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仲崇華,高 芳,時亞玲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整骨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400)
在開放性骨折患者中,骨折開放后髓腔與外界直接相通,細菌侵入骨膜、骨髓,可引起骨膜、骨皮質、骨松質、骨髓等部位的感染,稱為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多表現為慢性骨髓炎[1]。筆者采用清理病灶及抗感染治療、 固定和修復骨屏障配合中藥內服治療,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護理,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威海市文登整骨醫(yī)院收治的53例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齡14~65歲,平均39歲;車禍傷34例,壓砸傷13例,其他原因外傷6例。臨床表現為患側骨發(fā)熱、腫脹、疼痛、相應關節(jié)功能障礙、不同程度寒戰(zhàn)及發(fā)熱、傷口有分泌物等。發(fā)病部位均在長骨,以股骨、脛骨為主,53例患者中股骨11例,脛骨41例,腓骨1例。
2.1 術前護理 ①一般護理:入院后常規(guī)檢查,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分別于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創(chuàng)面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評估患者全身情況,本組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1例,痛風患者1例,高血壓病患者2例,糖尿病患者5例,給予定時監(jiān)測相關指標,請內科會診,同時行飲食調護和藥物治療,未影響手術時間。②情志護理: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患者臥床時間長,病情反復發(fā)作,生活不能自理,治療周期長,整體內分泌、神經系統(tǒng)活動紊亂,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和康復[2]。大部分患者因為不是初次住院接受治療,所以對手術治療效果存在疑慮及擔憂,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重視情志引導,避免七情刺激。入院時根據病情類似的成功病例現身說教,相互溝通、交流,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向患者講解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相關知識和手術治療方法,使患者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消極情緒,樹立信心,盡早安排手術,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其經濟負擔[3]。
2.2 術后護理 ①按時測量體溫、呼吸、心率、血壓,一般每4 h測量1次。通過體溫曲線觀察發(fā)熱情況,高熱患者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及時更換被褥和衣物,保持患者舒適。②保持固定效果,限制患肢活動以減輕疼痛,并防止病理性骨折和關節(jié)畸形。③手術早期給予丁丙諾啡透皮貼貼敷止痛,術后必要時給予口服或靜推藥物止痛,緩解患者的不適感。④根據細菌培養(yǎng)結果用敏感抗生素治療,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療效。⑤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2.3 中醫(yī)護理 ①中頻電磁儀治療:將患肢抬高30°~45°,使其略高于心臟水平,使用敷料包扎時注意松緊度,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或預防肢體腫痛,每次20 min,每日2次。②耳穴貼壓:王不留行籽貼壓耳部穴位,如皮質下、神門、內分泌、腎、趾等,用拇指、食指按壓,每穴1~2 min,每日3~5次,雙耳交替進行,刺激耳穴可使疼痛減輕[4]。入院后即開始耳穴貼壓,至疼痛減輕為止。③艾灸:術后麻醉消退后用電磁艾灸儀對患者傷肢相應穴位進行艾灸,每日2次,每次20 min。艾灸的藥物效應和溫熱效應具有祛濕逐寒、消瘀散結、止痛的功效[5]。④腹部穴位按摩:按摩肚臍上方的上脘、中脘、下脘,每日早晚用雙手掌按摩2~3 min或發(fā)熱為止,起到調脾健胃的功效。按摩小腹部的神闕、氣海、關元,每日早晚按摩3~5 min或發(fā)熱為止,起到增精髓、益氣血、養(yǎng)精氣的功效。每日早晚順時針按摩小腹部,在乙狀結腸處加大按摩力度,每次50~100圈,可預防便秘的發(fā)生。
2.4 并發(fā)癥與護理 ①關節(jié)強直、畸形:患者入院即開始進行全身功能鍛煉及患肢鍛煉,防止患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②癌變:竇道口皮膚由于不斷受刺激可合并癌變,所以需保持瘺口周圍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熱敷清洗創(chuàng)面周圍的皮膚,并在表面涂抹液狀石蠟或植物油,每日1次。如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2.5 健康指導 ①忌急躁、焦慮情緒,樹立康復信心。②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六淫外襲。生活起居有規(guī)律,保證充足的睡眠。③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入院即開始進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鍛煉,防止患肢肌肉萎縮及關節(jié)僵硬。④術后口服我院自制藥物:復方蜈蚣顆粒(蜈蚣、土茯苓、黃芪、全蝎等9味中藥),有解毒散瘀、扶正托里的作用;解毒化瘀湯(金銀花、蒲公英、三七等14味中藥),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本組53例患者治療時間3~20個月,其中50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術后復發(fā),出現傷口紅腫、分泌物和壞死骨質,再次清創(chuàng)后Ⅱ期愈合;1例因累及多關節(jié),患者及家屬放棄治療。隨訪均在10個月以上,感染未見復發(fā),骨折愈合良好?;颊呒凹覍賹χ委熥o理工作滿意。
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是由開放性骨折覆蓋組織缺損,骨折術后感染引起的骨感染。如何處理好感染、骨缺損與軟組織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整體的治療效果。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患者病程長,遷延不愈,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及經濟壓力。雖然手術治療是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結合中西醫(yī)治療和良好的護理措施是降低手術風險、減少并發(fā)癥和感染再次發(fā)生的關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術前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可導致體內激素水平改變,造成機體功能紊亂,增加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6]。②指導患者合理膳食:良好的營養(yǎng)攝入可增加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7]。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動物肝臟、豆制品等。每日喝2 000~2 500 mL溫開水,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③術后功能鍛煉指導:術后早期進行全身及患肢功能鍛煉,協助抬高患肢,進行肌肉收縮鍛煉。但注意鍛煉次數及強度要逐漸增加,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度。④輔助治療:采用中醫(yī)耳穴壓豆、腹部按摩、電磁艾灸儀、中頻電磁治療儀等輔助治療,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反應,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⑤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囑患者按時、按劑量、按要求服藥,并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造成藥物相互作用。同時囑患者不宜過早進行劇烈運動,以免發(fā)生意外損傷?;颊咴诩視r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預防感染,臥床時注意鍛煉,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出院后患肢在半年內勿負重,定期復查[8]。
本組患者護理結果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和護理可以有效縮短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注院費用,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掌握自我護理技能,促進疾病的預后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史永安,杜全紅,馬秉珺,等.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分型及治療經驗[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11):1048-1050.
[2]牛志霞,蘇健,孟慶真.股骨慢性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10):22-23.
[3]江曉紅.5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中西醫(yī)結合的臨床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6(9):62-63.
[4]管遵信,李惠芳,管鐘潔,等.中國耳針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440-443.
[5]崔學偉,胡敏.實用現代艾灸療法[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8:13.
[6]張榮,王健.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圍手術期心理護理[J].中醫(yī)正骨,2015,27(5):77-78.
[7]朱亞莉.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復老年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yī)正骨,2016,28(9):79-80.
[8]蘇茜,尚炳英,王建梅,等.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