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君
摘要:在文學領域的意象主義運動中,詩人強調意象、集中強化、詩歌明銳清晰的特質、主題的自由選擇和日常話語來尋求詩歌的返璞歸真和感覺的復蘇覺醒,在這個藝術運動中,客觀世界變得更加具體可感。由于中西方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意象主義者逐步在東方主義中找到認同與歸屬感并與其交匯融合。本文主要闡述《輻射》在東方主義的影響下所體現(xiàn)出的“出位之思”(Andersstreben)藝術手法的運用以及在其中所展現(xiàn)出的繪畫美與音樂美交相輝映的特性,詩人將音樂美與繪畫美融入到詩歌中的方法也將得以論述,由此詩歌超越世俗意象和藝術感交融的特性將得以較為完好的呈現(xiàn)。
關鍵詞:意象主義運動;東方主義;“出位之思”;詩歌繪畫美與音樂美的交融
對《輻射》的先前的研究主要是論述其與意象主義和東方主義的關系,即對這二者的批判或者繼承。本文的關注焦點則是詩歌對于“出位之思”藝術手法的運用,同時也關注東方主義對詩歌的影響?!按蠖鄶?shù)的東方主義詩人傾向于選擇自然景物與景色來作為詩歌素材,然而,20世紀的意象主義詩人則不把他們的選材局限在自然景物之上,他們同時將城市生活之景作為素描的對象。與直接陳述相比,經(jīng)過仔細挑選與呈現(xiàn)的意象能更好地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克林斯·布魯克斯 & R.P.沃倫,70)。在《輻射》里,詩人將雨天的場景描述地惟妙惟肖,通過“出位之思”藝術手法的運用,展現(xiàn)出一幅神奇的動態(tài)圖景,并將音樂美與繪畫美融合在其中。
“通過考究一些對弗萊切的評論可以發(fā)現(xiàn),他實際上并沒有拘泥于意象主義的一些核心原則”(Zur,87)。弗萊切有著他自己對于素材的處理方法,以至于他一次次地背離了意象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扒楦械臎坝颗炫仁歉トR切詩歌的一個明顯特征,而且這還是他藝術作品的精華之所在,他從日常生活的尋常經(jīng)驗中去挖掘這種情感存在”(Zur,92)。不難看出,《輻射》不僅是明銳清晰的意象的組合,還是情感的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演變過程,也因此而成就了詩歌充滿藝術吸引力的特點。“他對于不確定、無閾限和無形事物有一種偏愛,對于返古主義價值觀有一種信念,對于原初本體的至上性有一種信仰。他偏愛于關注超感覺閾限的認知層面,超越判斷和理性,有強烈的擺脫控制的欲望和消解界限束縛的能動意愿”(Zur,94)?!遁椛洹返膭?chuàng)作背景是弗萊切對于意象主義原則的妥協(xié),所以與他其他高度情感化的作品相比,《輻射》是相對來說比較意象主義的作品。
一、《輻射》中的出位之思(意象主義和東方主義)
《輻射》中的意象取材于城市之景并且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強化的過程?!俺鑫恢肌钡乃囆g手法的效力在全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弗萊切借助音樂和繪畫的表現(xiàn)力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文字聯(lián)結和指義所不能達至的美,由此完成了超越尋常世俗審美體驗的使命。“為了達到這個藝術目標,弗萊切運用了種種藝術技巧,如意象的復雜安排、語言符號的圖形轉換、色彩線條以及光影效果的構建、通感修辭的運用等等”(Ellmanm & Clair,10)。我們知道,意象主義詩歌以獲得瞬時效果為目的,同時強調視覺性和精煉性。意象主義詩人反對語言的冗長拖沓和矯揉造作,詩作給人言必有中、一語破的效與力。要賞析《輻射》,自然不能不提到其中在東方主義與意象主義影響之下的“出位之思”藝術手法。由詩句可以推斷出,這是一場晴好天氣里驟然而至的陣雨,視角來自于一個身在雨中的觀察者。盡管雨勢迅疾,但在詩句并不會給人雨的魯莽急切之感,卻帶來一種悠然的優(yōu)雅和神奇的美麗。在雨景描繪之后,意象發(fā)生了一次急轉突變,雨傘仿佛是在靠著自己的能量移動,逐漸擴散像一場繁盛的花萼翻轉的花事。
作為埃茲拉 · 龐德的朋友,弗萊切同樣也深受東方主義的影響,尤其是受到充分強調意象的東方繪畫藝術的影響,他將東方主義里的藝術感和美學當做自我而非他者,與其有一種天然的心有靈犀。《輻射》也同樣是一首深受東方藝術影響的詩,他在他的自傳《我的生命之歌》里承認了這個影響。在這個時期的意象主義詩人的一些信件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東方主義的影響。“華萊士 · 史蒂文斯同樣也感受到一種與東方主義天然契合的心境,他在1909年對埃爾斯 · 摩爾說,中國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他自己平時的靈感很相似”(Paige,137)?!巴瑫r,龐德也有這種感受,他在1913年寫信對多拉斯 · 莎士比亞說,他感受到一種更高程度的沉穩(wěn)與睿智在縈繞著大英博物館的日本繪畫”(Lea,177)。龐德發(fā)掘出了暗涌在東方主義表達之下的精髓和靈魂。在他的一篇關于泰戈爾的短論中,他把這種精髓和靈魂定義為一種心靈的“更深層次的深邃的冷靜”,一種“人和上帝、人和自然的溝通聯(lián)合”。他指出,這種冷靜是“冷漠麻木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所迫切需要的”(Lea,199)。因此,很多意象主義詩歌都含有大量的具體客觀意象,這些意象都充盈著一種沉靜寧謐的質感。弗萊切的這首詩是寧謐與激情完美融合的象征。在這種漸入佳境、漸次升華的藝術美感里,認知與欣賞的過程被延長和強化。
