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朱慶龍
倉廩雖實,可文明,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其實,文明一直待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文明,是打噴嚏時捂住嘴巴的用心;是在看到老人摔倒時,勇于上前幫扶的熱心;是在飲用公共直飲水時,嘴唇高出水龍頭的距離。在寧波飛往西安的一架航班上,一位媽媽給同艙的其他旅客每人都發(fā)了一份小禮物,并附言“擔心孩子哭鬧會打擾到您,這里有耳塞和糖果,希望能減輕您的困擾”。她攜著一朵文明行為的紅玫瑰,美化別人,手留余香。與此同時,那些諸如不顧紅綠燈的“組團式過馬路”、堂而皇之地在公共場所吸煙等不文明的行為,仍屢屢發(fā)生。
面對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jié)果的出爐,作為創(chuàng)建文明社會的一員,你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嗎?你是如何理解文明的內(nèi)涵并付諸實際行動的呢?請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特別感謝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高三(26)班的學生積極參與!
前段時間,在寧波飛往西安的一架航班上,一位母親怕孩子哭鬧影響其他乘客,給同艙的每位乘客都準備了一份禮物。禮物中那顆小小的糖果粒,甜的不僅是周圍乘客的心,甜的也是曾經(jīng)被冷漠包圍了的民眾的心。禮物雖小,它卻能點燃人們追求文明的激情,滋潤人們以往被漠視的心靈,綻放出五彩繽紛的文明之花。
揆諸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文明的現(xiàn)象會越來越少。雖在某些方面仍有“頑疾”,但不可否認,中國的文明之花在逐漸綻放。(葛欣悅)
前有“吐痰哥”怒斥勸阻的大爺在上海有幾套房,后有母親怕孩子吵鬧而給乘客送去耳塞和糖果?,F(xiàn)代文明素養(yǎng),如同海上的航船一般上下?lián)u擺不定。文明與社會,就好比是糖與咖啡,社會少了文明,不管如何繁榮,都只是一杯昂貴的苦咖啡罷了。
要讓這杯“苦咖啡”變“甜”,這就需要我們給社會添加文明之“糖”——將垃圾分類投放,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禮貌平等待人……我們只有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講究,才能點亮社會文明之燈。在一個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圍之中,“文明的赤貧者”定會退出社會的舞臺。(張家慧)
中國人失掉文明素養(yǎng)了嗎?飛往西安的航班上,這位母親的行為,已經(jīng)給了我們答案。有時候,在你我的身邊,都出現(xiàn)過這樣的文明畫面:寧愿繞很長的路,也不去抄近道而踩踏草坪;寧愿彎下腰去撿拾,也不會對垃圾筒外的瓶子熟視無睹;寧愿忍受寂寞,也不會將視頻的音量放大而影響他人。這時,你的文明素養(yǎng),就像春風雨露,陶冶著人的情操;更似一面鮮艷的旗幟,默默地引導著更多人的文明行為。
雖在個別場合,還會有某些不文明的行為出現(xiàn),但瑕不掩瑜,國人的文明素養(yǎng),已開始在像這位母親一樣的普通人心中扎根。(許櫸藍)
這位母親的耳塞與糖,體現(xiàn)的不只是素質(zhì)與涵養(yǎng),更映射出文明的傳承。一位母親帶著年僅一歲半的女兒乘坐飛機,本就有諸多不便,而她卻在第一時間想到為女兒可能給其他乘客帶來的不便致歉,并細心地送上耳塞與小糖果。友好的舉動,獲得友好的贊嘆。
而在之后的航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那小女孩并未哭鬧,而是安靜地認真看書??梢姡悄赣H的涵養(yǎng)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一個素質(zhì)優(yōu)秀的母親,教會了一個文明的孩子;同時,一個素質(zhì)優(yōu)秀的人,可以感染一個文明的群體。獨木無以成林,文明需要一個又一個你薪火相傳。(鄭雨欣)
文明,是飛機上致歉的糖果,是紅燈停、綠燈行的自覺,是等待時不插隊、不喧嘩的涵養(yǎng)。文明很簡單,它就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如何做一個文明人?《菜根譚》有言:“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蔽拿饕嗳弧N拿髦e無須刻意為之,也不必盲目模仿,我們只需讓文明內(nèi)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發(fā)自本意地從日常小事做起。作為社會中的成員,我們都有責任,為社會引領(lǐng)文明之風!做一個文明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ㄖ焘溃?/p>
生活中“組團式過馬路”、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xiàn)象,還時有發(fā)生。如今興起的共享單車,更成了一面觀照不文明行為的鏡子。相反,飛往西安的航班上,這位媽媽因怕小孩的哭鬧打擾到他人而給其他旅客發(fā)耳塞及糖果的行為,為我們這個社會,點亮了文明的燈塔。
文明社會的創(chuàng)建,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而提升孩子修養(yǎng),則需要家庭的培養(yǎng),需要良好家風的熏陶。試想,如果不是良好家風的影響,這個小女孩在之后的航程中,能那么安靜地自娛自樂嗎?文明不僅在于表面上的禮儀,更在于從內(nèi)心散發(fā)的優(yōu)雅氣質(zhì)。文明,離不開優(yōu)秀家風的孕育。(邱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