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將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了,更使信息接觸面變寬了。尤其是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不但對課程資源進行了有效開發(fā),還產生了“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本文就針對微課的基本特點,探討一下會計教學過程中微課的具體應用,并總結相應的實際問題提出有效建議,以便更好地完善新時代背景下會計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
關鍵詞:微課;會計教學;實際應用;應用問題;有效建議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微課儼然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微課是微型教學視頻課程的簡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視頻形式為載體,立足教材內容和教學目的,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將某個學科教學的重難點和相關教學活動安排等設計凝結成一種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而這種微課的教學方式也深受學生喜愛。其次,微課可以是將分散的教學重難點知識凝結在一起的濃縮課程資源,也可以是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某個重點知識精彩講解的過程進行視頻錄制,以視頻形式保存,師生可以根據個性化需求進行反復播放使用。無論是那種內容,微課都離不開視頻這個載體。本文結合會計教學的特點及微課應用特點,從以下幾方面探究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微課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微型教學視頻課程的簡稱,所以,“微”字也就成為微課的主要特點。微課視頻課程是課程教學重難點的凝結,經過濃縮設計后的視頻課程,教學時間相對傳統(tǒng)課程要短很多,教學內容集中在關鍵點上,對于使用者來說應用比較簡便。其次,微課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相比較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即時性,微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能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隨時隨地進行使用。微課的教學時長一般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突出教學重難點,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所以,微課的語言簡練,中心明確,結構清晰。
(二)微課較適應課程資源的拓展需求
會計教學中知識點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旦落下某一刻的學習,或者自身沒有理解上一課內容又緊接著學下一課,那么就會造成整體知識水平的下降。如果單獨照顧這部分學生的感受,又有可能耽誤教學進度。這時微課的應用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在課后進行自主補習,這樣既能夠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能夠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其次,微課可以在設計時加入教材內容以外的有用知識點,通過微課的平臺拓展學生的視野,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開發(fā)與利用。
(三)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有積極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會計電算化成為現時代的必然敘事。在實踐中要求會計有較強的保密性和隱蔽性,如何借助會計電算化讓學生既能夠充分理解基礎知識和規(guī)范要求,又能夠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這就需要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微課的教學模式是集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為一體的微型視頻教程,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設置仿真的工作情境,進而強化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知識模型的建構能力
要想借助微課提升教學效率,首先應該在微課設計上注重內容和流程的全面性。教師通過自主分析,降負荷教學需求的知識點融入微課中,并將各個獨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緊密銜接起來,靈活預設課堂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在使用微課學習會計專業(yè)知識時,以微課的主線為導向發(fā)散思維,進而自主進行思考和學習,這就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的狀況。學生們會借助微課自主建構知識模型,在知識點總結和反思中加入自己的思維方式,學習效率便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微課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分析
(一)實際應用中缺乏統(tǒng)一標準
從微課的實踐應用現狀來看,微課的應用過于追求形式,但應用效果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并沒有相對完善的設計和應用標準,更沒有可借鑒的相關應用知識,單憑教師的靈活創(chuàng)設與生成較難達成一定效率。再者,有關會計專業(yè)的微課資源較少,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廣泛學習需求。這樣一來,微課從一開始的課程資源拓展工段,變成了有限的課程資源,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其次,微課設計、應用和評價標準都缺乏統(tǒng)一,部分教師為了爭得競賽名額,在微課設計上多是站在教師的角度去設計,這樣的微課如果在實踐中應用無疑是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這樣微課也就成了一種教學創(chuàng)新手段,不能凸顯其真正價值。
(二)傳統(tǒng)模式依然占主要地位
相比國內微課的應用現狀,國外高校在微課設計和應用中針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以及評價部分都融入到微課視頻中,留出3分鐘時間概述知識,1分鐘時間進行課外拓展。我國的微課設計和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在微課設計和實施中過多注重對基礎知識點的講解,有的甚至有20分鐘且講解速度較快,有些知識一帶而過,較難鞏固學生記憶。所以,我國的會計教學中的微課應用依然“活在傳統(tǒng)模式的陰影下”。
(三)微課的適用范圍不夠明確
