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共享經濟的英文是Sharing Economy,也被稱為分享經濟,其初衷是利用閑置資源。共享經濟的順利運作,必須具備前提保障,最重要的就是買賣雙方的規(guī)則意識、契約精神。
2017年4月30日,“第九屆北京市體育大會暨2017北京自行車日”在石景山體育場隆重開幕。在環(huán)保日趨重要的當下,“北京自行車日”受到的關注也日漸增多。今年,全市騎行愛好者組成了40余支代表隊,近1000名選手參加活動,以自己的行動倡導綠色出行,為保衛(wèi)藍天出一份力。
活動現場與往年一樣熱鬧,而不同的是,現場除了專業(yè)騎行車之外,還有摩拜、ofo、小藍等共享單車進行騎行、參與趣味活動。
在上班高峰期,經常能看見橘色的、黃色的、藍色的以及其他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穿梭在城市的各條街道上。隨著共享單車的大量投入,很多時候共享單車的數量已經超過自有單車的數量。共享單車,雖然出現得時間并不長,卻已經成為解決“最后1公里”難題的最佳利器。
比達咨詢發(fā)布的《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guī)模將繼續(xù)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guī)模。
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從2007年開始,中國剛剛從國外引進了公共單車模式,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的有樁單車在較大城市推行。公共單車的發(fā)展并不迅速,原因是使用者必須從固定地點提車再停放到固定地點,經常遇到無車或者無法停車的問題。到了2010年,我國共享單車產業(yè)進入第二階段,民營企業(yè)進入該領域,但是公共單車仍以有樁單車為主,所以問題依然存在。2014年至今,共享單車發(fā)展進入第三階段,借力于移動終端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以網絡通訊為基礎的互聯網共享單車應運而生,因其解決了有樁單車的本質問題,而被廣大群眾迅速接受。
共享帶來的方便無須贅述,火爆的共享單車市場使得更多公司紛紛效仿,推出更多的共享事物。
天氣“陰晴不定”,遇到大雨傾盆卻沒帶傘怎么辦?有需求就有市場,繼共享單車之后,共享雨傘出現了。廣州地鐵推出了“魔力傘”共享雨傘,用戶不用下載APP,只需掃碼就能一鍵借傘,押金可用微信支付。借用雨傘期限為15天,超過15天后可免費續(xù)借3天,若超過15天或18天(已續(xù)借),每天需支付占用費0.5元。借用期間,借傘押金可以隨時退還。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共享雨傘”有更多吸引企業(yè)的地方?!肮蚕碛陚恪钡耐度氤杀镜?,準入門檻也更低。另外,“共享雨傘”本身就可以成為廣告載體,贏利點非常明確。
在北京的大型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經常能看見共享充電裝置。如果是立等充電,有公司提供線機一體,桌面上有共享充電寶時,不需要交付押金,掃碼付費后就可以直接充電。在移動模式下,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為四步,掃碼-注冊-付款-借出,一般情況下整個流程花費不到3分鐘。歸還方式則類似于共享單車,用戶可以在公眾號平臺上根據充電寶的GPS定位,就近歸還。
現階段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本身租賃費用;二是押金;三是屏幕和充電寶承載的廣告收入。
以破竹之勢而來的共享經濟,在方便了市民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以共享單車為例,最嚴重的問題是,停放不規(guī)則引起混亂,本意為解決出行困難的共享單車,由于亂停放反而會造成道路擁堵。
因為未設車樁,共享單車可以停放在任何地方,雖然公司規(guī)定必須停在公共停車區(qū)域,但是仍有一部分使用者不按規(guī)定停車。
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成都的著名景點武侯祠門口共享單車為患。一大早,大量游客前往武侯祠參觀,而其中有許多人是騎著共享單車前來。大量共享單車被騎到景點,停車點已然密密麻麻,還有人在非停車區(qū)亂停亂放。很多游客為求方便將單車停放在景區(qū)門口,但景區(qū)門口并未設定停車點。
成都市武侯區(qū)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吳運生稱,“景區(qū)主要停車點在對面幾條街,幾乎每隔100米就劃了線,比如武侯祠大街,每個停車點都有近20米長”?!包S金周第一天,武侯祠景區(qū)門前的共享單車有4000輛之多,影響市容市貌、擠占公共空間?!?/p>
武侯祠共享單車泛濫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自從共享單車出現之后,每逢假期,全國各地的公園和景點門口都會被黃色、藍色、橙色的共享單車占領。
