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文平
又是橙黃橘綠時,每年的秋季寫生展如期而至,我也習慣了在這個時間給學生們的展覽寫點文字,既作為教學的總結,也是對愉快寫生之旅的紀念。
在我的教學思路中,山水畫寫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認為這是連接課堂臨摹和實踐創(chuàng)作之間重要的課程。在寫生中,可以去體會古人的繪畫處理方式,可以體會古人的自然觀、宇宙觀,在寫生中,可以尋找鮮活的素材,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沖動。但在更為本質上,我覺得學生在與自然的對話中,可以去尋找何為自我。
對于美的定義有很多,從某種程度上說,藝術代表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正是生命個體的不同,才有了角度的不同,我們才會覺得藝術的世界充滿了想象和創(chuàng)造,藝術才有了無窮的魅力和動人之處。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赫伯特·里德說“我們對于藝術的誤解大半源自對‘藝術’和‘美感’這兩個用詞含義的混淆……因此,我不能不一再強調(diào):藝術并不必然具有美感?!庇袝r候,我們往往是給學生設定了關于藝術的答案,然后不斷地強調(diào)勤奮、努力,最后朝著設定的方向去實現(xiàn)。這種帶有教條式的方式往往會扼殺了學生自身的個性和自我感受。故德國新表現(xiàn)主義畫家呂佩爾茲說“藝術是生命的表達,而不是概念”“我的創(chuàng)作只提出問題,不給出任何答復”。
我希望,學生在與自然的對話中能夠釋放自己的天性,去除腦海里對于繪畫的固有概念,換句話說,就是把繪畫當成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現(xiàn)方式去傳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如此才能展現(xiàn)個體對于世界的理解。
令人欣慰的是,在二十多天的寫生課中,我似乎看到按照學生個性去引導的無限可能性。有的學生前后變化很大,從一開始面對自然不知所措,再到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點,繼而激發(fā)出自我表達的語言,最終有些同學找到了與和自然交流的方式。我想這樣一種方法的養(yǎng)成不僅僅可以運用在山水畫寫生中,而且也可以成為對待其他藝術形式的方式,學生也似乎能從這種尋找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在查濟,隔天晚上,我們會在木閣樓的二樓昏黃的燈光下講評,細雨敲打窗邊的翠竹,嘩嘩的溪水似乎就在近前,兩個小時總會瞬間而過,那是一種快樂的時刻。有的同學在樹的題材上畫得好,大家就笑稱為“樹王”,有的同學在表現(xiàn)徽派的建筑上有自己的心得,大家就笑稱為“瓦王”,我覺得這都是一種投入的表現(xiàn),我也在學生的畫中獲得不少啟發(fā),因此,在長時間的教學互動中,我很感恩在教學相長中所獲得的快樂。
梭羅說:“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chǎn)生智慧,才能產(chǎn)生想象力?!贝司浜凸糯鷱埈b所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異曲同工之妙,把這兩句送給我的學生,祝福他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智慧和快樂!
