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旭
如果古人可以穿越到今天,那么,奧斯卡絕對欠唐宣宗李忱一座小金人。
元和五年,鄭氏誕下唐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他就是李忱。雖然李忱貴為“皇子”,但按照繼位的順序,他要想坐上皇帝的寶座,那簡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不僅如此,由于生母身份卑微,李忱不僅沒能享受到皇子應(yīng)有的待遇,反而經(jīng)常被其他皇子嘲笑和捉弄。李忱知道,如果自己與他們較真,太把自己當(dāng)一回事,到頭來吃虧的一定是自己。因此,面對屈辱,李忱選擇忍氣吞聲,用沉默來保護自己。時間久了,他就給人留下了木訥、遲鈍的印象,就連他的父皇唐憲宗也覺得他有些癡呆。
長大后,李忱依然是一副笨口拙舌、呆頭呆腦的模樣,因而被人貼上了“智障”的標(biāo)簽。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請諸王,李忱也被叫去陪坐。為了活躍氣氛,李昂突然冒出一個點子,指著坐在角落里不言不語的李忱對大家說:“誰能讓李忱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按輩分來說,李忱是李昂的叔叔,但李昂卻把這位皇叔當(dāng)成了一個供人取樂的小丑。眾人果真嘻嘻哈哈地圍住李忱,可是他們越搞怪,李忱越顯得惶恐不安,他期期艾艾、傻里傻氣的模樣把宴會的氣氛推上了高潮。
但是,有一個人卻對李忱起了疑心,他就是親王李炎。對于李忱的沉默和遲鈍,李炎懷疑他真人不露相,于是經(jīng)常試探他,但卻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破綻。
李炎即位,是為武宗。一次,他帶著一隊人馬外出踏雪游玩,回來時天寒地凍,人困馬乏,隨行的李忱不知何時摔下馬來,掉了隊。李炎料定他回不了王宮了,可是沒想到,第二天侍衛(wèi)報告說李忱毫發(fā)未傷地回來了。李炎的疑心更重了,于是派人把他關(guān)了起來。當(dāng)時李炎身邊有一個姓仇的宦官說:“李忱這個傻子留著也沒用,干脆殺掉算了。”李炎同意了??墒沁@個宦官并沒有真的殺掉李忱,而是施了一招瞞天過海之計,把李忱偷偷運出宮藏了起來,以備日后之用。從此,因禍得福的李忱遠離了殘酷的宮廷內(nèi)斗,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
會昌六年春,武宗李炎駕崩,他的兒子們都還很小,一時間朝野上下人心浮動,各種勢力明爭暗斗,其中宦官的勢力最強。仇姓宦官聯(lián)合他人打出了一張牌:李忱。雖然李忱向來被人們視為弱智,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資歷高,且有宦官力挺,朝臣也不敢反對。于是,早已銷聲匿跡的李忱又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而且名正言順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擁立這個“智障”做皇帝的宦官們原本打算通過操控李忱,實現(xiàn)控制天下的陰謀。不曾想,大權(quán)在握的李忱搖身一變,執(zhí)政第二天,就解決了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牛李黨爭”,接下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動作更令人目瞪口呆!他的遠見卓識以及處理政務(wù)的嫻熟手腕與之前判若兩人,讓人直呼“上當(dāng)”。原來,李忱的“愚”,不過是心如明鏡的他為了自保在演戲而已。
一個為了保命和等待時機的人,居然可以演一出長達三十多年使眾人皆“入戲”的戲!這樣的一位“影帝”,以他的隱忍和心機,以他的睿智和堅強,何艱不克?何事不成?果然,好似涅槃重生的李忱登基后施展宏才大略,擼起袖子加油干,在位十余年便開創(chuàng)了晚唐時期的中興局面,給本已呈現(xiàn)出衰敗景象的王朝打了一劑強心針,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endprint
作文周刊(綜合版)2017年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