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辛集鎮(zhèn)第十二小學 張 娜
網(wǎng)上不時有教師懲罰學生卻引來家長鬧學的新聞出現(xiàn),給教育者的心蒙上一層陰影,讓我們畏首畏尾。許多老師面對學生的不當行為,選擇忍而不懲以免引火上身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質(zhì)量大打折扣。筆者以為,家長的文化素質(zhì)參差不齊,工作環(huán)境不同,導致教育觀念不同——家長的教育觀念往往是錯的,這是家長與教師、學校產(chǎn)生矛盾的根源。所以,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應成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曾經(jīng),農(nóng)村家長大多文化水平偏低,自身工作繁重,在家中對孩子基本放手不管,所有的教育工作都落在教師身上,家長往往扔給教師一句話“你看著管吧,不行就打,我們不嫌”。那時,老師打罰學生沒人過問,家校矛盾較少。如今,隨著農(nóng)民經(jīng)濟條件改善,家長文化水平提高,農(nóng)村家長對孩子疼愛有加,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關心,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與時俱進。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家長“教”好,讓他們具備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我們班,要求學生每天交午休條,午休條內(nèi)容是在家午休多長時間,讓家長簽字。目的是讓孩子休息好,避免因玩耍等消耗精力影響下午上課。第一天,好幾個孩子沒交,被罰掃地。第二天,有幾個學生仿照大人的筆跡簽字,也被罰掃地,其中包括一個很老實的學生,她的午休條的確是家長簽的,但字跡有些小學生化。因午休條是小組長檢查的,我只粗略過了目,學生自己也沒有向我說明情況,造成了誤罰。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失查,在群里向她父親道了歉??赡苁撬龐寢尣恢?,第二天讓孩子交上來一張紙條,指責我的失誤,并要求以后都不能讓她家孩子值日。我覺得這位媽媽的要求有些過分,就通過QQ與她溝通,而她的態(tài)度很強硬。我請她思考:別的學生都值日,而她家孩子就因為被誤罰一次就不值日,對孩子的影響好嗎?只知道維護孩子的利益,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孩子被誤罰卻不敢自己跟老師說明?家長能為孩子代勞一輩子嗎?這位媽媽無法再“辯護”,扔下一句“老師怎么說都對”。我要求面談,她又說為這點小事不值當,不久后的家長會她也缺席。
事后,我反思了下,認識到與這類家長的溝通須得有“預熱”過程,于是我采取了如下措施:不斷地往家長群發(fā)一些家校合作的正能量文章,讓他們看一看、學一學,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班里搞活動先讓學生征求家長的意見,讓家長參與進來;每天的作業(yè)必須由家長檢查簽字,讓他們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把學生每天的積分表拍照發(fā)到群里,讓家長知道孩子哪兒做的不好、哪些方面表現(xiàn)好,隨時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這樣,家長慢慢地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與教師的溝通改進了許多。
理解的前提是了解,老師要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性格、愛好,以及其家庭情況,甚至父母的性格特點。對單親家庭的學生要尤為關注,對其家長要有寬容之心,畢竟一個人支撐一個家,身心都很疲憊。
家長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tài)度,希望老師能特殊關照。但事實上,老師很難像家長那樣無微不至地關照到每個孩子。有些家長會因此有怨言。對此,老師要提醒家長不要失落,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埋怨,以免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負面評價,影響師生關系。
老師要盡可能地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互通信息,交流看法。抓住寶貴的家訪機會,詢問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瓶頸問題,及時幫他們出主意,并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讓他們保持心態(tài)平和。這樣,才利于孩子成長。教師要虛心、耐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工作。
當教師和家長、家庭和學校達成共識、產(chǎn)生合力時,矛盾自然減少,教育就會產(chǎn)生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