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2017年高考文本閱讀變化較大,其中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內(nèi)容,且考查內(nèi)容也由傳記變?yōu)椤靶侣?報告”式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非連續(xù)性文本出現(xiàn)在高考中,意味著由原來重書本的閱讀逐步轉向重應用的閱讀,體現(xiàn)了語文閱讀教學指向現(xiàn)代公民終身發(fā)展的時代訴求。預測2018年的高考可能還會繼續(xù)以非連續(xù)性文本來考查學生的實用類文本閱讀能力,因此,我們不得不重視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備考策略。
一、在閱讀時,做好“四抓”
非連續(xù)性文本篇幅較長,各篇又相互獨立,缺少連貫性。學生閱讀時,往往比較費力。訓練學生閱讀時,一定要提醒學生抓住標題出處和文中關鍵句,以快速梳理文本,把握文本主要內(nèi)容。
1.抓標題和出處
標題和出處隱含的信息十分豐富,有時點明主旨,有時交代寫作的對象,抓住標題,關注出處,能更準確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
非連續(xù)性文本大多是節(jié)選的一部分,所以沒加標題,段末標有出處。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選取了四則材料,第一則摘編自楊玉潔等的《真實聚焦:2010-2011中國紀錄片頻道運營與紀錄片產(chǎn)業(yè)發(fā)展記錄》,第二則來源于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第三則摘編自張同道等的《2011年中國紀錄片頻道發(fā)展報告(下)》,第四則摘編自楚慧萍的《多元延伸,有機互動——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運營模式初探》。由出處我們可以把握四則材料的寫作對象:前三則主要介紹中國紀錄片頻道即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第四則材料主要介紹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地理頻道。借此,也能比較準確地概括每則材料的內(nèi)容。
圖表部分通常是有標題的。圖表中的標題往往是對整個圖表內(nèi)容的概括,反映了圖表的主題。因此標題對答題起著提示、指向作用。抓住標題,就能圈定答題的范圍,把握住答題的主題,明確解題方向,答案也就不會跑題。
2.抓關鍵語句
閱讀文本要先對結構進行梳理,把握主要內(nèi)容,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更需借助文中的關鍵句快速梳理結構內(nèi)容。關鍵句一般包括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觀點和情感的語句,在結構層次上有重要作用的語句,內(nèi)涵豐富的語句和結構復雜的語句等。對于新聞材料來說,導語部分概括了事件,也要注意此類關鍵句。
2017年全國Ⅰ卷材料三抓住“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央視紀錄頻道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這一關鍵句,可快速概括文本:央視紀錄頻道制播運營模式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抓住材料四“作為一個純紀錄片頻道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質(zhì)量、高觀賞性的節(jié)目內(nèi)容之外,與其頻道自身的制播運營模式是分不開的,其制播運營模式如下”一句,可快速概括文本: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制播運營模式。抓住關鍵詞句,有利于把握內(nèi)容,理清結構。
文本結構內(nèi)容梳理清晰,能夠快速鎖定題干的主要信息在文本中的位置,解題省時且準確性高。2017年全國Ⅰ卷第8題E選項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較為健全,它在融資渠道、產(chǎn)品設計、人財物資源調(diào)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問題”,依據(jù)概括可快速確定此選項信息在材料四中。
此外,還要注意抓住幾則材料的異同和圖表中的變化,這往往是問題的指向點。
3.抓材料異同
非連續(xù)性文本通常是圍繞同一話題或者同一對象選擇幾則材料,閱讀時要注意這幾則材料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求同存異或求同辨異。如2017年全國Ⅰ卷第9題:“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說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開播初期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的不同?!贝祟}考查的角度比較明顯,即幾則材料的不同點。
4.抓圖表變化
非連續(xù)性文本是相對于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xù)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數(shù)據(jù)表格圖表、圖解文字、憑證單、使用說明書、地圖等形式出現(xiàn)。在閱讀圖表時,要抓住圖表中的變化。2017年全國Ⅰ卷第8題D選項“根據(jù)材料二可知,隨著目標觀眾年齡的增加以及學歷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斷地攀升”就是根據(jù)圖表設置的選項。看圖表可知,年齡為4—55歲的觀眾人數(shù)一直呈上升趨勢,從55歲開始下降,集中度在55—64處開始下降;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是呈上升趨勢的,而在“大學及以上”學歷關注度開始下降,所以此選項是錯誤的。
二、在解題時,做到“三注意”
2017年全國Ⅰ卷實用類文本試題共設置了一個單選,一個多選,一個簡答題。解題時,要做到快速正確,需要指導學生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審題時注意把握要點
如第8題E選項“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較為健全,它在融資渠道、產(chǎn)品設計、人財物資源調(diào)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劍的問題”。審題時可提取出橫線標注的要點,其中“比較健全”和“不存在受到限制”兩個評論性詞語更需注意。客觀題在設題時往往在概念偷換(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制作管理)、以偏概全(較為健全)、過于絕對(不存在受到限制)等方面設誤。
再如第9題主觀題“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說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開播初期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的不同”。審題時要把握幾個要點:第一,“概括……不同”是進行比較;第二,“開播初期”是指央視初期階段;第三,“制播運營模式方面”是在制作和播出方面比較。把握住題干要點,答案才會精準,不偏頗。
2.客觀題注意題文的對比
