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范亦豪
讀文學作品,老舍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里是不可不讀的大家。老舍是個奇才,他的書當然值得讀,但也得精選。我建議,首先讀《駱駝祥子》,這是享譽中外的經(jīng)典,是他創(chuàng)作的高峰。
要是你有余力又有興趣,還可以讀一讀他的《四世同堂》和《茶館》,這是他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代表作。另外,《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短篇也很值得瀏覽一番。
好,讀《駱駝祥子》之旅就要開始了,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和他創(chuàng)作這本書的一些背景。
老舍在現(xiàn)代文學大師當中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他是唯一一個窮人出身,從老北京的貧民當中走出來的作家。他的父親是清朝皇城的一個最下級護軍。1900年,老舍出生的第二年,他父親就在八國聯(lián)軍的炮火當中陣亡了。這以后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難,就靠母親不分晝夜地給人洗衣服做活支撐著全家。老舍這個小兒子極其聰明,可是,窮,哪有條件上學啊,到了九歲還不識一個字。要不是因為一個偶然改變了命運,按常規(guī),他頂多長大一點兒在街邊賣個花生米,賣點兒零食,或是到哪家店鋪去當個小伙計。誰也想不到,有一天大善人劉壽綿路過,突然走進他家看看,順便就把他送進了私塾。從此學了文化,后來又上了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當了小學校長、勸學員、中學教員,1924年到1929年到英國做了五年的漢語講師。
在英國教漢語之余,他開始寫小說,一連寫了三部長篇。起先是拿它“寫著玩”的,雖然看得出他對國事的關心,但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幽默。小說寄回國,在《小說月報》上發(fā)表,得到了魯迅等名家的肯定和鼓勵。
到1930年回國,他已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和理論文獻,下了很大功夫,又寫了很有影響的作品,這時的老舍已經(jīng)是一個中外學養(yǎng)深厚而且相當有名氣的作家。他“玩兒”成了真的。
回到中國,雙腳踏在這苦難的、危機重重的土地上,他寫作的調(diào)子變了,眼淚多了,幽默少了。雖然他當了大學教授,吃穿不用再發(fā)愁,但是他忘不了窮苦的百姓,他為中國發(fā)愁。他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以悲劇為主的時期,他在為窮人說話。像《月牙兒》《微神》都是窮苦婦女的悲歌,這里其實就有他自己初戀情人和母親的影子。
創(chuàng)作的成功,越來越讓他向往當一個專業(yè)的作家,專心地寫作?!恶橊勏樽印肪褪撬殬I(yè)作家的第一炮。老舍只用十五萬多字,極其精練而且精彩地寫了祥子曲折悲慘的一生。風格獨特,內(nèi)涵深邃,是最有老舍味兒的杰作。
在那個新文學剛起步的年代,很多有人道主義思想的作家都想寫寫勞動人民,生活在城里的作家最常見到的勞動者就是人力車夫了。人力車夫,一般人們管他們叫“拉洋車的”。坐車的高坐在車上,拉車的在下邊跑,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其實這是很不人道的。有人做過社會調(diào)查,當時北京人力車夫就有五萬五千人,占全城人口的百分之七。所以魯迅、胡適、徐志摩、郁達夫等都寫過人力車夫。但是這些好心的作家都只能是從外部觀察,寫他們窮困、吃苦,最多寫他們老實、厚道。
老舍大不一樣,他熬過人力車夫一樣的窮日子,他的親戚、鄰居中有一些就拉過車。而且,為了構(gòu)思這部書,他“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包括生活的、語言的,求教過不少人。他說那些日子他不停地思索,“思索的時候長,筆尖便能滴出血和淚來”。
祥子,照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個進了城的農(nóng)民工,而且他是不可能再回到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工,因為他在農(nóng)村的父母死了,地也沒了。他沒有什么手藝,就選定了拉車。他的本錢是個子大,身體壯實,為人厚道又踏實苦干。他覺得憑著這個,奮斗上幾年或更長一些,完全可以活出個人樣兒來。他沒有什么奢望和野心,一輩子的夢想幾乎就是一件事:買一輛自己的車。這時候的祥子,老舍說“有點兒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然而,后來,他從人變成了鬼。
祥子的夢想沒有錯,要求也實在不高,他又非常努力,可是社會是怎么對待他的?
圍繞買車這個中心,祥子就經(jīng)歷了三起三落。
第一次,他忍著勞累,苦著自己,有病也熬著,風里雨里,咬牙努力,整整三年,湊足了一百塊錢。買到新車的時候,捧著買車的單子,手都哆嗦了,“幾乎要哭出來”。他把這一天當作自己的生日,車就是他的命。
可是沒多少日子,軍閥們開仗,他讓敗兵給抓了差,在山里跑了多少天,逃出一條命來,車沒了。
第二次,祥子不甘心,又苦干了幾年,把錢都攢在泥做的撲滿(存錢罐兒)里,眼看就能達到了買車的數(shù)兒,又讓特務給搶走了。特務還告訴他:“這些錢兒買一條命,便宜事兒!”