胡鐵生先生認為微課應該作為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補充。但在實際應用中微課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重視,微課的使用范圍不夠明確,是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為主,微課學習為輔,還是兩者共同進行仍是有待探討的問題。單就會計教學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會計課程都適合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基礎會計、納稅實務、會計模擬實訓等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是適合應用微課進行教學的,在這些課程中可以將傳統(tǒng)理論教學與微課教學結合起來分割提取重難點,錄制正確的實踐操作過程,制作成為專題化的微課,這些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課程復習和鞏固。此外,高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理論性較強,邏輯關系縝密,較難分離重難點,所以并不適合應用微課教學。
(四)教師對微課應用能力不足
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也是一種較大的考驗,教師需要充足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有豐富的課件設計經驗,在設計微課時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需求和課程教學特點的內容,并且邏輯連貫,結構合理,有創(chuàng)新性,言簡意賅。同時,教師在設計微課時應充分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去思考和架構,突破傳統(tǒng)教學思想。但在實際微課設計和應用中教師對微課認識不夠深刻,設計、錄制和應用的能力還有待提升。endprint
三、對匯集教學中微課應用問題的建議
(一)突破傳統(tǒng)觀念限制,科學定制微課程
首先,應轉變教師對微課程的看法,在設計和錄制微課時應科學合理,不應過于追求形式。微課設計應結合教材內容。立足學生本身,充分尊重教學過程,靈活進行創(chuàng)設。針對不同課程特點和教學需求,合理分割知識點,提取額重難點,錄制簡單易懂而又能讓人記憶猶新的視頻,將有關聯的課程內容制成系列化的微課程資源,實現個性化設計和個性化學習。
(二)結合會計教學特點,明確應用的范圍
會計課程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各部分知識結構連貫性較強。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選擇最佳教學知識點進行概述,選擇適合應用微課的會計課程,進而最大限度體現微課的實用價值。對于諸如高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而言,內容復雜不易理解,這樣的課程內容需要借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慢嚼細咽”達到教學效果,如果應用微課就很難達到教學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讓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更加模糊。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會計模擬實訓課程而言,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增強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拓展延伸,幫助提升學生這方面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將會計課程精細化,實施多元化教學
將會計課程內容借助微課進行細化,將大課程細化成不同部分的微課,并將微課制成一個知識系列。這樣更便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鞏固理解,有不懂或者理解不充分的地方,可以隨時選擇該環(huán)節(jié)課程進行鞏固學習,這樣更加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中也更加得心應手。再如;面對理論性較強的會計課程通過微課展示重難點,可以適當加入課外輔助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理解。面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比如填制會計憑證和編制會計報表等,都需要現場觀察,前身實踐。但借助微課程,可以講這些操作流程錄制成微視頻,讓學生直觀地學習每個步驟,進而有效拓展實踐操作思維。
(四)積極組織專業(yè)培訓,提升教師的能力
會計教師對微課的應用還不夠熟練,在設計和錄制方面欠缺靈活性。所以,在實踐教學中,首先應提高會計教師對微課應用的認識,借助專業(yè)培訓提升對微課應用能力的了解。其次,會計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用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敢于創(chuàng)新與實踐,通過不斷實踐提升微課的設計和錄制能力。最后,教師應突破教學標準束縛,深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備定制專屬于學生們的個性化會計微課程,幫助學生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四、結語
總之,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網絡課程資源。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今天微課較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需求。所以,在會計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微課應用靈活性、簡潔性和高效性的特點,緊密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立足教材內容和課程要求,制定屬于學生的會計微課程,與傳統(tǒng)會計教學模式互補結合,共同提升會計教學效率。同時,兩者相互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必將成為未來會計學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吳夏妮.淺談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OL].財會學習,2017(06):214.(2017-03-22)
[2]甄紅云.試析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6(10):151+142.
[3]黃冬萍.微課在會計教學中應用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5,36(13):146-147.
[4]趙榮敏.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15(03):72-73.
[5]劉新梅,殷文玲,李王榮.淺談微課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5(01):131.
[6]馬紅梅.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12):59-60.
(作者單位:廣東省輕工業(yè)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