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志濤
(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苗族古歌是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詩體神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斷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和加工,數(shù)量龐大,并且古歌的內(nèi)容更是異彩紛呈,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洗禮,內(nèi)容依舊十分完整。苗族古歌的篇幅一般較長,一般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即興創(chuàng)作,可以想象上萬字的古歌,在創(chuàng)作者的口中被即興的演繹出來是一種怎樣的景象。而且隨著國家對于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在2006年苗族古歌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苗族古歌的起源較早,大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而原始社會對于巫術文化是較為推崇的,苗族古歌是社會文化生活的生動展現(xiàn),一定程度上展示著苗巫文化的具體特點。根據(jù)苗族的習俗,苗族古歌的演唱是有嚴格的場合以及時間要求的,在平常的日子中,是很難聽到人們演唱苗族古歌的,而且,苗族古歌對于演唱者也有具體的要求,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不會演唱苗族古歌的,苗族古歌的學習也是較難的,根據(jù)傳統(tǒng)來看,一個人是否能演唱苗族古歌要看此人與苗族先靈的聯(lián)系,這是一種“隨緣”的選擇演唱者的方式,這一方式也是苗族信奉神靈的生動體現(xiàn)。有報道對苗族以演唱者進行了采訪,被采訪的苗族古歌演唱者稱自己于夢中學會,是先靈在夢中傳授。這種奇特而又“隨緣”式的傳承方式,給本就色彩鮮明的苗族古歌再加一種神秘的色彩。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較為看重血緣關系的,原始宗法制度的傳承與演變,血緣成了中華民族人們化不開的結。苗族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古發(fā)展至今,其文化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血緣宗親色彩。苗族古歌一般是依靠族系加以傳承,族系間的古歌傳承是較為常見的傳承方式,族系傳承通過宗法血親關系進行古歌傳承,這里的宗法血親既包括了直系的血親也包括了旁系的血親。這種傳承方式類似于我們理解中的工匠、刺繡的傳承,一家族掌握其中的技藝內(nèi)涵,并且不外傳,而古歌的傳承就是家族中的上一代人掌握著古歌的傳唱技藝,而通過言傳身教傳遞給下一代人,循環(huán)往復直至家族滅亡,這種族系內(nèi)的,使得苗族古歌在一個世家大族中傳承,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家族在苗族古歌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以師徒關系為基礎而進行傳授的傳承方式,是一種實用性較強且傳播較廣的傳承方式。在歷史上,不管是苗族古歌的拜師還是其他的技藝的拜師,拜師都是十分困難的。而對于苗族古歌來說,其拜師的難度在于,拜師儀式的復雜化以及拜師本身所包含的神化色彩,一個經(jīng)驗豐富,技藝高超的苗族歌師要選擇徒弟,標準是獨特的,苗族歌師選擇徒弟前需要進行占卜,來查看拜師之人的心思,看拜師之人是否誠心學習苗族古歌,是否有學習古歌的資質(zhì)。拜師的儀式感較強,需要在特定的時辰,特定的場合進行祭祀儀式。
由于苗族古歌的傳授有較高的標準,而已不復分并不符合以上的傳承標準,就出現(xiàn)了自學、偷學的方式,這種方式下,學者沒有進行正式化的拜師學習,而且沒有達到先靈的“緣分要求”,再加上在本家族內(nèi),并沒有苗族古歌傳承的歷史背景,所以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在聽到古歌時候記錄旋律,或者是在一旁偷偷地觀看別的學徒學習。如今,現(xiàn)代媒體的發(fā)展苗族古歌傳承也有了新的方式,就是通過錄音等方式,再借助音頻播放器進行自主學習。
從傳承的方式中我們不難看出,苗族古歌帶有鮮明的宗教神化色彩。首先是先祖的傳承方式,以一種“隨緣”的方式,依靠先祖的托夢,以及與先祖的通靈感應等,得到古歌學習的資質(zhì)。在師徒傳承模式中,古歌歌師想要收徒首先要進行占卜,確定徒弟的人品特征,在拜師儀式中還要進行祭祀等都體現(xiàn)了宗教神化的色彩。
從家族傳承的方式來看,苗族古歌的具體傳承技藝是掌握在一個或者數(shù)個家族手中的,這種苗族古歌的傳承只在家族內(nèi)部進行,與外界的聯(lián)系較小,帶有一定的壟斷性質(zhì)。其次來說,在一個家族內(nèi)進行傳承,其內(nèi)容或者形式的創(chuàng)新性會相對減弱,因為與外界交流相對較少,使得苗族古歌的傳承家族之間缺乏一定程度的競爭,無法更好的假發(fā)苗族古歌的新興生命力。
古歌的傳承一班選擇的時間是在正月,且多半是在晚上,而且苗族古歌歌師在傳授的過程中都是有所保留的。在苗族古歌的傳承過程中,沒有系統(tǒng)化的股則制定。而且對于苗族古歌的傳承,沒有形成一套特定的傳承規(guī)則。
苗族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苗族文化也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精彩成分。苗族古歌最為優(yōu)秀的苗族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苗族還是其他民族對其傳承與發(fā)展都有不可或缺的責任。苗族古歌傳唱千年,其傳承方式豐富多樣且色彩鮮明,文章較為深入的探究了以往苗族古歌的傳承方式,以加深對苗族古歌的了解從而為其依靠現(xiàn)代化傳播手段進行傳承提供理論基礎。為更好的傳承苗族古歌準備條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