這兩次打擊雖然嚴重,但畢竟是外部的,他的正直、樸實、勤勞的品質(zhì)沒有變,他完全可以從頭再來。最可怕的是精神上對他的摧毀,而對他最要命的打擊來自虎妞之死。
第三次是用虎妞的錢買的車。后來虎妞死于難產(chǎn),搶救,出殯,車賣了,祥子又變得一無所有。這一次祥子的精神垮了。
對虎妞,多年來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種觀點是認為祥子和虎妞之間是美好的愛情。一,虎妞是車廠主的女兒,是有錢人愛上了一個窮小子,完全不顧階級的界限;二,是敢和家長劉四爺?shù)寞偪穹磳邪澹蝗?,是反對封建包辦,追求婚姻自主。
我看過兩種改編成話劇和電影的《駱駝祥子》,都在贊美他們的愛情。電影里,結(jié)婚以后兩個人逛廟會,人們羨慕地看著他們,議論說:“看這小兩口!”扮演虎妞的演員是斯琴高娃,除了給她加了兩顆虎牙,虎妞的形象不老不丑也不兇。
但是細讀小說原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虎妞對祥子的“愛”就是災難。虎妞雖然疼愛祥子,卻是把祥子當作欲望的奴隸,當作俘虜,而祥子對虎妞絕沒有愛。
是虎妞趁祥子失意時灌醉了他,又在腰里塞個枕頭,偽裝懷孕,逼著祥子結(jié)了婚的。
老舍說,祥子的感覺是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塊肉。他沒了自己,只在虎妞的牙中掙扎著,像被貓叼住的一個小鼠?!八薏荒茈p手掐住她的脖子,掐!掐!掐!一直到她翻了白眼!把一切都掐死,而后自己抹了脖子?!薄@哪里有一丁點兒愛情啊!
虎妞真是現(xiàn)代文學當中獨一無二的形象,從虎妞身上我們看到生活的復雜性,除了老舍沒有人能把她寫出來。
前兩次的丟車是這個世道從外部對祥子的迫害,而虎妞對祥子的糾纏和控制,則是對祥子精神致命的摧毀。祥子說:“就是想起搶去他的車而且?guī)缀跻怂拿哪切┐蟊?,也沒有想起她這么可恨可厭!”“她把他由鄉(xiāng)間帶來的那點清涼勁兒毀盡了。”從此,祥子從一個體面的好強的正派的人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的墮落。他開始偷懶,混日子,騙錢,得了性病,直到為了錢出賣了阮明,把阮明送上刑場。他毀了肉體,也毀了靈魂。
祥子的命運給讀者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就是在一個殘酷的社會里,人如果要活下去,應當有怎樣的精神防線。是的,如果外部世界的迫害是難以避免的,那么他的墮落有沒有自身的原因呢?
大家在讀《駱駝祥子》時可以梳理一下,可以發(fā)現(xiàn)在關乎祥子命運的時刻和導致祥子墮落的那些節(jié)點上,常常是私欲和軟弱使他不能抵制誘惑,失去了自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而他那種過分內(nèi)向的性格和個人主義,使他永遠形單影只,永遠單打獨斗,勢必無法及時糾正錯誤,以致一步步滑向一條自暴自棄的不歸路。
在這個下滑的過程中,小福子的出現(xiàn)是一道亮光。祥子對小福子是真誠的愛,他把小福子當成唯一的希望,這讓我們看到祥子內(nèi)心深處的美還沒有泯滅。然而小福子的悲慘結(jié)局是無法避免的,她的死徹底澆滅了祥子內(nèi)心微弱的燭光。祥子對這個世界對自己完完全全地絕望了。
《駱駝祥子》在美國有過一個譯本,結(jié)尾處,譯者好心地讓小福子活了下來,祥子抱著氣息微弱的小福子逃出白房子,從地獄跑到了自由的天地,眼前是樹林草地,身上灑滿了陽光??墒菍@樣的肆意修改,老舍很生氣,他認為祥子的悲劇命運是不可避免的,美化是錯誤的。
那么,祥子們的命運能不能扭轉(zhuǎn)呢?老舍在當時也不清楚。他在探索,在思考。小說里有幾處透露出一點兒信息。
一是他寫了個曹先生,一個善良的正直的大學教授,一個多少有些社會主義傾向的人道主義者。但他最多只能在課堂上講講,只能在小家里營造一塊綠洲,只能對祥子施舍一些同情和善意,到了當局要抓他的時候,他只能逃走。
二是他寫了個宣傳過叛逆思想的阮明,他很激進,卻是個道德敗壞的投機分子。老舍說:“亂世的志士往往有些無賴,歷史上有不少這樣可原諒的例子。”阮明后來是被槍斃了,出賣他的是祥子,這當然是祥子的罪過,但阮明也不值得同情。老舍對以革命之名行投機之實的這種人是深惡痛絕的。
