相稱,故有很多人以為它是一種魚類,其實烏賊與魚無緣,它屬于軟體動物類,有大眼和腕足、下部有一條銀色腺,腺內(nèi)貯有黑液,遇敵時便噴出液汁,其濃如墨,所以又被稱為墨魚。它的背部有石灰質(zhì)的巨骨一塊,此骨可以入藥,俗名烏賊骨、海螵蛸。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烏賊骨是由磷酸鹽、碳酸鹽、堿質(zhì)、膠質(zhì)等混合而成的。烏賊骨入藥可用于崩漏下血、創(chuàng)傷止血,男子遺精、女子赤白帶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泛酸水,瘡瘍、潰瘍久不愈合等。
中醫(yī)藥學認為,烏賊性平,味甘、咸,歸肝、脾、腎經(jīng),主治女子漏下赤白,經(jīng)少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還能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止痛、除濕斂瘡,尤擅治療潰瘍病,胃酸過多,吐血衄血,崩漏帶下,遺精滑精,外傷出血,瘡多膿液等?!侗静萸笳妗分杏涊d,烏賊可入肝補血,入腎滋水強志。入肝者,是指其補血的作用;入腎,是有滋陰之功。由于其有良好的補血作用,因此常食烏賊對婦女血虛性月經(jīng)失調(diào),如月經(jīng)過多或月經(jīng)提前等,還有止血調(diào)經(jīng)及調(diào)節(jié)經(jīng)量的作用,對婦女帶下清稀、腰疼、尿頻等也有好處。
烏賊的墨液也含有多種有益的成分。其中包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等有機化合物。除了提供營養(yǎng),有助于促進胃液的分泌之外,還是食療佳品。國外研究人員從烏賊墨汁中提取出一種抗癌物質(zhì),它是一種由糖、蛋白質(zhì)、類脂等組成的復(fù)合糖。他們在30只老鼠上接種癌細胞,再給其中15只服用這種復(fù)合糖,結(jié)果沒服用這種物質(zhì)的老鼠全部死亡,而服用復(fù)合糖的老鼠中有9只治愈,其余的也都延長了壽命。烏賊入藥始載于東漢末年時期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梁代《名醫(yī)別錄》云:烏賊益人;明代《本草綱目》謂其益氣強志,《醫(yī)林纂要》言其“作膾食,大能養(yǎng)血滋陰,明目去熱”;清代《隨息居飲食譜》稱其“滋肝腎,補血脈,理奇經(jīng),愈崩淋、利胎產(chǎn)、調(diào)經(jīng)帶、療疝瘕,最益婦人”;《本草求真》記載更詳,烏賊魚肉按書上言其味酸平,又言其味珍美,食則動風與氣,其治能益腎強志,還能通婦人月經(jīng),可知其性屬陰,故能利肝入血,入腎滋水強志,可使月事以時而下也。
烏賊肉中無刺,味感鮮脆爽口。據(jù)分析,每100克烏賊肉(鮮品)中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1.4克,熱量67.7千焦,鈣14毫克,鐵0.6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1毫克,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烏賊骨殼含碳酸鈣、殼白質(zhì)、黏液質(zhì)及少量氯化鈉、磷酸鈣、鎂鹽等,烏賊魚中的墨汁含有一種粘多糖。女子一生,不論孕、經(jīng)、產(chǎn)、哺乳各期食用皆宜,其有養(yǎng)血、通經(jīng)、安胎、利產(chǎn)、止血、催乳之功效。
下面介紹幾款烏賊食療藥膳方及制作。
原料:鮮墨魚1條(約500克),麻油、香油、豆瓣、濕淀粉、熟豬肉各50克,醋40克,醬油25克,蔥花、料酒各15克,熟菜油1000克(實耗150克)。
制作:1.墨魚清理干凈,順剖為兩半,頭相連,兩邊各留尾巴一半,剔除脊骨,在魚身兩側(cè)直刀下,平刀劃六七道刀紋,其深度入肉三分之二處,然后用食鹽、料酒抹遍全身,蔥白切成7厘米的段,再切成絲,漂入水中,香油豆瓣切細。
2.炒鍋置火上,放水熟菜油,燒至八成熱,將魚全身粘滿干淀粉,提起魚尾,用勺舀油淋入刀口處,待刀口翻起定形后,將魚腹貼鍋邊放入油里,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裝盤。
3.炒鍋留油50克,加豬油50克,投入蔥、姜、蒜、香油豆瓣炒熟后,放入肉湯、白糖、醬油,用濕淀粉勾芡,撒上蔥花,烹入醋,放入麻油,快速起鍋,將鍋汁淋在盤中烏賊魚上,撒上蔥絲即可供食。
特點:色澤紅亮,皮酥肉嫩、酸甜適口。
原料:土雞1只(用雞約500克),烏賊250克,黃酒1茶匙,鹽1茶匙,姜3片,蔥2條。
制作:1.用清水發(fā)制烏賊,浸泡半小時,撈出洗凈,然后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由于烏賊大小不同,所以浸發(fā)以無硬心為宜,但去除內(nèi)臟前要先摘除墨囊并要將眼球翻出,再用清水將魚體內(nèi)外的污物及墨汁洗凈。
2.雞洗凈切塊,烏賊切成塊,砂鍋內(nèi)一次性盛足夠量的清水,將雞塊、烏賊放入,黃酒、姜、蔥一起放入。大火燒開后,用勺撇去浮沫,盡量撇干凈,再用文火燉3個小時左右。最后加鹽調(diào)味,佐餐食用。
特點:色澤嫩白,味醇清鮮。婦人食用能補益氣血,哺乳期食用還有增加乳汁的功效。
原料:烏魚蛋100克,雞湯300克,香菜末2克,胡椒粉0.5克,姜汁6克,醬油、醋、精鹽各1克,黃酒5克,味精3克,濕淀粉、雞油各少許。
制作:1.烏魚蛋用溫水洗凈,剝?nèi)ブ?,放入涼水鍋中,用旺火燒開后,端鍋離水浸泡6小時,然后取出。把烏魚蛋一片一片揭開,放進涼水鍋里,在旺火上燒到八成開時,換成涼水再燒。如此反復(fù)五六次,以去其咸腥味,煮好的烏魚蛋,如果當時不用,必須用清水浸泡,每天換一次水。
2.炒鍋置武火上,加雞湯、烏魚蛋、醬油、黃酒、姜汁、精鹽和味精,燒開后,撇去浮沫,加入用水調(diào)稀的濕淀粉,攪拌均勻,再放醋和胡椒粉,淋雞油,倒入湯碗內(nèi),撒上香菜末即成。
特點:烏魚蛋呈乳白色,質(zhì)地軟嫩,味道清鮮,湯色清靚,微帶酸辣味??裳a腎氣、益精血。冬食能除寒,夏吃能散熱,既美味又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