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恒瑜
天津工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院,天津 300387
稅收公平最初誕生于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威廉。配第1676年的著作《政治算術》中,并被闡述為一種對所有人“無所偏袒”同時根據納稅人能力進行征收具體調整的概念,之后被亞當·斯密加以闡述被解釋為稅收首要原則。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與稅法水平的提高,即使稅收公平的內容不斷發(fā)生增減變化,學界對于稅收公平的定義也一直存在分歧,但對稅收公平的存在均給予肯定態(tài)度。稅收公平原則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各國制定稅收制度的首要準則。
作為貫穿于稅收的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準則,毫無疑問,稅收公平屬于稅法的基本原則,是稅法的核心之一與價值體現(xiàn)。
然而,稅收公平原則的源頭平等主義本為社會規(guī)則之一,故系統(tǒng)性的包括了社會生活各方面并對其進行調整,這并非稅收獨特性的體現(xiàn),是稅收在社會進步與人們思維發(fā)展的現(xiàn)實實際需要中對社會規(guī)則的接納與融合。貫穿于稅收各方面的稅收公平在實施中又屬于具體的價值性原則,因而,公平在稅收中的實現(xiàn)并非理想。
我國的稅制在1978到1991年間就已開始進行改革,然而由計劃經濟轉向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過渡階段有其自身矛盾性存在,因而稅制改革中也存在著稅制不統(tǒng)一、負稅不公平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我國又實行了1994年新稅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以流轉稅為主體、所得稅為輔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稅制框架,并經過不斷發(fā)展成為我國目前仍然沿用的稅法體制。
通常對于合理性的解釋應緊跟于定義之后,但本文在概念中已對稅收公平的合理與必要性進行了簡略描述,此處僅是從法律經濟學一個理論的視角出發(fā),在目前稅收體制有悖公平現(xiàn)象清晰的背景下,以卡爾多-??怂剐蕿槌霭l(fā)點重申稅收公平存在和得以保障的重要之處。
卡爾多-??怂剐始凑J為,如果某項政策使得社會福利增加,此政策就是有效的,可以實施。也就是為了使社會總收益增加,可以減少部分人的福利。換句話說,卡爾多-希克斯效率是某種意義上的“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但是,一旦這種損失大大超過了收益總量——換句話說結果失大于利——那么就不再具有效率,自然也就不再符合卡爾多-??怂剐?。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卡爾多-??怂剐手碌倪@種收益與損失并存的財富不平均分配狀況自然會導致財富兩極分化的結果,既得利益者會利用掌握資源更多的參與資源分配,而受損者則在分配格局中逐漸處于不利地位。這也是卡爾多-??怂剐实娘柺茉嵅≈?。
稅收是對納稅人合法財產的合法剝奪,從財產減少的形勢上來看確實是納稅人的利益減少,而其所納稅作為國家財政的一部分,對于國家能力的增強與更好的保障人民利益也能起到切實作用,如果在稅收公平能夠得到完全落實的情況下,社會積極性將被調動,這種積極作用很明顯是大于納稅人的損失的,因而,從這種角度上來說,稅收公平符合卡爾多-??怂剐剩抢笥谑У挠行实拇嬖?,其存在有長遠意義。
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稅法體制的缺陷,稅收公平原則無法在其中得到很好的實施,納稅人的權益往往無法得到保護,其納稅積極性大大下降,而稅收無法對納稅人的嚴重損失予以補償,從事實上達不到利大于失的理想效率狀態(tài),那么不符合效率的稅收的存在將變得無意義。因而,保障稅收公平在稅法體制中的落實尤為必要。
稅收公平既然是稅收法定的衍生與緊密聯(lián)系所在,就應當遵循稅收法定的要求與精神,預計法定化。將稅收公平原則法定化,不僅可以維護稅法的威嚴,同樣可以稅收公平,并在社會范圍內帶動納稅人的納稅熱情與義務心,使納稅人自覺納稅,減少稅收成本。
法定化的稅收公平是形式上的公平,有學者認為只有這種形式上的公平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中生動具體的事實上的公平,才能說公平原則真正成為了稅法的基本原則,然而沒有形式公平的前提,實質公平也缺少最終實現(xiàn)的根基,因而,稅收公平法定化尤為重要。
如前所述,我國現(xiàn)行的稅制結構已經無法適應復雜化的現(xiàn)代稅收,為了避免脫節(jié)稅制與現(xiàn)實社會之間產生的種種問題,對稅制結構進行調整迫在眉睫。目前,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采取了混合所得制的稅制結構。所謂混合所得制,即結合了分類課征與混合課征,按支付能力征稅的同時,對不同類別的收入區(qū)別對待。不僅稽查方便,也減少了偷稅漏稅的可能性。我國可在將分類稅制向混合稅制改革的過程中,融入本國特色,如增加新型稅種并對其征收,這也是稅收公平的體現(xiàn)。遺產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如有學者認為公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繼承的財產的不平等一樣,遺產繼承人將其無償獲取的一部分遺產交給國家,使其與其他人能在相對公平的起點上與他人共同競爭。
雖然國家課稅權表現(xiàn)為強制無償?shù)男问教卣鳎鋵嵸|是人民個人為了滿足自我利益做出的自我犧牲,其存在的根本意義在于滿足人民對公共服務的需要。因而,當來自于人民授權的國家課稅權明顯不再代表人民的利益時,就必須對其進行適當?shù)南拗埔员苊馄湓綑?。筆者已在前文簡述過,目前稅收征管權在法律上的地位已經高于公民稅收立法權,這很明顯是需要對課稅權加以規(guī)制的局面。因此,在稅收法定與稅收公平法定化逐步實現(xiàn)的前進中,對于稅收立法的立法機關及其人員組成、委托立法和具體實行都應更加規(guī)范化,嚴格遵照法律規(guī)定,體現(xiàn)人民意志。
稅法實施的過程同樣是受稅收公平調整的范圍,因而稅收征管機制必須與公平理念相結合,才能保障負稅公平的實現(xiàn)。這要求稅收征管機關嚴格依法征稅,改變過往松散過時的征稅意識,強化組成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業(yè)務水平,在職權范圍內實現(xiàn)公平征稅。約束監(jiān)督機制的完善是公平征稅不可缺失的保障之一,這離不開人民的監(jiān)督。通過將可公布征稅信息的進一步透明化,滿足納稅主體對征稅過程中的知情權的實現(xiàn),同時保證對納稅主體的個人隱私等予以保護。另外,信息社會的新聞媒體等同樣是監(jiān)督稅收的來自社會的眼睛。除此之外,賦予納稅人特殊的訴訟制度等方式來糾正稅收中存在的不公平現(xiàn)象同樣可以采取。
本文首先從稅收公平的概念與其在稅法中的地位入手,在明了目前稅收中有悖稅收公平現(xiàn)象的存在后,通過法律經濟學的相關定義清晰了稅收公平原則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求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征稅機關權力過大、稅率過高等現(xiàn)象。但本文的研究僅為理論層面的探討,暫時未與實踐相聯(lián)系。無法明確其可行性與效果,也希望在后續(xù)國家的稅制改革中能夠驗證自己研究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