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理瓅
(江西藝術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聲樂鋼琴伴奏是一門介于鋼琴與聲樂之間的交叉學科,是用鋼琴的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xiàn)力來表達、烘托、支撐聲樂作品[1]。聲樂鋼琴伴奏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在聲樂演唱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學生通過鋼琴伴奏的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全面的提高音樂能力,增強音樂應用能力的靈活性,同時,即興鋼琴伴奏還有利于心理素質培養(yǎng)和應變能力提升。但仔細分析鋼琴伴奏教學現(xiàn)狀,會發(fā)現(xiàn)整個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實現(xiàn)教學目的,教學效果不顯著。
通過鋼琴伴奏能夠集中體現(xiàn)演奏者音樂的綜合能力,是一種實踐與理論結合的全方位展現(xiàn),由此可見,鋼琴伴奏教學在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地位。
具體來講,鋼琴伴奏這門課程主要是為了以下幾個教學目的:第一,增強鋼琴技能,提高伴奏水平。這是鋼琴伴奏教學最基本的教學目的,也是最核心的教學目的。第二,強化理論知識。鋼琴伴奏作為實踐的展現(xiàn),需要有過硬的理論來打下基礎。第三,提高合作意識。鋼琴伴奏很多時候需要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這要求伴奏者需要有合作意識,并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與其合作者的默契度。第四,提高心理素質。鋼琴伴奏很多時候屬于臨場發(fā)揮,這要求有強大的心理來做支撐,沉著冷靜地應對。第五,即興發(fā)揮能力。鋼琴伴奏中存在即興伴奏,這對伴奏者即興能力和靈感是一次重大考驗。
鋼琴伴奏的學習已經(jīng)進入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階段,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但就目前情況可見,許多學校側重于講解模式。這一現(xiàn)象,導致整個學習的開展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生無法通過訓練來強化伴奏技能,枯燥冗雜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教材問題一直是開展教學的重要問題,現(xiàn)目前許多教材在知識編排存在爭議,有些教材在知識編排上過于繁雜,學生學習起來吃力,有些教材內容上又過度隨意,缺乏教學意義。同時,在教學內容上過于單一,主要強調伴奏技能的學習,忽略心理、合作等重要因素,這使得整個教學內容過于片面。
就目前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識譜上還存在問題,對于簡譜和五線譜的掌握程度不同,同時還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進行伴奏時,在歌曲的整體結構把握存在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調式調性上的模糊,除此之外,鋼琴伴奏因其音域寬廣、和聲豐富以及表現(xiàn)力豐富等藝術特點,在聲樂演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3]。許多學生伴奏肢體動作缺乏靈活性,左手和弦表現(xiàn)的僵硬,使整體演奏缺乏情緒和感情。由于學生之間的水平和學習能力上存在的差異,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均勻體現(xiàn),教師教學難度提升。
摒除傳統(tǒng)側重理論教學的理念,強調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側重理論服務實踐。強化鋼琴伴奏的教學意義,使師生意識到鋼琴伴奏是音樂綜合能力的展現(xiàn)。同時在教學模式上突破傳統(tǒng)老師為核心,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輸入,要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音樂思維更加靈活。
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主要是依靠老師單一的講解,以教材為教學載體,加之以單一的多媒體教學為輔助,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強調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xiàn)教學現(xiàn)代化,同時利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促進教學形式豐富,練習手段多樣,同時,還可以嘗試教學領域中的新形式—翻轉課堂,學生通過在線網(wǎng)課來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學習,在課堂中留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練習,讓學生和老師有充足的時間交流溝通,進行針對訓練。
鋼琴伴奏教學沒有確定的教材,但是涉及的教學范圍卻很廣泛,要求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不斷的拓展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梢岳么髷?shù)據(jù)的資源優(yōu)勢,收集海量資源,引進各種風格的教學作品,供學生學習;同時還可以普及更多關于心理調節(jié),臨場發(fā)揮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靈活進行伴奏,老師還可以利用大數(shù)據(jù),進行自我完善,云溝通交流學習。
強調基礎練習,課堂上將調號內的基本連接進行機械聯(lián)系,強化記憶。在學生進行基礎掌握之后,增加調號,進行大小調基礎練習。同時強調移調彈奏能力的培訓。
鋼琴伴奏是一門展現(xiàn)音樂綜合能力的學科,有其特殊性和綜合性,其教學意義深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更加適應時代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