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京瑞
(重慶化工職業(yè)學院,重慶 401220)
《電機執(zhí)行與驅動技術》課程是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的核心技術基礎課之一,由于課程理論性強,專業(yè)特征明顯,概念抽象,計算量大等特點,加上高職學生自身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不足,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再靠老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實驗項目也不能只是按實驗指導書上的內容按部就班的機械性操作。本文在現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準備,教學方式和學生考試考核幾個方面做了改革與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調整學生考試考核比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最主要的渠道,同時教材也是教師講授知識、傳輸知識的重要參考方向標,因此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教材改革,優(yōu)化教學內容。
(一)設定“資料式”教材
電機執(zhí)行與驅動技術課程應該重點培養(yǎng)高職學生具備熟悉電機內部結構,掌握電機的連接方式,使用運行與控制,維修,設備選型等基本能力,并且以原理為基礎,強化使用、故障排除、能以計算分析為手段的內容進行拓展的實踐能力。結合當前電機與變頻器發(fā)展的新技術,我們編制了以實際工程項目為主體,以三相異步電動機為核心,以西門子S120變頻調速為依托的執(zhí)行與驅動技術系列叢書,例如將三相異步電動機教材的整體框架按照電機的結構,型號,技術參數,原理,接線,故障排除,維修,使用說明等分類查看。同時整理和編寫了西門子S120變頻器的使用說明手冊,從而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
電動機作為驅動的主要動力源與執(zhí)行裝置,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而工作的,而電磁場理論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涉及到的電磁關系式,電磁轉矩變化以及電磁能量轉換過程都是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在這部分內容上可以做適當調整,內容選擇上不必要去進行繁瑣的數學推導,尤其是在微積分上的數學推導,重點給學生講清楚物理意義以及結論的應用。
另外,隨著交流電機技術的發(fā)展,加之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各個生產領域,而直流電機越來越少,因此在章節(jié)內容上對直流電機做了一些刪減。
(一)教學形式上的變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基本上都是上課開始就由老師在講臺上演“獨角戲”,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在上面講的形式,缺乏足夠的師生互動和信息交流,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記錄了一節(jié)課的筆記,卻對記錄的知識點理解不夠,導致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隨著翻轉式課堂的興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發(fā)言的時間方式。例如在講到三相異步電動機轉向控制時,老師只需花很短的時間講清楚為什么對調三相供電電源中任意兩相就可以改變電機轉向的原理后,留給學生一定時間獨立畫出改變電機轉向的原理接線圖,然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論生活、生產中有哪些地方利用到了電機的正反轉,要求學生舉例發(fā)言,最后老師進行總結點評。通過這種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手段上的變化
1.電子PPT的應用
隨著教學設施的完善,為我們進行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了條件。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制作PPT電子教案,通過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等方式,可以增強學生對電機結構,運行方式等知識的理解。同時為了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實際電路圖原理,采用Proteus等軟件進行動態(tài)模擬,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掌握電路的實際工作原理。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2.手機仿真軟件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平臺的發(fā)展,手機成為大家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互聯網資源及軟件。電路模擬器EveryCircuit是一款基于手機平臺開發(fā)的電子信息技術專業(yè)軟件,在這款軟件中,你只需要建立電路,點擊播放按鈕,就能夠觀看動態(tài)的電壓和電流的動畫。它在模擬電路運行的同時,你還可以通過模擬按鈕來調整電路參數,電路會實時的響應這種變化。這是一個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互動軟件,對于學生來說尤為有用。
學生的考核方式將直接引導學生的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式,因此教學改革必然少不了學生考核方式的改革與調整。目前高職院校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均為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存在許多不足,因此非常有必要對當前的考核方式進行調整和改革。具體如下:
(1)平時成績占30%。具體分配是,平時作業(yè)占10%,實驗實訓報告占10%,出勤率占5%,學生課堂提問和“講課”占5%,由任課老師課堂考核。
(2)實驗考核占20%。其中實驗態(tài)度占5%,實驗操作占10%,實驗參與情況占5%。
(3)期末考試占50%??荚噧热菀岳碚撝R為主。
(4)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作為加分成績,鼓勵學生通過完成課程設計獲取一定比例分數,折算分數可計入總成績,最多不超過15分。
[1]張晶.電機與拖動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3(8):39-41.
[2]許曉峰,衣麗葵.《電機與拖動》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