《輻射》里的每一個詞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像一個個音符,經(jīng)過巧妙地譜曲而成為一個樂章。此外,詩歌采取了一種客觀冷靜的手法來進行景色描寫,但又在其中巧妙地充盈著詩人的情緒和觀念。這首詩對于意象主義原則的運用和呈現(xiàn)進一步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詩歌與感官世界的認知是不可分離的。詩歌雖由文字構成但卻可以超越文字,創(chuàng)造出靈感與想象。因此,它使得認知的完整性成為可能,詩歌也更能實現(xiàn)本我。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輻射》是意象主義與東方主義相結合的杰出代表作品。龐德同樣也有這方面的杰作流傳世間,從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的完美結合。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龐德的《華夏集》,它主要介紹了傳頌于西方的一些中國詩歌的詩學原則。他在1912年做了一個些許蹩腳的比喻,他把單詞想象成一個中空的充滿電的錐體?!昂髞硭l(fā)現(xiàn),中國詩人已經(jīng)發(fā)掘出了充盈在文字里的力量正是來自于自然,于是幾個月之后他便轉向了漩渦主義”(Kenner,160-161)??梢娝倪@個轉向與中國詩歌存在密切的關系。中國詩歌的精神為西方詩歌帶來革新的力量。一些意象主義詩人如龐德和弗萊切積極將自己沉浸在中國詩歌中,在其中獲得了獨特的審美熏陶,足以見得中國詩歌的的獨特魅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西方詩歌。另一方面,西方文學里的意象主義詩歌同樣對中國詩歌產生了影響。在中國的新詩與該流派的領導者胡適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交融。盡管在中國,新詩的意象主義詩歌并未形成它的流派,我們卻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的共鳴?!霸谥袊旁娎?,意象與視野密切聯(lián)系。袁行霈提出,視野來自于意象,超越意象,是意象的強化和升華”(洪立基:56)。中國詩歌自古形成了它獨特的意象氛圍,意象主義理論非常完善。然而,在西方文學里,并沒有很好的意象主義傳統(tǒng)和生長土壤,所以西方文學里的意象主義并未得到充分發(fā)展。通過《輻射》,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的微妙,意象主義的獨特魅力。endprint
二、《輻射》之音樂美
詩歌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一種有著高度藝術技巧的文學體裁?!叭缪趴似?· 馬瑞汀所提出的一樣,它具有形式化、生成性的特征。詩歌強調過程、變形、彰顯和趨向,它是一種與音樂有著同源關系的語言有機體。音樂性是詩歌區(qū)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主要特征。一般的文學是運用語言和文字將審美情感對象化,而詩歌則是借助語言文字將審美情感音樂化”(周峰:119)。一般的文學形式用語言和文字來使審美情感達到某個特定目標,然而詩歌卻能使審美情感轉換為音樂性?!遁椛洹返囊魳沸酝ㄟ^它的節(jié)奏以及畫面張力和表現(xiàn)力的漸次強化表現(xiàn)了出來,它本身就充滿了激發(fā)想象的力量。此外,關于詩歌音樂性的問題,中西方詩歌也存在諸多差異。通過二者之間的比較,它們的音樂性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和深入的分析和透視。對于中國詩歌來說,它對于音樂性的追求主要“強調與音樂的共通性,它旨在創(chuàng)造出一種古典的和諧與氛圍,其中縈繞著詩歌的完整性、抒情性和韻律性。然而,西方詩歌強調“音樂的自我表達和純粹表征,即音樂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神秘、魅力、夢幻和美妙的心靈感受”。(周鋒:112)通過這個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中西方詩歌的音樂性特質存在著很大差別,因此,它們所營造出的感官世界同樣也有著天壤之別。
“詩人就是塵世與天堂間進行溝通的一個媒介”(程征厚:120)。葉芝也曾說過,“人類活躍細膩的機體同人類肢體美感間的關系就如同生動的音樂語言同情緒的關系”(王寧:266)。盡管詩歌非常短小精煉,但卻給了我們廣闊縱深的空間感,這正是由于音樂美和繪畫美相互的交融所帶來的。具體來說,這種交相輝映的美蔓延、縈繞然后升華并不斷激活和復蘇我們的感官和想象?!遁椛洹返囊魳沸酝ㄟ^意象、色彩和空間感展現(xiàn)出來,此外,將雨傘比作繁花的神奇隱喻給了這首詩音樂般的高潮并使得詩歌實現(xiàn)了超驗的美學體驗?!安ǖ氯R爾在1875年提出“正是因為這種永恒的、迷人的對于美的本能,我們才把俗世和眾生當作上天留在人間的一瞥,當作與上天的一種靈通”(程征厚:195)。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西方的意象主義詩歌頗具超驗主義色彩。它們通過音樂美與繪畫美交相輝映的天然和諧之美獲得了神性。