同樣是今年“五一”期間,杭州首次在節(jié)假日對非機動車進行臨時管控,原因也是共享單車在杭州無序膨脹、隨意停放。4月25日,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杭州市公安局和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四部門聯合發(fā)出公告,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對非機動車實行臨時管控,設禁停和禁行區(qū)域,嚴格控制非機動車在西湖景區(qū)等人流密集場所及周邊區(qū)域停放,臨時管理措施從4月29日零時起,至5月1日24時止。
更加讓人汗顏的是,一些人把共享單車的零件拆下來自用,或者給單車上私鎖,把應當與人共享的物品占為己有。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介紹,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3.45萬億,比上年增長了103%,其中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技術智能分享、服務住宿等領域交易規(guī)模達到1.37萬億,比上年增長了96%,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的增速。
從市場角度看,共享模式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吸引了大量企業(yè),但是行業(yè)并沒有做好接納這些企業(yè)的準備。
共享經濟的英文是Sharing Economy,也被稱為分享經濟,其初衷是利用閑置資源。共享經濟的順利運作,必須具備前提保障,最重要的就是買賣雙方的規(guī)則意識、契約精神,或者說是強調權利與責任對等的個人認知。因此,共享經濟要繼續(xù)繁榮,離不開公眾道德、文明提升。
今年4月12日,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來電科技”將競爭對手“街電科技”告上法庭,理由是“專利侵權”。一方面這場糾紛暗示共享充電寶產業(yè)正在迅速擴張,另一方面也預示著這個領域內的競爭在升級。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endprint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原因是行業(yè)從業(yè)者都在跑馬圈地占領制高點。然而,行業(yè)發(fā)展過快的同時必然伴隨著監(jiān)管制度不完善導致的行業(yè)混亂和浮躁。
押金與繳費是共享單車的主要利潤來源。目前,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白熱化,很多企業(yè)不得不以免費騎為賣點,試圖留住更多的用戶。另外,“充值容易退費難”也是共享自行車備受消費者質疑的焦點。7家較大的共享單車品牌中僅有ofo(公司)在使用指南中明示“余額可申請退還”。摩拜單車、貝慶單車、享騎出行在充值條款中注明“余額不能轉移”,但未明確說明余額是否可以退還以及如何退還;小鳴單車、獵吧出行、優(yōu)拜均表示“余額不可退還”。
以淘寶為例,這是一個以市場為原型的平臺,匯聚眾多商品和服務提供者,消費者與提供者之間建立聯系,而平臺自身并不直接提供商品或服務。平臺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雙方的監(jiān)督。
試想一下,某位主婦在閑暇之余做的蛋糕,出售給周圍朋友,這是建立在朋友之間信任的基礎上,因此不需要衛(wèi)生經營許可證。這一交易過程,買賣雙方因為沒有“中間人賺差價”,所以都能得到實惠。這就是微商最初的商業(yè)模式。然而,在微商快速發(fā)展起來之后,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三無產品,質量問題頻出,為了賺錢不要信譽的賣家大有人在。
1968年,美國著名生態(tài)經濟學家加勒特·哈丁教授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公地的悲歌》(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論文,提出“對所有人開放”牧場的假設:在這片牧場上的所有人,都會竭盡所能放養(yǎng)盡可能多的牛,以獲取更多利潤。然而,如果每個牧人都這樣做的話,他們會自食惡果——牧場被牛蹂躪,草場退化,而牧民之間的沖突也會隨之升級。他們?yōu)檠矍袄娑M行短期競爭,必然導致資源縮減。
共享經濟模式應當是一種完善的自由市場機制,其順利發(fā)展的基礎是社會信用程度達到很高的水平。
且不論社會文明發(fā)展的速度如何,目前,我國共享經濟的發(fā)展速度之快讓人驚嘆。馬忠玉表示,按照當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將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共享經濟規(guī)模會占到GDP比重達10%,2025年預計達到20%。未來10年,我國共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企業(yè)。
在如此的發(fā)展態(tài)勢之下,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yè),我們準備好迎接共享經濟新世界了嗎?