(2017/11/8 于青島大學)
《竹韻》 27cm×50cm 2017年
白玉潔
查濟之行,感觸頗深。漫步在查濟古建筑群中,聞著桂花釀酒的清香,哼著不知名的小調(diào),看那成片的白墻黑瓦,沿著青石板鋪成的路通向幽深的小巷,伴著天然純凈的小溪歡快地流淌。一草一木似都充滿了靈性,置身其中,感受筆尖水墨的渲染,肆意奔放。
《關于田野一》 24cm×46cm 2017年
白月月
世界要你去考取功名,但真誠才是最大本領。
《淺秋清溪圖二》 34cm×186cm 2017年
紀宛辰
在這次寫生過程中, 淡去有意識的自我, 而靠著對自然的寫生, 帶出潛意識的自我,讓心回歸于淡然恬靜。
《夢歸古鎮(zhèn)二》 18cm×76cm 2017年
王曉群
初識查濟,只識得潮濕而隱晦;品悟查濟,云霧縹緲,瞬息萬變,山林農(nóng)舍,是造物者留下的凈土;再憶查濟,真實、豁達,唯有那時。
《墨野清四》 24cm×230cm 2017年
辛凌涵
感悟自然,描繪自然,查濟取景,在自然中采取萬物靈氣,錘煉生動筆墨語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將查濟的自然美轉化為我心中的國畫之美,更深的領悟山水精神。
《田趣二》 27cm×100cm 2017年
尹忠民
感此查濟之行,最遺憾的是沒能享受夠那里的美景,最慶幸的是能夠把美景裝進畫里帶了回來。
周 杰
中國畫是畫家心境的表露,處境不同,心情不同,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就不一樣。作者到作品再到觀者,是作者完成心境傳達的一個完美環(huán)節(jié),是作者表達當時心境的一個升華。來到查濟,從城市到古村,由躁變靜,心情安靜平和,深入其中,作品也將得到升華,添些靈氣。
陳佳誠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瓦磚系列一》 38cm×38cm 2017年
陳 琦
通過這幾周的寫生使自己對繪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平凡之中發(fā)現(xiàn)美,用畫筆來表現(xiàn)美,對面前的風景和環(huán)境去提煉美,讓客觀自然美與主觀感受達到統(tǒng)一。體會到了在繪畫中如何認識和把握環(huán)境。
《殘松》 27cm×24cm 2017年
姜曉燕
煙雨蒙蒙的江南,仿佛走進了如畫的詩中,油紙傘輕搖綻放,靜默的雨巷悠長,青綠色的石板訴說著查濟三千年的朝陽夕落,纏繞的溪流山間低語,拂動著石拱橋,空氣中醉人的酒氣,讓人流連于此地。
《光輝的天照著風景一》 46cm×24cm 2017年
杰 曦
此次寫生目的地為安徽宣城的查濟,通過亓老師的指導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讓我受益良多。去宣城之前,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周的山水課,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我相信通過今后不懈的練習和努力,我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提升,找到自己的風格。
《山居秋色》 46cm×24cm 2017年
劉凱利
“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寺廟亭臺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辈闈粋€人人向往的歸隱之地,待上一陣子你就會慢慢發(fā)現(xiàn)她的美。
李 雪
有霧的清晨,你會看見這里有著不一樣的光亮。查濟的霧是寂寞而拘謹?shù)?,它來得突然又急切。伴隨著白茫茫的霧氣,我們騎著自行車盡情地飛馳在小鎮(zhèn)的公路上,追隨著這個秋天的一絲涼意和在城市所得不到的一絲安寧、寂靜。
《西山紅葉飛》 25cm×27cm 2017年
沈佳佳
寫生是為了尋找繪畫的新鮮感,破除固有的繪畫模式,賦予畫面新的生命力,就是說“不明物理,則手滯于心,技不能進道也”。查濟這里處處皆自然之景,云霧縱橫,感受頗深!
《木臨溪》 38cm×38cm 2017年
呂曉莉
“煙雨裊裊,風景如畫”,這大概是我對查濟最初的印象了。寫生前期幾乎每天都在下雨,郁郁蔥蔥的山林與傳統(tǒng)徽派建筑交相輝映,極富畫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朦朧的煙雨與枯槁的樹木之間強烈的對比,所以想寫生一系列的樹。
《古樹》 27cm×24cm 2017年
《云煙青山霧漫漫三》 20cm×75.5cm 2017年
王建國
煙雨裊裊,風景如畫,回顧這次安徽寫生,那是我們一生中最興奮、最疲憊的日子,寫生中的疲憊,讓我的感想和體會無限之多。
《庭院深深》 33cm×33cm 2017年
秦鵬程
經(jīng)過21天的寫生,老師的關心,同學的互助,曾經(jīng)翹首以盼的日子在嬉笑間過得那么快。一幢幢白墻黑瓦的徽式建筑、一面面造型精美的馬頭墻、一塊塊參差剝落的磚瓦;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巷子、一步步高低起伏的階梯、一塊塊靜靜沉睡的石板,組成了美麗的古村查濟。寫生,不僅僅是為了將看到的畫下來,更多的是讓我們?nèi)∩崦琅c增添美,或許你看到的并不完美,然而,通過你的手,或虛或實,將自己夢里的鄉(xiāng)村表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