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英,周麗梅,陶得和
(甘肅省民勤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甘肅民勤 733000)
懷孕母牛飼養(yǎng)管理不善,特別是妊娠后期飼養(yǎng)管理粗放,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缺乏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等,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和母乳的質(zhì)量,使胎兒不能從母體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致使所產(chǎn)犢牛發(fā)育不良,體重小,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下是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的主要原因[1]。另外,犢牛機體受寒或畜舍過于潮濕;初生犢牛吮初乳過晚;人工哺乳不定時、不定量及乳溫過高或過低;哺乳期哺乳不當;衛(wèi)生條件不良等均可成為腹瀉誘因。
多由于衛(wèi)生條件不良,使病原菌從口而入;一些引起機體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及抗生素的濫用,造成腸道菌群紊亂,還可繼發(fā)一些細菌性傳染病[2]。引起腸道感染的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致病菌大量繁殖,產(chǎn)生大量毒素,這些細菌和毒素是造成犢牛腹瀉的直接原因。
引起犢牛腹瀉的寄生蟲主要是犢牛新蛔蟲和莫尼茨絳蟲。
消化不良性腹瀉多伴有細菌感染。開始多為粥樣腹瀉,以后呈水樣瀉,糞便呈黃色或深黃色,有時呈白色或灰白色。病犢精神不振,喜躺臥,食欲減退或者完全拒乳,瘤胃多有臌氣,體溫一般正?;虻陀谡?中毒性消化不良除外),心音增強,呼吸、心跳加快,有時出現(xiàn)腹痛表現(xiàn)。后期皮膚彈性降低,被毛蓬亂無光澤,眼球凹陷,站立不穩(wěn),全身戰(zhàn)栗。
初期以單純性腹瀉為主,其他癥狀輕微。當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胃腸炎時,癥狀加重。病犢精神不振,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呼吸,心跳加快。嚴重者頻排水樣暗綠色或者黑色稀糞,糞內(nèi)含有大量粘液和血液,并有惡臭和腐敗氣味。甚至肛門松弛,排糞失禁[3]。
拉糊樣灰白色腥臭糞便(多見于新蛔蟲),嚴重者糞便中帶有血液或粘液;或拉黃綠色、暗綠色稀糞(多見于絳蟲)。糞便中混有蛔蟲體或絳蟲孕卵結(jié)節(jié)。實驗室檢查,糞便中可查出蟲卵。犢牛新蛔蟲病多為急性經(jīng)過,并具有消化不良的一般癥狀。莫尼茨絳蟲病臨床癥狀多為慢性,拉稀前糞便中帶孕卵節(jié)片已很長時間,有時出現(xiàn)便秘。初期精神和食欲變化不大,病犢逐漸消瘦。當有細菌感染或消化不良時癥狀加重。
犢牛腹瀉的治療應以除去病因為主,輔以促進消化,抗菌消炎,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腸發(fā)酵和腐敗過程,增強機體抵抗力。
3.1.1 痢特靈15片、胃蛋白酶10片、稀鹽酸5 mL、大蒜酊30 mL、多維素15片加常水適量,1次灌服,2次/d,連用3~5 d。
3.1.2 0.2%亞硒酸鈉6 mL/頭,1次/d,肌肉注射。
3.1.3 中藥治療 焦白術(shù)15 g 焦山楂35 g 麥芽25 g 健曲15 g 卜子15 g 白芍15 g 黨參15 g 茯苓25 g 升麻20 g 干姜25 g 枳殼15 g 蒼術(shù)20 g ,水煎灌服,1次/d,連用3~5 d。
3.2.1 10%葡萄糖水500 mL、5%糖鹽水1 000 mL、碳酸氫鈉50 mL、維生素C 20 mL/氫化可的松10 mL,10%安鈉咖10 mL混合靜脈注射, 1次/d,連用3~5 d。
3.2.2 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bw, 肌肉注射,1次/d, 連用3~5 d。
3.2.3 中藥治療黃連15 g 黃芪20 g 木香15 g 白芍15 g 當歸15 g 枳殼20 g 葛根20 g 梔子15 g 柴胡20 g, 水煎灌服,1次/d,連用3~5 d。
3.3.1 犢牛新蛔蟲引起的腹瀉,丙硫咪唑片10~15 mg/kg.bw灌服驅(qū)蟲。
3.3.2 莫尼茨絳蟲引起的腹瀉,1%硫酸銅100~150 mL灌服驅(qū)蟲。
3.3.3 驅(qū)蟲后一次灌服矽炭銀35片、痢特靈15片、顛茄片6片、維生素B110片、胃蛋白酶10片。
(1)根據(jù)犢牛腹瀉的程度,應用上述方藥加減變化,一般治療3~5 d痊愈。臨床治療犢牛腹瀉病60例,治愈56頭,治愈率93.3%。個別體質(zhì)特別虛弱、腹瀉不止,并已發(fā)生心力衰竭者,往往預后不良。
(2)加強妊娠母牛和犢牛的飼養(yǎng)管理,對妊娠后期母牛要供應充足的蛋白質(zhì)和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飼料。注意牛舍干燥和清潔衛(wèi)生,母牛臨產(chǎn)時用溫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圍污物,再用淡鹽水洗凈擦干[5]。
(3)防止犢牛受潮和寒風侵襲,避免亂飲臟水,以減少病原菌的入侵機會。犢牛出生后應盡早哺足初乳,增強犢牛抗病能力。一旦發(fā)現(xiàn)病犢牛要加強護理,立即隔離治療。
(4)犢牛出生后1小時內(nèi)須喂足初乳,連喂5~7 d,以獲得免疫抗體,并且定時、定量、定飼養(yǎng)員;嚴格執(zhí)行預防措施,降低發(fā)病率;注意觀察精神、食欲、糞便等變化;嚴格消毒、嚴禁喂變質(zhì)奶,飲水中加入 0.01% 高錳酸鉀[6]。
(5)犢牛舍要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早晚清除糞尿,每天更換褥草和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