三、《輻射》之繪畫美
《輻射》的暗指和隱喻為藝術的交響開辟了道路,它的光影和節(jié)奏聲聲共鳴。場景的轉換和氛圍的突變相得益彰。這首詩的每個詞不僅舉足輕重,而且都富有創(chuàng)造力。這首詩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一種繪畫美和音樂美交融的力量,它徜徉在一個純潔永恒的詩意的國度里,超凡脫俗而又纖塵不染?!耙庀笾髁x詩歌所具有的音樂特質和繪畫色彩正是它們得以存在的基礎”(梁宗岱:86)。自然和現(xiàn)實在其中似乎已被遺忘,詩人著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繪畫美與音樂美交響的純美詩學國度。這種純真奇幻的抒情主義超越了浪漫和感傷主義的濫觴,為現(xiàn)代主義文學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國度。
四、結論
《輻射》的魅力在于它的對意象超凡的刻畫,將音樂美與繪畫美完美融合的卓越藝術技巧。平常的景色被賦予了一種召喚的力量,使人真正享受到生命的美學之旅。沉浸其中之時,思緒全心融入,陶然于光影變幻、律動跌宕、神奇演變的交響之中。全詩實際上是一種情緒與抒情的逐級強化。第一幕場景是瓢潑大雨的閃光畫面,給人帶來一種寧靜與喜悅。隨后視角被切換至更低的角度,落到了人行道上。整個畫面視域更加寬廣,視覺效果與情緒渲染更加具有激發(fā)力和喚醒力。然后又是欣賞維度的又一次迅疾切換,千百朵花兒一般的雨傘驟然集結,形成一種迅猛行進般的節(jié)奏型,仿佛它們自身就具有某種神奇力量。通過這種出乎意料的神奇轉換與強化,感官世界與想象世界都得到了更高程度的激活與喚醒。詩歌以及其他一些藝術形式著實具有啟迪與開悟的力量來使人類心靈與人類世界更加明智與鮮活。20世紀詩歌追求音樂與繪畫美的趨向是一種對西方文明危機的挽救,同時也是為了引導人類重新和本體世界進行深層次接觸?!遁椛洹匪宫F(xiàn)出來的繪畫美與音樂美的交響不僅是藝術成就,也是具有使命感的哲思成就,它具有挽救人類心靈與文明危機的力量。它賦予了我們一個超驗之旅,重建了一個生命認知與美學境界。這種體驗是對人類想象力與心靈的一種完全釋放,并賦以其自由的羽翼。
參考文獻:
[1]Cleanth,Brooks,& R.P.Warran,Understanding Poetr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2004):70.
[2]Qian,Zhaoming,Orientalism and Modernism:The Legacy of China in Pound.Williams Duke University Press,1(1995):1.
[3]Zur,Bernard Philip.John Gould Fletcher,Poet:Theory and Practice.Diss.Northwestern University,1958.
[4]Ezra Pounds Poetry and Prose Contributions to Periodicals.Eds.Lea Baechler,A.Walton Litz,and James Longenbach.New York:Garland,1991:109.
[5]Literary Essays.Ed.T.S.Eliot.New York:New Direction,1968:199.Kenner,H.The Pound Era[M],London:Faber,(1972):160-161.
[6]Personae:The Shorter Poems.Eds.Lea Baechler and A.Walton Litz.New York:New Direction,1990:177.
[7]The Letters of Ezra Pound 1907-1941.Ed.D.D.Paige.New York:Haskell, 1974:137.
[8]The Norton Anthology of Modern Poetry.Eds.Richard Ellmanm and Robert O Clair.New York:Norton,1998:10.
[9]程曾厚.法國詩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20,195.
[10]董璇.“喧囂與騷動”中的蒙太奇手法[J].海外英語,2014:213.
[11]洪立基.意象主義從中國古詩里學到了什么[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4:56.
[12]梁宗岱.詩與真[M].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4:86.
[13]王寧.諾貝爾獲獎作家談創(chuàng)作[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7:266.
[14]周鋒.“現(xiàn)代詩歌的音樂性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07:112,119,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