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 陳寶鋁
近年來,微作文悄然興起,給小學作文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微作文有什么特點?它的訓練意義何在?要采用什么樣的指導策略?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何謂微作文?從廣義來講,凡不屬于成篇作文的片段練習、小練筆等都屬于微作文的范疇;從狹義來說,微作文應與片段練習、小練筆等有所區(qū)別,應是一篇有頭有尾的小作文,也可稱為篇的雛形。本文著重探討后者——狹義角度的微作文的特點、訓練意義及指導策略。
要客觀認識狹義角度微作文的特點,必須進行一番比較。
一是與成篇的作文進行比較。成篇的作文篇幅相對長一些,一般在300字以上,其立意相對深刻,重點內容的敘述描寫更為細致,相關情況交代得比較清楚,也可稱為大作文;而微作文短小精悍,一般在200字左右。二是與一般性的小練筆進行比較。應該說,一些小練筆也屬于微作文,而大量的則不是。區(qū)別點在于,微作文有較為完整的結構,比如有開頭、有結尾,小練筆不一定要考慮這些。三是與片段練習進行比較。片段練習是小練筆的一種常見形式,但它有純粹為練而練的傾向,往往側重于某一方面的寫作技能訓練;而微作文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中的所聞、所見、所感,雖然篇幅不長,但是應視為篇的雛形,其訓練的著眼點在于篇。
通過上述比較,狹義角度的微作文的特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篇幅短小,字數不多;骨架完整,有頭有尾;所述的景物、事件、觀點比較集中;形式上涉及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論述文(微評論)以及讀后感。
例1:
記一次彈琵琶比賽
上個月,我參加了一次彈琵琶比賽,感覺很特別。站在舞臺上,看到觀眾席上座無虛席,我的心怦怦直跳,可緊張了。這時,看到媽媽正微笑著對我做著加油的手勢,我緊張的心情漸漸放松了。隨著音樂的響起,我完全融入歌曲的彈奏中,盡情地抒發(fā)著情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迸_下觀眾甚是陶醉。彈奏結束后,觀眾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我像喝了蜜一樣,開心極了。這次比賽,我難以忘懷。
這是一篇寫事情的微作文。作者敘述了一次參加彈琵琶比賽的經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均具備,頭尾呼應,結構完整,尤其是心理描寫比較細致,并能通過媽媽及觀眾的表現進行側面烘托。
例2:
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書反映了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斗爭和各類社會矛盾,概括了時代巨變,塑造了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形象。這本書有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有著大智慧,但失街亭一事,也可見其用人有失策的一面;二是劉備,他善于招攬人才,有膽識、有謀略,三顧茅廬,成為佳話。這部書里,還有許多忠義之士,如張飛、關羽等,他們的形象至今仍閃耀著光芒。
這篇微讀后感,高度概括了《三國演義》的精彩所在,側重寫自己對諸葛亮與劉備的看法。有概述,有評論,符合讀后感的基本寫法。
例3:
西湖一游
星期五上午,我們游覽西湖。在花港觀魚,只見各式各樣的魚,紅配黑的,黑配白的,全身金黃的……這些魚花樣游泳一般,一會兒聚在一起,一會兒又散開,三五條,七八條,讓人目不暇接。突然,下起了“太陽雨”,但西湖的天空還是那么高遠蔚藍,云還是那么潔白無瑕,水還是那么清澈湛藍。遠處的山林、雷峰塔隱隱約約的,我想起了一首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西湖,令人回味,令人流連忘返。
這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微作文。小作者重點寫了兩處景色:一是花港觀魚時所見,二是雨中西湖的景色。一詳一略,交相輝映。同時,小作者還不忘寫出自己觀湖中的所思所想。
微作文訓練很有意義,其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微作文篇幅不長,寫作難度小,學生容易完成,也就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增添習作的信心。
正因為微作文易于完成,在篇數上可以打破每冊教材八篇習作的限制,相對能多寫一些,所以,就可以為寫大作文積累豐富的素材,解決寫大作文時內容缺乏的問題。
微作文展示的往往是事件最重要的情節(jié)、內容,人物最突出的特點,景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情感中最能打動人的地方。經常指導學生進行微作文練習,必將提升學生提煉重點的能力。
微作文短小精悍,在語言表達上學生容易把握,長期堅持,學生必然會在不斷的“寫”中鍛煉自己的文筆,達到文從字順的要求。
指導學生寫微作文貴在一個“新”字。要讓學生寫出有新意的內容,教師就要準確捕捉時機,靈活安排習作時間,也就是要在學生有事可述、有情可抒、有感而發(fā)時切入。可以這么說,微作文的寫作不受教學進度限制,不受習作技能培養(yǎng)限制,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準確捕捉時機,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求學生抓住剎那間的所見、所聞、所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有效訓練他們發(fā)現素材、積累素材的能力,而不能讓學生“拖”時間,以慢節(jié)奏的方式進行。如:學習了某篇課文,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深有感觸時,可以讓學生寫微讀后感;校園里某一種花開放了,可以讓學生寫關于花的微作文;某個同學做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好事,可以讓學生以這件事為題材寫微作文……由于事件是學生所見、所聞,且富有新鮮感,學生往往會寫得較好。準確捕捉時機也可以抓偶發(fā)現象。諸如鳥兒飛進教室、學校隔壁的民居突然冒出濃煙、班上某位同學突然生病、校藝術節(jié)上一位同學穿錯了服裝、升國旗時突然下暴雨……抓住偶發(fā)現象,指導學生以微作文的形式寫下來,學生有內容可寫,也易于把握。要通過指導與練習,激發(fā)學生寫微作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動筆的習慣。教師尤其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微作文在選材上的新意,通過簡要的評點或其他激勵措施,促使其他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捕捉寫作材料的能力與習慣。例如,考卷發(fā)下去后不久,一個學生寫了這樣的微作文:
得高分真好
呀!第一單元數學考卷發(fā)下來啦!我一看鮮紅的分數“97”,心想:爸爸每天早出晚歸,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我這次雖然沒得滿分,但應該可以讓爸爸開心一番了。
中午吃飯時,爸爸的心情好像很不好,一直板著臉。吃完飯,我連忙取出考卷給他看。爸爸看了之后,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但又故作嚴肅地說:“這個長度單位怎么漏了,白白丟了0.5分。下次一定要認真!”緊接著他簽了字,把考卷遞給我。我走進房間把考卷收了起來。這時,外面?zhèn)鱽砹税职值母杪暎骸澳闶俏业男⊙叫√O果……”
得高分真好!
