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婷
摘 要:小學數學應用題考察小學生的基礎數學知識、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是對于學生數學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應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熟悉應用題的結構,培養(yǎng)應用題思維能力,拓展數學思維空間。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學開展;策略;方式方法
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占有較大比重,是教學的重點。通過解答應用題,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述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
一、小學應用題教學困境
應用題又是教學的難點,容易變得枯燥乏味,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傳統(tǒng)的應用題教學存在很多誤區(qū),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問題類型固定化。
按不同的標準,把應用題劃分為各種類型。如按解題的步數劃分為簡單應用題、兩步計算應用題、多步復合應用題等;按應用題中數據的特點劃分為整數應用題、小數應用題、分數應用題、列方程解應用題等;按應用題的解答規(guī)律劃分為一般應用題、典型應用題等。
2.解題方法公式化。
在給應用題劃分類型后,教學中就能讓學生較快地進行模式識別,按照各類應用題解法的固定套路解答。如歸一應用題總是要先求“單一量”(歸一);分數應用題總是要首先確定單位“1”的量,再根據單位“1”的量已知(未知)用乘法(除法),最后看比較量與單位“1”的關系確定算式。
3.訓練方式機械化。
搞題海戰(zhàn)術,指望水多泡倒墻,對學生進行大量重復機械訓練,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其思維日益失去應有的靈活性,這種填鴨式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把學生訓練成了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會考試的機器。
二、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
雖然概括解題步驟是在學習了復合應用題時才進行的,但在開始應用題教學時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應用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
一道題做得對不對,學生要能自我評價,對的強化,不對的反饋糾正,這實際上是一個推理論證的過程。完成列式計算只解決了“怎樣解答”的問題,而推理論證是解決“為什么這樣解答”的問題。然而很多小學生不善于從已知量向未知量轉化,有時又受生活經驗的制約無法檢驗明顯的錯誤,因此,一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lián)系實際法、問題條件轉化法等;還可以先由師生共同完成,然后過渡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最后發(fā)展成學生獨立完成。
在教學中還經常遇到學生不重視寫答案,只寫“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現象。答案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結束。我們做事強調有好的開端,也得有好的結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們做題就同做工作一樣,應該有完美的結束。因此,不僅要使學生重視寫答案,還要使學生學會寫答案。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對直觀的教學材料與動人的具體事例特別感興趣,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可利用條件,多運用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讓學生直接感受和體驗,輕松而深刻地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為了學生便于理解“相遇”這個概念,就讓學生上來表演,學生就會非常感興趣,爭著想來表演一番,氣氛相當活躍,而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又是非常地深刻,可謂一石雙鳥。同樣如“相距、相向、同時”等一些概念都可以采用這種形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再比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的時候,采用課件,先出示一個長方形,然后在長方形的一角出了一只小螞蟻,這只小螞蟻沿著長方形的邊繞了一圈,學生看完后,就非常準確地說出了周長的概念,而且記憶深刻。創(chuàng)設情鏡,還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活潑有趣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并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數學是生活的產物。《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同時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數學中深奧的公式、單調的數字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之感,與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是不相符的,這導致了很多小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而幫助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題教學作為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教學內容,更應該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如男女生比例等,對相關的應用題加以適當的改編,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從而提高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將數學應用題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而且也更加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
參考文獻:
[1]邱學華,邱學華怎樣教小學數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年3月.
[2]張景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年3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