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高效課堂成了一線教師追求的目標。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是每位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高效課堂 教學效率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和獲得技能的重要渠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在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善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整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現(xiàn)高效率的達到教學目標,真正實現(xiàn)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高校。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構建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拋棄以往“滿堂灌”“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自主探究學習引入到課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參與的主動性,讓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師認識到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指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可以被激活,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調(diào)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從學生的真實生活中提取素材,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興趣,消除學生畏難心理。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高效課堂
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等特點,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很多方便。數(shù)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可將抽象的內(nèi)容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在導入新課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些不同形狀的物品,讓學生認識到圓與其他形狀的不同,圓的特性等。在教學中遇到重點難點時,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使學生更快更深刻的掌握知識。例如,如何正確理解相遇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分析解題思路是解決相遇問題應用題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相遇問題應用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設置一到準備題:小明到小花家的距離是390米,兩人同時從自己家向對方家里走去。已知小明每分鐘能走60米,小華每分鐘可以走70米。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制作出相應的課件,使這個運動過程可以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兩所房子分別代表小明和小華的家,門前一個點分別代表兩人出發(fā)的地點,兩個卡通人物分別代表小明和小華,一聲哨聲之后,兩人同時按照不同的速度從各自的起點出發(fā),相對而行,經(jīng)過三分鐘后,這時又一聲哨聲,兩人相遇了。小明走過的路程用藍色表示,小華走過的路程用紅色表示,屏幕的底色采用的是淺黃色,清晰艷麗的色彩,使學生的認知更加深刻。在演示完成后,教師根據(jù)動畫的演示,提出問題:動畫里有幾個人在運動呢?他們的出發(fā)時間是怎么樣的?他們分別在哪里出發(fā)的呢?他們出發(fā)后的方向是怎樣的呢?他們的運動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結果呢?通過這些問題,加上多媒體形象直觀的演示了事務的發(fā)展、變化和結果,教師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動態(tài)情境,抓住了“相遇問題”的關鍵,使學生對“兩地、同時、相遇”等關鍵詞的分析和領會更加的深刻。在問題拋出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去觀察、質疑,并得出結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暫停功能,逐分逐分地演示兩人運動的時間和路程的變化情況,并提出如下質疑:1.兩人出發(fā)三分鐘后,兩人之間的距離是多少?2.兩人所走的路程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從而使學生準確理解到: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兩家的距離這一重要的數(shù)量關系。這樣在教學中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加上教師正確及時的點撥、引導,才能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建立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對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轉變以往居高臨下的傳授者的觀念,要以學生為中心,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健康、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激勵和鼓舞。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教師要學會觀察、傾聽、交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傾聽學生的心聲,注重和學生的交流,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欣賞孩子們的“閃光”之處。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從居高臨下的權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總之,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不斷的實踐、探索、總結,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高效。
參考文獻:
[1]鄒彩虹.優(yōu)化教師教學行為,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J].學苑教育,2015,(17).
[2]王維斌.精心設計,有效提問——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11).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