讓家長給試卷簽字,這是學生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事,絕大多數學生寫這類題材都是寫父母如何批評、教育或鼓勵,這篇微作文卻另辟蹊徑,寫父親看到試卷成績后心情的變化。小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細節(jié),讓父子親情躍然紙上。如果執(zhí)教者能抓住這篇微作文選材與描述的特點,給予充分肯定,啟發(fā)其他學生打開微作文選材的思路,相信一定能逐漸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以及捕捉材料的敏銳性。
指導學生寫微作文要突出一個“效”字。長期以來,人們大多認為“多讀多寫必然會提高寫作能力”,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缺乏有效指導的多讀多寫不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正如斯蒂芬·克拉什在《寫作研究的理論和應用》中所指出的:樂讀、多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多寫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稍有作用,但有時效果并不明顯……對提高寫作能力而言,閱讀比寫作訓練更有效”。因此,微作文教學不能因為“微”而忽略教師的指導,也不能因為“量”多而削弱教師指導的力度。但是微作文的指導又不能與平時的大作文指導畫等號,二者畢竟是有區(qū)別的。筆者認為,微作文的指導重點有三:一是選材能力(上文已述);二是構篇能力,著力讓學生掌握各種文體的最基本的寫法,做到骨架完整,有頭有尾,并能突出最精彩、最核心的地方;三是寫得文從字順的能力。
指導學生寫微作文要立足于“自”字。也就是要突出自主性,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施展才華,促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隨時動筆、勤于動筆的習慣。在做法上,可以實施如下幾個結合:
(1)與指導學生寫日記、周記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把微作文作為日記、周記的重要內容及時寫下來。有時教師可以規(guī)定內容,讓學生將微作文寫在日記里。有時,在檢查學生日記時,發(fā)現一些素材可以寫成微作文,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用微作文的形式寫下來。這樣,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無形中豐富了學生寫日記、周記的內容與形式,也提高了學生寫微作文的能力。
(2)與指導學生寫大作文結合起來??梢园盐⒆魑牡木毩曌鳛橥瓿纱笞魑牡幕A來實施。比如要寫一篇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可以先指導學生寫一篇表現校園面貌的微作文,使學生打好某一方面的基礎,或從中發(fā)現學生在表達上的問題,進而在大作文訓練時,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順序是:微作文→大作文。也可以倒過來:大作文→微作文。即在大作文中發(fā)現學生某一方面的缺陷或弱點,然后設計微作文予以強化訓練,彌補不足。還可以從學生的微作文中發(fā)現素材,引導學生寫成大作文。例如有個學生寫了一篇題為《我能行》的微作文:
我能行
當把手放在繩子上的時候,我頓時像觸了電般把手收了回來。我將額頭上的汗珠輕輕擦了一下,深深地吸了口氣,邁出右腿,伴隨著同學們鼓勵的吶喊聲,一步、兩步……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向前邁進。走到中間的時候,木板隨著重心往下沉了,我的腳已經浸在水中。我不知所措,感覺腳底非?;?,趕緊跳了過去。腳下仿佛有一只大鱷魚張著大嘴,要把我一口吞進去似的。聽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強烈的自豪感涌上我心頭,我戰(zhàn)勝了困難,我感覺自己是最棒的。
嚴格意義上說,這僅是一個片段,還不很符合微作文的特點,作者只寫了手抓繩子走木板的經過,至于這個游戲叫什么名稱,具體情形如何,規(guī)則是怎樣的,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舉行,其他同學是怎么過去的等,都沒有點明。但從素材的角度看,很有價值。針對這樣的微作文,教師可以進行細致的指導,讓學生把相關的情況交代清楚,擴展成一篇大作文。
(3)與指導辦板報、手抄報及向刊物投稿等活動結合起來。一方面,為這些活動提供豐富的材料,能使活動辦得更好;另一方面,為微作文提供發(fā)表的平臺,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微作文的興趣。
微作文的指導還要注意一個“活”字,尤其是批改方面。因為微作文短小精悍,學生完成的難度小,所以在量上必然出現突破,教師也就會遇上一個難題——如何批閱、如何修改。筆者以為,對每篇微作文都認真批閱、修改是不可能的,那樣做必定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式:
(1)以瀏覽的方式進行審閱。對于可以擴展為大作文的和可以用在板報上的微作文,分別做上特殊的記號,讓學生去擴展、去使用;對于寫得很好,可供其他同學參考學習的微作文,可找機會在班上由教師或作者朗讀;對于有比較突出問題的微作文,可以與學生當面聊聊。
(2)讓同桌交流或小組輪閱,相互批改,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在班級匯報修改的情況,以促進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總之,微作文的寫作有助于解決學生寫作文的內容欠缺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選材、構篇等書面表達能力。只要我們根據其特點,采用相應的指導策略,就一定能促進學生微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進而推動習作水平的提高,迎來小學習作教學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