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珍
【關鍵詞】 初中物理;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2—0068—01
一、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究
1. 微課能夠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我國之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依據大多數(shù)同學的學習進度來安排教學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整體的物理學習水平,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如物理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會因為一些不斷重復的基礎知識而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而比較落后的學生則會因總是趕不上進度而喪失信心,傳統(tǒng)的教學弊端已經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微課引入初中物理教學則解決了這一歷史沉疴,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來調節(jié)學習進度,對一些重難點重點學習,創(chuàng)建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并為未來更進一步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微課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構建。眾所周知,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并不在于使學生學會做多少難題,而是幫助學生進行理性思維的構建,這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至關重要,也是學生深入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必備素質。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大多依賴教師的講解與對課本的研究,這樣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自然進入物理情境提出了巨大的考驗,成為廣大學生較難攻克的障礙。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微課也逐漸走入了課堂,它具有高效、便捷等特點,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化的知識展現(xiàn)得生動形象,更能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理性思維體系。
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 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整個物理學習中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日后進行物理深入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足夠重視。就傳統(tǒng)教學而言,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學生就無法掌握教師在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不能對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只能根據教師上課的講解盲目學習,極大地影響了學習效果。微課則能夠簡化知識點,使學生產生預習的興趣,在有效的引導下完成課堂內容的簡單學習,對需要深入學習的部分做一些標記,以備課上重點研究,將節(jié)省出的時間用來進行學生間的小組學習與合作探究,努力研究最科學的預習方法,從而提高課堂利用效率。
例如,在對“聲現(xiàn)象”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生活中的可聽聲、次聲波、超聲波等通過多媒體形式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自主思考和研究,從而主動預習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逐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科學預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2. 微課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中物理教學中雖以理論教學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但實驗方面的教學也不容忽視,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物理知識的原理掌握具有極其強大的輔助作用。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為微課的應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圖文形式以及視頻等方式詳細介紹各種實驗儀器及其連接方式與操作方法,為實驗的展開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可以錄制下標準的實驗操作流程分步展示,讓學生加以參考對照,減少自身實驗錯誤率,降低實驗操作的危險性。通過微課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實驗方法與流程,也能便于學生自主查錯,鞏固實驗教學成果。
3. 微課在課后總結中的應用。課后總結一般是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對本堂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與概括,從而構建出適合自身的學習體系,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然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僅處于一個入門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不能夠支持自身進行有效總結,往往是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再一次的重復,這樣導致一些會的知識總是無意義地重復,不會的知識卻無法解決,有時甚至還會加深一些基礎的錯誤,同時也為學生帶來了繁重的學習壓力,真是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利用微課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可以將課堂上的教學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針對課上沒有消化的知識進行反復復習,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和鞏固。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將微課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是教學史上的一大重要變革,也必將在相關教育部門的支持下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課堂教學內容集中、重點突出,也潛移默化地引導了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的整體情境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深入研究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便發(fā)掘出更好的應用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