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宇
(河南大學藝術(shù)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氣息,簡單說來就是呼吸,歌唱藝術(shù)就是把所謂的呼吸進而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形式,因此歌唱的根本就是呼吸。由此我們也就知道了氣息在聲樂演唱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簡要對聲樂學習中氣息訓練的六個階段進行以下闡述。
胸式呼吸是初學聲樂者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是生活中正常呼吸的方式,即使用胸部呼吸。這個階段的學習者還屬于歌唱的自然階段。雖然聲音聽起來音色質(zhì)地較好,但無論是什么人,其歌唱狀態(tài)均屬純自然的狀態(tài)。胸部呼吸是只適用于生活中的自然的、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沒有肌肉力量支持的呼吸是無法完成歌唱運動的。這個階段的學習者一般是很自信的。一方面,教師要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一方面要讓學生開始了解聲樂中需要的呼吸方法并進行初步的學習。聲樂的起步階段可以從呼吸的調(diào)整開始。教師要讓學生從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即胸式呼吸,通過腹式呼吸第一個練習——慢吸慢呼(例:聞花香),學會把氣息放在上腹部。與此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習者在身體上設(shè)兩個支點,胸部支點和上腹部支點。每次吸氣和呼氣都要感受支點的移動,即支點從胸部轉(zhuǎn)移到上腹部。牢記這種運動所帶來的心理感受與練習時所帶來的內(nèi)心體驗。在學會用上腹部呼吸并可以通過呼吸把氣息控制在上腹部時,第一個階段的問題就解決了。
學習者進入到上腹部呼吸的學習階段標志著又前進了一步。是否用上氣息歌唱,檢驗方法有兩條:一是聲音唱出后小腹回收;二是咽喉部位通、松、空的感覺。符合以上兩條,呼吸狀態(tài)就基本正確了。這時,整體的歌唱狀態(tài)為:張口唱歌,小腹正常回收,收到最里面后自然松開,接著唱下一句。在這個過程中,不必過分的尋找哪一方面,只要求整體上做到相對統(tǒng)一、相對正確即可。
做好了上面的練習后,教師就可以考慮下一步了,即把呼吸的著力點從上腹部轉(zhuǎn)移到下腹部。即肚臍下三指的丹田。這時仍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假設(shè)上腹部是一個支點,下腹部是一個支點。通過內(nèi)在的“眼睛”將氣息支點進一步下放。第一步仍然是慢吸慢呼。在慢吸慢呼練習成熟的基礎(chǔ)上就可以開始進行簡單的練聲曲和歌曲的演唱了。在演唱作品的時候,注意力仍然要放在氣息上,要力求每個母音、每個字、每句詞都要用氣息推出來。
在將氣息支點成功的轉(zhuǎn)移到下腹部后就可以開始下一個練習,即“憋氣”練習?!北餁狻本毩暿墙⒃诳煳糁系?。以下是“憋氣”訓練的整個過程。
1.做好欲偷咽哈欠的狀態(tài)后快速吸氣使膈肌突然下降。
2.繼續(xù)下咽哈欠,增加腹腔壓力,讓吸氣肌肉群與呼氣肌肉群形成對抗。
3.在集中而有力度的控制下均勻的吐氣。“憋氣”練習主要由以下兩個目的。一是為順利進入兩肋呼吸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二是為第二步打開喉嚨做好準備。氣息訓練進行到這里,打開喉嚨的第一步已經(jīng)完成。具體體現(xiàn)為:能夠用上氣息唱歌。
4.兩肋呼吸。當下腹部呼吸練習的十分成熟后方可進入到兩肋呼吸階段。兩肋呼吸即是在吸氣時將腰部兩側(cè)的肋骨抬起,橫向吸氣。用下腹部支點推動氣息運動。一段時間后,腰部會有明顯的膨脹感。隨著練習進一步深入,氣息也會運用的更加熟練。這時已經(jīng)在無形中完成了打開喉嚨的第二步。即是聲音進一步與呼吸連接。在聲音上具體體現(xiàn)為:低音區(qū)明顯變暗,中低音區(qū)較前段時間更加穩(wěn)定。
5.后腰呼吸。這是局部氣息練習的最后一個步驟。在兩肋呼吸進行到一定程度后,后腰開始膨脹。吸氣后在兩肋張開的同時,后腰的兩塊肌肉會向外撐開。這時,較前一段時間的練習已經(jīng)有了明顯提升。這時,喉嚨會進一步的被打開,整體呈現(xiàn)出低音區(qū)穩(wěn)定扎實、中音區(qū)音色飽滿、高音區(qū)高亢明亮的特點。接下來就是最后一步,整體呼吸。
6.整體呼吸。進行到最后一步已是呼吸的最成熟階段了。有了上述五步的分層遞進式練習,整體的呼吸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吸氣時兩肋與后腰同時擴張吸進氣體,通過橫隔膜的力量控制氣息流速。歌曲速度快氣息流速快,歌曲速度慢,氣息流速慢。低音區(qū)均勻用力,高音區(qū)加大用力。
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從第2到第3步的過渡。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有的學習者會感覺到在用上腹部吸氣時下腹部也會膨脹,這是正?,F(xiàn)象。因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獨立的幾部分。
第3步。這個憋氣的過程是很漫長的,需要用心體會。在這一步的練習中一旦感到聲音搭不上氣息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口腔開度不夠大,二是氣息支點提高了,沒有保持住低的支點。在這一步的練習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提氣。在腰部肌肉群尚未形成控制聲音的能力時,氣息會隨著音高的升高而不斷升高這時就需要加強意志力方面的訓練。武秀之教授在所著《民族聲樂教程》一書中獨創(chuàng)了“低八度”的方法。其核心就是“欲向上先向下,欲向前先向后”。在唱高音時想著低音,這樣就會使心理的緊張度有所放松。
在第3步結(jié)束時,由于喉嚨的充分打開,下巴會不自主的往后方和下放靠攏,就是縮短脖子。這里是正常的打開喉嚨的狀態(tài),并不是“壓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