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娟
(西北政法大學體育部,陜西 西安 710100)
瑜伽借助其自身顯著的減壓鍛煉功效,在我國的健身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那么瑜伽運動能否將應用領域擴大到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中,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
1.練習條件相似
瑜伽和健美操對于運動場地及使用器材的要求具有較強的一致性,以木地板為最適宜的場地,器材方面也較為類似。兩項運動的最重要共性在于對音響設備的需求,以音樂為運動的靈魂。健美操對于音樂的要求偏重于節(jié)奏感與韻律性,而瑜伽則需要較為輕緩柔美的音樂。二者在場地、器材以及輔助設備上的重合為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了較大的便捷性,使得教學具體實施的難度得以下降,從而為瑜伽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增添了較大的可行性。
2.練習目的相似
健美操作為一種標志性的有氧運動,為人體有氧系統(tǒng)供給能量,對運動的時長以及運動量有著較高的要求,要借助運動者全身的協(xié)調配合;瑜伽也是一種標志性的有氧練習,雖然動作較為緩慢,但強度仍舊不低,要借助運動者身體的協(xié)調感與柔韌度達到訓練的預期效果。從練習目的角度來看,瑜伽和健美操都具有強健身體、美化形體的功效,借助動作技巧與肢體配合,將身體各部分全都動用起來,有效改善運動者的生理健康與心理壓力,促進情感紓解與精神釋放。同時,兩種運動不僅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逐漸培養(yǎng)運動者身心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在精神層面陶冶情操、培養(yǎng)氣質。
3.練習方法相似
雖然瑜伽與健美操的運動風格迥異,但二者在練習方法上存在較強的一致性,其運動的本質都是為了強健身體、美化形體,使運動者保持良好的體態(tài)外觀與身體運動機能。瑜伽可以增強運動者身體的柔韌性與強健水平,幫助運動者在激烈的運動過后放松肌肉、緩解疲憊,使運動者的身體輪廓呈現(xiàn)出線條美與勻稱的美感;健美操也是一種塑造運動者形體美的運動項目,通過有氧運動的訓練,將運動者身體的各部分得以協(xié)調調動、科學配合,從而幫助運動者塑造出優(yōu)美而又帶有健康活力的體型,還有助于提升運動者對音樂韻律與節(jié)奏的感知。此外,兩種運動大多數(shù)都是以個人的、徒手的身體練習形式來進行的,使全身各類關節(jié)都得到充分的活動,各部位肌肉都得到均衡的發(fā)展[1]。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瑜伽使運動者的身體保持在一種安靜、穩(wěn)定的姿勢,促進其身體、意念與心靈進行直接對話溝通,是一種具有古典意味的健身形式。通過動作的舒展與呼吸的配合,有助于使運動者渙散的意念與混亂的思想得到集中,使其心理快速進入平靜狀態(tài),摒棄一切雜念,保持輕松、平和、愉悅的心態(tài)投入到健美操的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健美操教學質量。
2.練習風格的有機補充
雖然瑜伽與健美操的運動風格具有顯著差異,但二者可以實現(xiàn)有機結合、達到互補的效果,做到剛柔并濟、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將瑜伽應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可合理降低學生的運動強度,還可使得瑜伽在完善肌肉群、調節(jié)教學氣氛、緩解疲勞等方面對健美操運動提供有益補充[2]。
一直以來有關體育方面的教學都會在課程正式開始前由教師帶領學生做好準備工作,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熱身”。作為課堂活動正式開始前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健美操的教學準備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為了借助適當?shù)倪\動,喚醒學生身體中的各項運動潛能,使他們身體中的運動意識得以激發(fā),從而為接下來即將進行的正式健美操教學活動打下基礎,確保學生能夠以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來投入到健美操的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中。以往健美操教學的準備活動通常分為徒手操和慢跑兩種,徒手操有助于學生舒展四肢、活動筋骨,慢跑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可以保護學生的心肺功能。而近年來瑜伽運動風靡一時,被廣泛應用在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借助一些較為緩慢的動作,使學生的呼吸狀態(tài)得以迅速的調整,也能夠在做動作的同時使得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得到集中,使學生的情緒歸于平穩(wěn)、心態(tài)保持良好。例如,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瑜伽運動中的深呼吸法傳授給學生,深吸氣時使腹部和胸部保持在膨脹狀態(tài),達到吸氣極限時再屏息幾秒,隨后將胸部與腹部進行收縮使肺內的氣體排入,如此反復持續(xù)3-5分鐘。借助胸腹共同呼吸,將肺中殘余的氣體及一些代謝物質排出,通過吸入新鮮空氣使得人體臟器擁有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同時,深呼吸有助于提高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能力,有助于消除疲憊、喚醒精神、紓解情緒,借助深呼吸使學生情緒平穩(wěn)下來,排除外界因素對自身的干擾,從而快速集中注意力與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課堂學習中。
由于健美操這項運動的強度較大,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具備較強的力度,因此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狀態(tài)有著較強的要求,尤其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柔韌性,避免出現(xiàn)韌帶拉傷和肌肉拉傷等嚴重問題。而瑜伽運動的重要訓練目標便是提高運動者身體的柔韌度,借助緩慢的運動速度將運動者的身體姿勢拉到一個極限的角度,使其身體呈現(xiàn)出最大的舒張狀態(tài),從而提高運動者的身體柔韌性。將瑜伽運動應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可以使學生身體的柔韌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在指導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添加一些重復拉伸訓練,循序漸進的提高訓練強度,致力于使學生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都達到完備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由于學生在跳健美操時要消耗極大的體能,在極度疲憊的狀態(tài)下極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放棄等不良情緒,而借助以三角式、卷曲式和樹式為代表的簡單瑜伽動作,配合一些舒緩情緒的柔和音樂,可以有效紓解學生的心情、消除疲憊、激發(fā)活力,營造出具有輕松活力和十足精力的健美操課堂氛圍,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從而使得健美操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前文已經多次提到,健美操對于運動者的力量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呈獻給觀賞者力量與美感的結合,對于動作的力度、幅度和節(jié)奏感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范。通過高強度與快節(jié)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身體已經處于極為疲憊的狀態(tài),上肢和腿部的肌肉都已經僵硬緊繃,很容易造成課后連續(xù)幾天的四肢酸痛、精神無力,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健美操教學結束環(huán)節(jié),可以運用瑜伽放松法。瑜伽注重緩慢柔美,具有很多伸展、擠壓、扭曲四肢的動作,可以全面緩解激烈運動后肌肉的緊張感與僵硬感,消除身體疲勞[3]。借助瑜伽的靜態(tài)拉伸動作,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的柔韌素質,更能夠將已經僵硬的肌肉進行活動與放松,緩解疼痛。例如拉伸腿部肌肉和腰側肌肉,可以使在健美操中運用較多的大腿和小腿得到放松、增強柔韌度,也可以有效使得較少運用到的腰側肌肉得到鍛煉,彌補運動不足的缺陷。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節(jié)奏舒緩、曲調柔和的音樂旋律,帶領學生進行冥想練習,使其在激烈運動過后的興奮感與躁動感有效降低,盡快恢復到安靜的課下狀態(tài),投入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總而言之,將瑜伽應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可以使二者形成有效互補,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