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紅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內分泌消化內科,遼寧 朝陽 122400)
臨床上肝性腦病主要是因為嚴重的肝腎疾病而導致的一種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神經(jīng)中樞系統(tǒng)功能失調的綜合征。臨床上患者主要會表現(xiàn)出性格改變、舉止異常等情況,一般患者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分析患者的誘導因素,這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鉀利尿、腹水排放、高蛋白飲食、安眠藥使用、鎮(zhèn)靜劑應用、麻醉藥物使用、具有便秘和尿毒癥等情況而誘導的一種疾病[1]。從臨床內科來說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危急癥狀,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并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護理。本研究據(jù)此主要探索肝性腦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干預的價值,選擇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的15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結果取得滿意成效,現(xiàn)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從我院收治的肝性腦病患者中抽取150例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7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的年齡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42.5±13.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齡為34~75歲,平均年齡為(44.3±12.8)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經(jīng)過臨床檢驗診斷,確診為肝性腦病患者,分組后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并進行比較,結果P>0.05,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重視患者病情:因為肝性腦病一旦確診后,就需要對患者進行降低血氨的治療,同時需要為患者給醒腦藥物,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還要消除誘因。需要有效的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對患者的意識情況和瞳孔、生命體征等狀況進行觀察,調查患者的血氨和原發(fā)肝病的癥狀和體征等等[2]。該疾病在發(fā)病之前會有性格改變和行為異常,患者存在有睡眠倒錯和記憶力、計算力、定向力明顯減退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患者存在有表情淡漠等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在對患者進行巡視的時候,注意觀察患者的行為舉止和性格等情況是否出現(xiàn)改變,了解患者的睡眠情況是否存在倒錯情況。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準確的對患者24 h的液體出入量進行記錄,特別是對于使用脫水劑和利尿劑的肝性腦病患者,在尿少的時候,患者不宜吃橘子和蘑菇等含鉀類較多的食物,尿多的時候需要為患者及時補鉀。如果患者存在有腹水等情況,每天需要為患者測量腹圍,并且記錄24 h尿量,以便于供醫(yī)師參考。還需要對患者排便的性狀和質量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有柏油樣的大便,那么便提示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況,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處理。
1.2.2 避免各種誘因對患者的影響:患者在治療期間,如果出現(xiàn)煩躁不安的情況,應避免為患者應用催眠鎮(zhèn)靜劑,否則可能加重患者的癥狀,臨床上如果確實需要治療,需要提醒醫(yī)師并遵醫(yī)囑用藥,適當?shù)臑榛颊呓o地西泮、氯苯那敏等藥物,其用量需要為常規(guī)用量的1/3或1/2[3],并減少給藥次數(shù)。同時要預防患者出現(xiàn)感染,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要觀察患者體溫的變化情況,保持患者的口腔、會陰部的皮膚整潔,注意對患者預防肺部感染情況,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相關的感染癥狀,就需要及時報告主治醫(yī)師,對患者遵醫(yī)囑及時準確地給予抗生素治療,同時防止患者出現(xiàn)大量的進液和輸液情況,因為體液過多就可能導致其低血鉀情況發(fā)生,還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水腫,加重患者的肝性腦病。避免為患者應用快速利尿劑和大量的放腹水,及時糾正頻繁的腹瀉和嘔吐癥狀,防止患者的血容量減少,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要保證患者大便通暢,需適當?shù)亟档突颊吣c道的pH值,要減少氨和毒素的生成,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及早的為患者采用0.5%的食醋進行灌腸,可有效地減少血液在腸道停留,減少血氨的產(chǎn)生。
1.2.3 飲食干預:對于肝性腦病的患者,需要及時的對患者的家屬講明肝性腦病的發(fā)病機制和飲食之間的關系,患者的飲食主要以低脂、低鹽、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如患者存在昏迷狀態(tài),應禁止為患者給予蛋白質食物,可以采用鼻飼或靜脈補充葡萄糖的方式為患者給予能量的補充,足量的葡萄糖能夠為患者提供相關的熱量,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組織蛋白分解產(chǎn)生氨,還能夠有效的促進氨和谷氨酸的結合。在神志清醒以后,需要逐日的增加蛋白質,首日給患者增加2 0g,此后每天可逐漸的為患者增加10 g,至蛋白質攝入量為1~1.5 g/(kg·d)。同時要限制患者食入動物蛋白,最好為患者給予植物蛋白,以豆制品為主。腹水患者需要限制鈉和水量的攝入,每日的奶量攝入為250 mg,水量攝入一般為每日1000 mL。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禁止為患者給予維生素B6,因其可減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傳導遞質。
1.2.4 安全防護:需要做好對患者的安全防護工作,因為有部分肝性腦病患者會存在性格異常和行為錯亂情況,這導致可能患者出現(xiàn)自傷和傷害他人的行為。所以如果患者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時候,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同時要做好一定的防護工作。病房內需要避免一切不安全因素存在,將病房床頭的熱水瓶、玻璃杯、刀子等移除,避免患者傷害他人。在護理人員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狂躁的情況時,需要來說服和勸導患者,如果勸導無效,為避免患者誤傷自己和他人,需要為患者應用約束帶。
1.2.5 藥物干預:如果患者存在有肝腎綜合征和少尿無尿的情況,需要為患者慎用或禁用谷氨酸鉀,可有效防止患者血鉀過高情況發(fā)生;存在嚴重腹水、水腫、心力衰竭和腦水腫的患者,需要慎用谷氨酸鈉。谷氨酸鹽為堿性,使用前可先注射3~5 g維生素C,堿血癥者不宜使用。為患者靜脈點滴精氨酸的時候,注意滴注速度不宜過快,避免患者出現(xiàn)流涎和面色潮紅、嘔吐等不良癥狀。靜脈應用支鏈氨基酸,有利于維護結腸的正常菌群及酸化腸道。需要對患者進行能量補充時,注意輸液速度不宜過快,警惕發(fā)生低鉀血癥、心力衰竭。
對本研究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89.3±6.2)分,對照組為(71.5±4.8)分,兩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主要分析肝性腦病患者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配合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的促進患者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全面地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患者提供周密的護理,促使患者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獲得恢復。因此,臨床上在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為患者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鄒曉琴,鄧華瓊,鄒利.肝性腦病使用白醋灌腸的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7):514-516.
[2] 劉同英,朱春麗,趙庭智,熊弦.肝性腦病誘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5):13-15.
[3] 潘俊芳,高旭,陶美琴,李海英,董麗.31例肝性腦病早期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14,30(5):2544-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