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秋濱小學 蘭俊蕾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fā)展和充實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yōu)美的品質?!痹谛W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詞、句、文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理解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禮貌對待他人、愛護文具用品、保護小動物等,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形成自然多元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只是沒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币虼?,教學與德育互為補充,密不可分?!队⒄Z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通過細微的流程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健全的人格。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習得第二語言,了解外來文化,而且?guī)椭鷮W生在比較中外差異的基礎上鞏固我國文化,延續(xù)民族精神。教師應把握知識要點,理清教學思路,根據(jù)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結合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1)課中滲透德育
如在教學有關食物的單詞:cake、hamburger、hot dog、chicken、French fries、bread等時,我通過食物圖片的展現(xiàn),讓學生表演與食物有關的動作,如:Cut the bread;Smell the chicken;Make the cake……在學生對所學食物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設計飲食調查表,讓學生對班級成員或家庭成員進行“我喜歡的食物”調查,彼此了解飲食習慣,增進感情,并順勢引導學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盡量少吃熱量高、脂肪高的食物,少喝碳酸飲料,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幫助學生共同制定健康的食譜,教育學生要多吃蔬菜瓜果,不可挑食,在學?;蚣依锒家龅浇】碉嬍场?chuàng)設餐廳點餐及野炊時的情景,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句型及單詞,在學生具備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的情況下,提醒學生要學會禮貌點餐,文明用餐,并能與自己的好友共同分享美食,在今后的春游、秋游活動中學會照顧同學。
(2)課后延伸德育
德育并不僅僅存在于課堂教育中,還存在于課后延伸中。課后通過Let’make等部分的作業(yè)操作,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書本內容及教師意圖。讓學生制作一張自己的姓名卡片并畫上自己的頭像,在次日的教學中進行交流使用。在該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說、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了制作卡片,而且懂得了姓名與長相是一個人的獨有象征。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不隨意給同學起綽號,不嘲笑他人的長相,同時也愛護自己,不輕視自我,能夠大膽自信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結交更多的新朋友。在學習與生日有關的內容時,讓學生按照書本提示制作一張生日卡片,告訴學生在他人生日時,應送上內心最真摯的祝福。去超市買禮物或卡片既不環(huán)保也不經(jīng)濟,花的是父母的錢,如果能自己動手制作生日卡片的話,既環(huán)保又有新意,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能夠表達贈送者最美好的祝愿之情。
教師應當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深層次剖析教材,解讀、詮釋其寓意,引導學生向善的方向發(fā)展外,還應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以身示范,切不可言行不一。
如在學習完日常問候語時,看見學生,應主動向他們打招呼: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放學時不忘對學生說:Bye;See you;Goodbye.不僅能將所學語言生活化,而且能快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的學生看見老師不問好,采用批評教育的方式不如言傳身教的方式更體貼,當教師主動向學生問好時,相信下次學生也能主動向老師問好,并認識到自己以前做法的不足。通過教師細微的自我改變,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當學生幫助教師發(fā)作業(yè)本或撿起卡片時,及時對學生說“Thank you.”在請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忘說一句“please”,相信學生會覺得這些用語是實實在在能得以運用的,而不只是存在于書本上的客套話。學會尊重學生,將學生視為朋友。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的回答較優(yōu)秀或某節(jié)課的表現(xiàn)與以往比有所進步時,豎起大拇指說“Good. Great. Cool. Super.”這不僅復習了書本中表示肯定的語氣贊許詞,而且激勵了學生,對學生表示認同及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通過這樣的言傳身教,學生可以從教師身上學到寶貴的品質,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贊許肯定他人。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書本中的單詞、短語及句子,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挖掘深層次的知識,學會自主學習,以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待所學內容,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消化、吸收及轉化。
在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師應根據(jù)德育工作的要求,結合學科特點,理清框架結構和教學思路,通過課內外教學及言行示范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促進教學與德育工作的共同發(fā)展,促使學生取得長遠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艾春艷.小學英語教學是德育滲透的寶地[J].中國教師,2009(2).
[2]鄧敏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小學教育,2009(19).
[3]張敬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