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平
摘 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是豐富多樣、各有所長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其所適用的教學情況和取得的教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物理教師只要堅持不斷地學習教育科學理論,積累、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業(yè)務水平,就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教學,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有效教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
初中的物理覆蓋面廣,涉及到聲、光、電、機械力、運動等方面,從內容上看,偏于基礎與概念,通常情況下難度較小,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給高中物理奠定基礎。實際上隨著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材的功能由原來的知識傳授逐漸演變?yōu)榇龠M人類發(fā)展作為主要功能?,F(xiàn)在的教材主要從人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組織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自然科學的概念和規(guī)律,從而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念,建立對科學的正確認識。從初中的課本來看,初中物理對于學生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和科學知識內容方面培養(yǎng)放在了幾乎同樣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教材內容的設置上,比較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生的實踐過程,形成認知規(guī)律和方法。那么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該采用哪些教學方法去優(yōu)化學生對物理的認知和學習呢?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俗語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個核心,靈活的使用各種方法,才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首先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大主要組成部分,明確他們在教學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確定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正確選擇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jù)。在教學中,我們一直要堅持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整個教學是要達到讓學生“學”會而不是“教”會的目的。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探索、去學習,讓他們從具體的實踐中探索、總結、歸納,才能夠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并隨著知識的積累和認知不斷深化,逐漸形成自己對科學的獨特認識。
二、采用物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實驗法
物理實驗通常形象生動直觀,有很強的趣味性。比如,光學透鏡成像部分,只要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隨著距離遠近,燭光通過小孔逐漸倒映成像。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感到很神奇,會對這種現(xiàn)象印象深刻。教師如果在課堂中精心設計實驗,巧妙地進行演示,就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系統(tǒng),活躍他們的大腦。加上老師有意識地對原理進行解讀,訓練,相信能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課堂上老師進行演示之外,有條件的學校更應該讓學生在實驗室里自己主動親身體驗一下實驗的過程。在實驗之前,教師應該首先提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然后教給學生選擇正確的實驗儀器,掌握儀器不同的使用方法,還應該教給他們設計好實驗方案,了解實驗的具體步驟,最后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并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最終得出正確結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真正體驗實驗的科學性,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建立正確合理的情感價值觀。
三、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進行傳授知識、思想教育的一種方式,是我們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對于初中生而言,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長期注意力還有待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很大程度上還處于“經(jīng)驗型”階段,即:看到就是知道的全部。而持續(xù)性注意力一般只能能維持在20—30分鐘,所以傳統(tǒng)的教授法實行的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昏昏欲睡”、“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這種方法進行合理地改造,把傳統(tǒng)的口授與多媒體相結合,用多媒體動畫、圖片、視頻等展示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再配以教師的講解,既能夠引起興趣,維持長期注意力,又能及時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四、用多媒體展現(xiàn)抽象事物輔助教學
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學生在課堂教學初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在這一階段教學應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物理情景。如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一節(jié),學生很難對這樣看不見的抽象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如果在初期播放有關的圖片或用課件的方式展現(xiàn)就一目了然。課的中期學生思維活躍,反應敏捷,可以講述振動和波的理論知識。“黃金”時期之后,學生的思維活動開始出現(xiàn)“疲勞”,這時可以播放各種發(fā)聲現(xiàn)象的資料圖片或相關課件,讓學生討論它們各自發(fā)聲的原理。
五、討論法、探索法結合的習題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一道題就是一個實際問題。學習物理就是要解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要鼓勵學生多想、細想,廣泛地想。如:學習勻速直線運動之后,在做練習的時候,經(jīng)常有一題多解的情況,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分析,看看是否殊途同歸,如果不能,哪里想錯了,決不能否定學生復雜的思路。如果學生能想出復雜而正確的解法,說明他的思路相當清晰。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小組討論法,初中的學生正是團體意識形成的時期,也是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的發(fā)展時期,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討論并及時評價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鍛煉其邏輯思維。一般情況下,現(xiàn)有老師進行根據(jù)實際情況分組,確定組內討論的問題,給予充分的材料,讓他們根據(jù)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實驗數(shù)據(jù)等在組內充分討論,最終總結、提煉和歸納,得出結論。由每組選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其他組員可以進行補充。對于相同問題不同的小組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辯論的形式,集思廣益,最后老師對其進行點撥、總結。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又有效地傳授了新知識,將課堂變成了知識匯集的海洋。
綜上所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我們真正用心去體察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將物理教學由純粹的知識傳授變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心靈的碰撞,思維的對決,并由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的目標,那就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