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
(蒼南縣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 浙江 溫州 325800)
為觀察急診治療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此研究收集了80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資料,匯報如下。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齡39~62歲,平均年齡(53.18±2.01)歲;哮喘病程1~9年,平均病程(4.23±0.34)年。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癥哮喘診斷標準:呼吸驟停;猝死;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需接受機械通氣治療。
1.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鼻導管輔助吸氧,氧流量2L/min,通過面罩給氧,FiO2為0.3。給予呼吸興奮劑,控制二氧化碳潴留。入院后給予頭孢類、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給予0.5~0.75g氨茶堿靜滴,每日1次,8~100mg/kg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滴注,同時給予5mg特布他林霧化液舒張平滑肌,500μg異丙托溴銨減少氣道分泌物,減輕癥狀。
1.2.2 觀察組患者給予急診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輔助治療,工作模式:S/T,吸氣起始壓力6mmH2O,最大壓力12~18mmH2O,呼吸頻率:15次/min,氧濃度:36~45%,通氣時間≥6h/d。操作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包括心律、心率、體溫、脈搏、血壓等。若上述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減輕,在家屬同意后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同時轉入ICU治療。
在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血氣指標進行分析,包括心率(HR)、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等。
參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診斷標準,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緩解,生活自理能力恢復;好轉:癥狀和體征顯著減輕,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或病情加重。將顯效和好轉納入總有效率中。
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完成數據處理,血氣指標等計量數據(±s)經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等計數數據(n%)經卡方檢驗,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血氣指標明顯改善,觀察組HR、PaCO2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和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占優(yōu)(P<0.05),如表2。
重癥哮喘指頻繁重度發(fā)作、癥狀控制效果差、≥1次機械通氣或ICU的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2]。陳巖[3]對108例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報道,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給予急診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血氣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機械通氣輔助急診治療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有利于改善血氣指標,增強治療效果。
對于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盡早給予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糾正酸堿平衡,補液可降低血液黏稠度,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反應,防治氣道阻塞、氣道高反應性等。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對常規(guī)治療欠佳者,住院死亡率可達30%。此研究在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急診治療,及時緩解氣道痙攣,提高搶救成功率。觀察組患者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HR、PaCO2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表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可有效減輕癥狀,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治療有效率。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2.50%,較對照組的77.50%明顯提高,與王強等[4]研究結果類似。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急診治療有利于擴張患者部分氣道,減輕氣道壓力,提高肺組織順應性,解除氣道痙攣,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急診治療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血氣指標,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分析(±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分析(±s)
注:和治療前相比,*P<0.05;和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HR(次/min) PaO2(mmHg) PaCO2(mmHg)觀察組 治療前 133.28±7.34 51.33±2.03 73.54±6.32治療后 108.31±2.03*# 84.56±4.65*# 53.10±2.34*#對照組 治療前 133.30±7.35 51.34±2.01 73.55±6.31治療后 120.42±4.21* 62.43±3.25* 66.28±4.8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2]王曉紅.56例急診搶救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搶救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3):200-201.
[3]陳巖.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應用急診治療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24):33-34.
[4]王強,張旭東,鞏勝利,等.急診治療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評價[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