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梅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此教學手段具有活動內容新穎開放、活動方式靈活的特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智力與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教學
一、教學設計存在的困難
通過對初中語文實踐課的內涵和屬性的闡述,我們知道,在語文實踐課教學中,突出的是實踐性和實用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理清語文實踐課教學設計與闡述中存在的問題,再依據科學的教學設計模式,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筆者認為,當前語文教學界在語文實踐課教學設計和闡述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在語文實踐課教學設計上存在偏離重心的現(xiàn)象。首先我們要認同這樣一個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的語文學習,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學習”?!吧钐幪幗哉Z文”,語文學習本身就帶有綜合性質,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應從語文學科目標、特點和性質出發(fā)來進行。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在“綜合性”的體現(xiàn)上出現(xiàn)了偏軌現(xiàn)象,一味地大量引入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異化為“史地學習、政治學習、生物學習、音美學習”,甚至是“班會活動”等,從而改變了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綜合性”的性質。
二是在語文實踐課教學設計上存在“去語文”的現(xiàn)象。語文綜合性學習究竟是語文學習還是綜合科目的學習,這是目前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過程中應首先澄清的問題。我們說,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屬于語文學科的一種學習,是語文課程的有機構成,它旨在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由此可見,其“語文”的學科性質是不容改變的。以往的實際操作中暴露出的任何“去語文化”或“泛語文化”的傾向,都是背離這一根本點的。
三是不能充分體現(xiàn)語文實踐課“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語文實踐課的設計在實踐中存在著教師缺乏“過程就是目標”的意識,以致于“學習伙伴”的角色扮演不到位;過于追求最終成果交流,忽視了學習的過程,以致于課堂呈現(xiàn)方式單一等問題。
二、有效實施綜合性學習的對策
1.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整合學科知識。
目前,語文教學的弊端是過于封閉、照本宣科,太過強調學科本位,忽視了學科間的聯(lián)系,缺乏整合。所以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精心設計一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學科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所學知識得以揉合,綜合利用。教師設計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交互的平臺,學生自然能將所學知識綜合展示,從而提高能力水平。
2.重視活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參與意識。
雖然語文課本中的綜合性學習都有活動的主題、方案,但大多沒有細致的操作性強的過程安排。初中生正處于心智成長、求知的階段,知識結構尚不完善,還不完全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如果缺乏教師的指導,往往會使活動陷入盲目的狀態(tài),甚至導致整個活動的失敗。例如,在“走進小說天地”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中,我事先指導學生,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圖書室、閱覽室,選擇文學書刊,廣泛閱讀,篩選確定具體篇目,設計好訪談的問題,再根據作品和閱讀的感覺,從規(guī)定的幾個話題中擇取感受最深的最有話可說的一個話題,通過反復閱讀、揣摩,最后寫出發(fā)言提綱,或者較為詳細的講話稿。因為指導恰當,整個活動進行的非常成功。
我們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白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采取適當?shù)墓膭詈蛻土P措施來發(fā)動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每一次的綜合性學習中來,讓他們真正動腦動手,扎扎實實的鍛煉自己的語文能力和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參與中嘗到探索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切實讓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在綜合性學習中得到落實。
3.改革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體制,讓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走出惡性循環(huán)的誤區(qū)。
(1)評價內容的整體性。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占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xiàn);學習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等。
(2)評價標準的多元性。評價的指標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參與的狀態(tài)。學生在課上是否精神飽滿,師生關系是否民主,小組參與率是否高;二是學生參與的時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的時間是否充分;三是學生參與的方式。教師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學生是否能夠選擇適當?shù)臋C會和方式參與;四是學生參與的品質。學生是否善于傾聽、理解他人發(fā)言,并能抓住要點,敢于發(fā)表意見。
(3)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根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以下幾種評價方式應受到關注:一是學生互評。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生自主性較大,靈活性較強,他們常常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對學習者能夠全程了解的是學生自己和小組合作伙伴,他們對小組的學習有切身的體驗,評價起來更有針對性,更加切合實際;二是學生自評。除同學互相評價以外,還應加強自我評價,讓每個同學對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經歷、體驗、表現(xiàn)、成長等進行自評;三是教師評價。教師在評價中僅是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作為一個一言定乾坤的裁判??刹捎脤W分制考核、作業(yè)展覽、考卷與學生作業(yè)論文相結合的方法。在評價中特別要注意肯定和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想法。
綜上所述,綜合性學習決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是一個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社會多方參與的一門課程。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是一個與傳統(tǒng)課程完全不一樣的課堂,它需要教師花上更多的時間來準備,需要學生全員參與,需要學校深入改革教學評價體制,只有這樣才能讓綜合性學習這門新課程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楊永剛,《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初探》,《學周刊》,2011年09期.
[2]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學周刊》,2013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