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娟
摘 要:在初中數學科目的教學當中,一元一次方程作為其中的重點內容,為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則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創(chuàng)新,其中將生活實際問題融入到教學當中能夠顯著提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效果。文章將針對生活實際問題融入初中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并對具體的融入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一元一次方程 生活實際問題 融入教學
從當前初中數學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教學知識內容相當枯燥,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也毫無互動性與趣味性可言,導致學生對該知識點無法激發(fā)興趣,進而難以深刻理解[1]。鑒于此,教師可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教學進行融合,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去解決一元一次方程問題,必定會促進學生的掌握與理解。
一、初中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融入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數學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當中,通過將生活實際問題予以融入,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表現:
1.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生活實際問題作為學生的現實生活素材,對于學生而言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在實際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進行結合,能夠驅動學生產生探究欲望,進而對一元一次方程知識內容形成深入理解;
2.生活實際問題的融入,能夠讓一元一次方程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的對題意的理解;
3.生活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相結合,通過對生活素材進行改編可得出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數學思維方式,懂得如何利用同一種方法去解決不同的變形問題[2]。
二、初中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融入生活實際問題的相關策略
1.選擇恰當的生活素材
為了保證生活實際問題融入教學帶來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則需結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內容去選擇恰當的生活素材。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表達式通常為ax+b=0,也可表達為ax=b,其中a與b為已知常數,而x則為未知求解數。因此不難看出,一元一次方程實際上可以理解是兩個數的乘積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例如2×4=8,則可將2或者4看做未知數,列出的一元一次方程可表達為2x=8或者4x=8。所以,教師在選擇生活素材時,則可抓住乘法運算關系將實際問題予以融入。
例如,小明去超市買練習本,買了5本練習本,總共花了10塊錢,請問每一本練習本多少錢?這也就是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每一本練習本的價格設為x元,通過實際問題的表達能夠直接列出方程:5x=10,求解得出便是x=2。
又如,書店進了一批全新的圖書,在銷售的過程中,老板決定一本圖書賣10元,如果一次性買3本則賣25元,實際上兩種銷售方式的利潤是相同的,請問每一本圖書的批發(fā)價是多少呢?這一次同樣與初中學生的生活相關,較上一題更為深入,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每本書的批發(fā)價設為x,那么根據題意可列出等式10-x=25-3x,求得x=7.5,也即表明每本書批發(fā)價為7.5元。
通過這樣的生活實際問題素材導入,不僅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符,買練習本的經歷每一位學生都有,而且也與所講授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密切相關,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2.選擇恰當時機與方式,融入生活實際問題
在初中生活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實際問題開展教學要注重時間與方式,保證其合理性。一般來講,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實際問題的時機有以下三個:
(1)課前引入??山Y合去趣味性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導入,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去導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教學;
(2)在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開展教學之后,結合知識點的針對性去融入生活實際問題,對該知識點進行快速的鞏固,保證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實際問題去強化對知識點的掌握;
(3)完成基礎知識點教學之后,教師可融入一定的綜合性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鞏固,確保整體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正式開始接觸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之前,教師可通過融入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予以導入:①教室里面座位一共有7排,全班學生有49人;②和朋友們去看電影,3個人一共花了60塊錢。通過這種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對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予以導入。同時在在強化鞏固階段,也可融入以下生活問題:開學發(fā)新書,5名同學一共收到了45本新書,請問每一位同學分到了多少本新書呢?而學生通過所學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識,便可通過設置每名學生拿到的書本數為x,列出方程式5x=45,進而輕松得出x=9,也即是每位學生分到9本新書。同樣,當所有知識講解完成之后,教師還可讓學生結合自身經驗去自己編題,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予以解答。
3.對生活實際問題進行延伸拓展
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實際問題并不代表完全照搬生活,教師可通過對生活實際問題進行適度的延伸拓展,進而最大程度上去提升教學效果。具體來講,教師可在融入生活實際問題之后,嘗試著對某些條件進行改變或刪減,使其變?yōu)橐粋€全新且有教學意義的問題,而學生通過對這一問題的解答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3]。
例如,班級開展大掃除需要采購工具,其中水桶每個25元,掃把每把15元,抹布每塊5元,現有的預算為150塊,讓學生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與需求,確定工具購買方案且最省錢。很明顯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在解答過程中會首先對班級的工具需求情況進行了解,通過自己的理解去進行條件設定再計算。比如班級大掃除需要水桶5個、掃把7把以及抹布8塊,而現有3個水桶和3個掃把,最終花掉了140元,請問現有的抹布有多少塊?因此該一元一次方程可列為(5-3)×25+(7-3)×15+(8-x)×5=140也即說明現有抹布數量為2張。此外,教師同樣可將未知數設定為其他物體,這樣便會延伸出同類型的新問題,促進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當中,教師融入生活實際問題予以講解,能夠將原本枯燥、單調且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具象且富有趣味性的生活素材,易于學生理解,進而讓學生輕松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與實踐運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而學生接下來更為高階的方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偉煌. 初中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生活實際問題的融入[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7(6):20-20.
[2]薛志剛. 一元一次方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J]. 成才之路, 2014(4):75-75.
[3]努爾孜開希&;巴黑提別克. 淺談一元一次方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J]. 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 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