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輝 石 巖 劉曉鵬 張國春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能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蓋面。微信等自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則能夠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從教育陣地、教育內容兩個方面展現(xiàn)出生活化的特征。從教育陣地方面來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課堂與校園為依托,而微信等自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則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至學生的日常生活領域。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課堂與校園之外,使用微信等自媒體與學生開展交流與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所遇到的思想問題進行指導等;從教育內容方面來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為核心,這些內容雖然對于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卻難免體現(xiàn)出過于理論化以及枯燥的特點,而微信等自媒體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則能夠將各種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新聞信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從而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傳遞,是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微信等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即時性與互動性的優(yōu)勢。其中,即時性的優(yōu)勢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更快的傳遞速度,而互動性的優(yōu)勢則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所具有的思想動態(tài)、信息需求做出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繼而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學習需求的良好對接。由此可見,重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微信等自媒體工具,并重視充分發(fā)揮微信等自媒體工具的信息傳播優(yōu)勢,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用新媒體開展教學的能力是現(xiàn)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必備能力,這種能力對于高校教學改革進程的深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強調教師現(xiàn)代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高校教師對于使用微信等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欠缺深入的了解與研究,這導致了微信等新媒體的教育優(yōu)勢、教育功能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重視組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參與培訓工作,通過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環(huán)境以及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應用方法做出系統(tǒng)的講解,提升教師使用微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與此同時,高校有必要將使用微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體系當中,從而激發(fā)教師自主提升的積極性,繼而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信思政教育平臺內容的優(yōu)化主要需要滿足三點要求,即能夠體現(xiàn)微信的信息傳播優(yōu)勢的特點、能夠體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點以及能夠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微信思政教育平臺內容對微信信息傳播優(yōu)勢的體現(xiàn)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運用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方式展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圖片、音頻、視頻等,從而讓微信平臺中的思想政治內容呈現(xiàn)出更好的直觀性,繼而深化大學生對這些內容的認知與了解;從微信思政教育平臺內容對與時俱進特點的體現(xiàn)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圍繞社會熱點、時代熱點話題完善微信思政教育平臺內容,如針對2017年韓國不顧中方反對一意孤行布置薩德系統(tǒng)這一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可以利用微信轉載相關評論,而且可以借此對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并指導學生如何做到理性愛國;從微信思政教育平臺內容吸引力的強化方面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在微信平臺內容設計中遵循“三貼近”原則,并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興趣、學習需求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喜聞樂見的信息內容,從而確保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柴素芳,劉培.以微信為載體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與實效性[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2(02):37-45.
[2]李禮.微信德育: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重要選擇[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30(01):51-56.
[3]車車.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5,27(01):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