專家論點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我高興的是571億,幾億筆交易背后意味著信任。把錢寄給不認識的人買東西,把商品交給陌生人翻山越嶺送出去。
胡曉峰(人民網上海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作為一個旁觀者,任何一種經濟的模型是考慮經濟性,從分享經濟的維度來說,分享一輛車,分享一套房子,對于一個擁有者來說,他可能愿意分享的價格會遠遠低于低端直接2B的提供商,兩種不同的模型當中,其實共享的成本優(yōu)勢會比較大,我付出這個車這個C端的成本低一些,就是說他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于管理的提升,或者說管理的打磨。
彭文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共享經濟作為“破壞式創(chuàng)新”,快速增長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在稅收和監(jiān)管方面對傳統經濟構成不公平競爭、對勞動者缺乏“安全網”保障、對消費者利益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大數據壁壘可能導致新的行業(yè)壟斷等。這些負面影響并非共享經濟的固有弊端,可以在成長中逐步得到解決。
沈洋(總裁網創(chuàng)始人CEO):共享經濟本質是互連、互助、互利、互贏。企業(yè)家要具備三個眼睛,左眼看到的是自己,在產業(yè)過程中所具備的判斷,如果不研究產業(yè),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右眼看到的不應是競爭對手,而是你應該提供什么樣的價值;第三只眼是天眼、智慧之眼,你要有政策層面的東西。
陳璐(磐霖資本TMT投資負責人):我們覺得共享經濟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模式下的一種新事物,新物種。最近有很多爭議,有些模式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可能更多的是偏向于租賃,對于我們投資人來講,共享更多的是一種新的業(yè)務模式的切入點,我們很看重這種切入點之后的延展性和可擴展性。我們覺得,共享經濟最重要的是棋子作用,你怎么擴展新的業(yè)務新的模式的棋子。
夏冠仁(企鵝團合伙人、副總裁):我所理解的共享經濟實際是基于供給過剩,資源過剩,需求端沒法和供給資源端相匹配,所以需要一個第三方平臺或者建立一種規(guī)則來把需求端和供給端做一個對接。就像我們所用的滴滴打車,其實它就是一種出租車資源的過剩,但是打車用戶的需求又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以共享經濟為核心出來這樣一個平臺。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分享經濟有兩個特點,一是人人參與,人人都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的推動者,都可以分享資源、信息和財富;二是門檻低、起點快、周期短。普惠金融就具有這樣的特點。所有的金融活動都要有監(jiān)管,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監(jiān)管、用怎樣的規(guī)則監(jiān)管。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兩者之間的規(guī)則不能通用。對互聯網金融的監(jiān)管,不能慣性沿用以前的方式,否則只能既限制了新的發(fā)展,又沒有監(jiān)管到想監(jiān)管的點上。
羅軍(途家網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其實現階段形成大規(guī)模交易的還是共享經濟,真正意義的分享經濟規(guī)模量比較小,但是我認為未來分享經濟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王理宗(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高科技產業(yè)商會執(zhí)行會長):共享經濟是社會經濟的表現形式,社會經濟是共享經濟的本質。從資源的配置方式來看,社會經濟是由共享主導,社會經濟在信息社會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目前,社會經濟時代即將到來,經濟形態(tài)將從工業(yè)經濟向信息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向社會經濟轉型。
河山(全國人大調研員、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會長):分享經濟的發(fā)展,一定要注意企業(yè)的誠信建設,要在誠信建設的基礎上做好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只有真正做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建立高度的互信,從而推動分享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王東(杭州網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由于國家發(fā)展階段和主導的經濟模式不同,文化不同,我們與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共享模式還是有些區(qū)別的,就個體共享的領域,他們多是資產的閑置,而我們是人的閑置,所以挖掘特定人群的碎片價值會有巨大的潛力。通過讓人人都能參與共享和傳播,獲得收益,這才是共享經濟的核心價值。endprint
中國新時代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