客觀選擇題要注意選項與原文對比,杜絕主觀臆斷,拋棄文本材料的做法,排除答非所問、無中生有、強加因果等現(xiàn)象。以第8題E選項為例,首先找到材料中對應語句:“央視紀錄頻道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頻道化運營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勢,劣勢在于頻道可以調(diào)動的資源非常有限,其融資渠道、產(chǎn)品設計、人財物資源調(diào)度都會受到種種限制”,然后通過對比會發(fā)現(xiàn),題干偷換主語,當屬無中生有。
3.主觀題注意答案的整合
對于主觀題,學生解答時有一個怪現(xiàn)象:書寫很滿,得分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離題較遠。解答時要注意按點賦分,按點答題,注意信息整合。
如第9題,根據(jù)原文“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央視紀錄頻道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央視是紀錄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可直接概括為“①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在開播初期采用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央視是紀錄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從原文“國家地理頻道……其制播運營模式如下:有線電視系統(tǒng)是在地方政府的批準下由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投資建立的,有線電視系統(tǒng)直接面向訂戶收取費用,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是指擁有并運營有線電視系統(tǒng)的企業(yè)實體,有線電視節(jié)目提供商為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提供節(jié)目,具體到國家地理頻道而言,美國國家地理電視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擔提供片源的任務,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的是節(jié)目制作等任務,即讓來自國家地理電視公司笠渠道的單仝的片源變成查機結金的整體,適于在電視上播放;康卡斯特電信公司作為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則承擔把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的電視機上的技術性播出任務”中,提取關鍵信息“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的是節(jié)目制作等任務”“康卡斯特電信公司作為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則承擔把電視信號傳送到……”,由此整合為“②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采用的是制播分離的運營模式,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節(jié)目的制作,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運營商承擔播出任務”。
三、在復習時,做好“兩突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币毦褪炀毦珳实慕忸}技巧,需要平時日積月累的練習。在復習時,教師要根據(jù)非連續(xù)性文本的特點和2017年全國卷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選材,在材料選擇上注意突出時代性和整合性,引導閱讀時注意突出理解性和實效性。
1.選材要突出時代性
2017年全國卷實用類文本選材具有時效性,不回避熱點,突出實用性。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深化高考考試內(nèi)容改革》一文中強調(diào)2017年“高考命題貫徹考試大綱修訂精神”積極“引導教學”,“高考語文完善試卷設計,擴大文本選取范圍。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信息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閱讀的關鍵能力”。教師在選擇備考材料時,要與時俱進,精選各類非連續(xù)性文本進行閱讀訓練,突出時代性。選擇材料的話題要關注社會熱點、焦點,注重實用性。圖表重點關注如公交站牌、車票、時刻表、導游圖、旅游報價單、產(chǎn)品配方表、產(chǎn)品說明書、地圖、短信等現(xiàn)實生活常用到的具有時代性的內(nèi)容。避免閱讀文本的虛擬化,力求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閱讀能力。
2.訓練要突出時效性
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題,首次實現(xiàn)了全覆蓋,兼顧了文學類和實用類兩大文體,同時,學生考試的閱讀量也大大增加。指導學生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要注重對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的指導,突出時效性。
要讓學生在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過程之中學會閱讀,而不僅僅是讀懂了、理解了這一篇非連續(xù)性文本。首先要讓學生確立文體意識。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文體特征,把握好各種文體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從文體角度把握文本,從而更好地讀懂梳理文本,節(jié)約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新聞類關注導語,表格類注意表頭。然后,要讓學生確立技能意識。閱讀方法要貫穿文本解讀始終,切忌文本解讀和閱讀方法“骨肉”分離。要避免純粹方法層面的指導,結合具體文本,讓學生最終能學一解三,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比如指導2017年全國Ⅰ卷實用類文本材料三的閱讀,可采用學生邊讀,教師邊引導的方式,示例如下:
師:梳理一下本段內(nèi)容。
生1:第一句概括央視的制播運營模式。
生2:第二、三、四、五句對制播運營模式進行解說評價,第二、三句強調(diào)優(yōu)點,第四、五句突出缺點。
生3:第六句介紹針對缺點采取的措施。
師:就文本整體而言,內(nèi)容是什么?結構應該是什么?
生4:內(nèi)容是介紹央視的制播運營模式,結構是先總后分,先概括后解說。
文本解讀與閱讀方法指導相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讀透了文本,又提升了信息概括、信息歸納、信息檢索的能力。通過教師閱讀指導,通過學生閱讀訓練,學生解題準確性和快速性得到提高,練習真正達到實效。
當今社會已進入新媒體時代、讀圖時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狀呈現(xiàn),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這些信息,無疑將成為網(wǎng)絡時代學生的重要能力之一。高考命題中“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引入賦予了考題以時代的氣息,也提出了教學實踐的新命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