三是讓老馬告訴祥子:“鐵打的人也逃不出咱們這個天羅地網(wǎng)”,“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并沒有這么八宗事!”他批評祥子的個人奮斗:“干苦活兒的打算獨立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崩像R打個比方說,螞蚱只有“趕到成了群,打成陣”,“一陣就能把整頃的莊稼吃凈,誰也沒法兒治它們”!這似乎是在提倡集體主義,可老舍只說到這個份兒上。
小說,主要是通過人物的描寫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恶橊勏樽印方Y(jié)構(gòu)不復雜,一條線索,一個中心人物祥子。我特別想請大家注意的是對祥子的心理描寫。
前邊我們曾經(jīng)提過,不少好心的大作家都想寫勞苦的人力車夫,但是他們只能站在旁觀的角度,從作者“我”的眼里去看車夫的苦,抒發(fā)同情和憐憫。因為他們不能精細地知道那些車夫心里的復雜矛盾和感受。
請看,胡適在《人力車夫》這首詩里是這樣寫的:
客告車夫
“你年紀太小
我不坐你車
我坐你車
我心慘凄”
有限元法需要如圖1(a)所示的兼容網(wǎng)格,然而,網(wǎng)格加密和部件集成等許多技術原因會導致如圖1(b)所示的不協(xié)調(diào)網(wǎng)格。
徐志摩在《誰知道》里這么描寫:
我在深夜里坐著車回家,
一堆不相識的襤褸的他,使著勁兒拉,
左一個顛簸,右一個顛簸,
拉車的跨著他的蹣跚步。
郁達夫的小說《薄奠》這么說:
我不坐洋車則已,若坐洋車的時候,總愛和洋車夫談閑話,想以我的言語來緩和他的勞動之苦。
他們的確都同情著洋車夫,但都是自上而下地俯視著。他們是“高踞在車上”發(fā)出自己的悲憫。
魯迅的《一件小事》與他們有所不同,是敬佩,是仰視著那位向前走去的車夫的越來越高大的背影。
可能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幾位的寫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采取第一人稱,是從作者的角度觀察和描寫洋車夫。為什么呢?我推測,這么寫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回避對車夫內(nèi)心的直接描寫,因為這些窮人心里細微的東西作者們恐怕也把不準。
老舍就不同了,他曾經(jīng)就是窮人,他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是窮人,他對窮人是平視的,窮人們的心他了解得清清楚楚。老舍原本最善于寫對話,這是他的強項,這次他偏偏讓祥子沉默寡言,笨嘴拙舌,只愛在心里對自己說話。這種做法很有點兒挑戰(zhàn)的意思。我覺得簡直可以把《駱駝祥子》歸到心理分析小說里邊去。
讀這本書需要認真品味它的語言。老舍是京味兒語言的大師,他把北京話藝術化了,把它的美發(fā)展到了極致。同時,他又吸收了歐化語言的影響,譬如倒裝的句式,口語里本來也有,但與歐化的不一樣。“忙,年底下!”顯然是口語?!皽喩矶加行┌l(fā)木,像剛被凍醒了似的”當然是歐化句式。把兩種句式揉在一本書里非常自然,還別有一番韻味。
讀老舍的書,你最好讀出聲來,這時你會感到極其流暢,它的抑揚頓挫、節(jié)奏、輕重音調(diào)整得非常講究。比如:“她張羅著煮元宵,包餃子,白天逛廟,晚上逛燈?!彼膫€短句最后一字的韻母分別是“平仄仄平”,烘托了虎妞新婚的歡樂心氣兒。類似的處理讓語言聽著悅耳,讀著舒服。
老舍認為“用純白極俗的字,寫出一種簡單的、有力的、可讀的而且美化的文章才有本事”,要“不加醬油味精把白話的真正香味燒出來”。我們在寫作時不該學這種本事嗎?
老舍還有一個重大貢獻就是他用美好的文字給我們留下了一座老北京城。
打開《駱駝祥子》的大門,一口京腔京韻的老舍先生將帶領大家走進老北京的街市、胡同、四合院和大雜院,品味老北京的城市景色、四時風光、民間禮儀和老北京人的多種性情和多樣人生。這讓人想起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老舍這幅畫作,人是活的,而在空氣中你聞到的是苦味兒。
帶著你的思考讓我們一起步入祥子的世界吧。
說明:該稿是應天津人民出版社邀請進行錄音的文字稿,錄音附在新版《駱駝祥子》前面作為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