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陸國鳳 劉海墨 劉 娜 李 艷 王 巍
(大慶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現(xiàn)代康復學認為,康復治療應從疾病發(fā)作時立即進行,治療時間越早,其疾病帶來的后遺癥越小,預后效果也就越好[1]。目前,我院為了探究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效果,特將66例患者分為了兩組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將其作下面總結。
1.1 一般資料:將66例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入院接受護理治療的腦梗死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參照組(33例)與綜合組(33例)。參照組中有11例女性,22例男性;年齡最小為52歲,最大為82歲,平均年齡為(67.56±5.36)歲;其中,在腦梗死部位中,有6例患者為額葉,10例患者為放射冠,17例患者為基底節(jié)區(qū)。綜合組中有10例女性,23例男性;年齡最小為53歲,最大為81歲,平均年齡為(67.52±5.42)歲;其中,在腦梗死部位中,有5例患者為額葉,11例患者為放射冠,17例患者為基底節(jié)區(qū)。對兩組腦梗死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P>0.05,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參照組施以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抗凝抗凝、保護腦細胞、抗動脈硬化等常規(guī)治療。綜合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康復治療,方法如下:
1.2.1 心理康復:由于患者起病后其運動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突發(fā)意外感到措手不及,因而會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負面情緒(悲觀、恐懼、厭世等),護理人員應熟知患者的心理特點,為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如向患者講解腦梗死的疾病知識,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同時鼓勵患者,增加患者的自信心,進而使其配合護理、康復治療。
1.2.2 肢體康復鍛煉:①床上練習:待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狀況恢復正常后,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運動,內容包括健側、患側翻身,床上跪立位、上橋式運動等。②起坐訓練:協(xié)助患者在床邊進行起坐訓練,雙腳與地面垂直,抬頭、挺胸、伸腰,頭頸部保持直立狀態(tài),雙上肢自然置于大腿處或體側上。③平衡訓練:內容包括站姿行走、雙下肢站立負重活動、患側下肢站立負重活動、健側下肢站立負重活動等,同時進行上下樓梯平衡訓練,交叉?zhèn)确叫凶哌~步鍛煉等。④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在進行以上訓練時,同時進行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如刷牙、如廁、洗浴、穿衣、進餐等。
1.3 觀察指標: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運動功能變化(上肢運功功能、下肢運功功能)狀況,采取FMA評分標準進行運動功能評定[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組中,護理前的上肢運功功能為(60.57±7.56)分,下肢運動功能為(50.42±11.36)分;護理后的上肢運功功能為(66.63±9.35)分,下肢運動功能為(69.42±10.31)分。綜合組中,護理前的上肢運功功能為(61.52±6.61)分,下肢運動功能為(50.62±11.21)分;護理后的上肢運功功能為(85.36±8.9)分,下肢運動功能為(89.68±9.49)分。比較發(fā)現(xiàn),護理后綜合組的運動功能恢復狀況優(yōu)于參照組,且P<0.05。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前期均會出現(xiàn)頭暈、乏力、頭痛、肢體麻木等臨床癥狀,由于其病程較長,起病較為緩慢,且危害性較大,因而及早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3]??祻椭委熓且环N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對運動障礙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可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縮、預防運動功能障礙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4]。
本文對腦梗死患者實施康復治療(心理康復、肢體康復鍛煉),其效果理想。由于大部分疾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康復治療,可以消除患者的憤世、悲觀、消極情緒,使其保持向上的心態(tài)接受護理康復治療。肢體康復鍛煉的作用不可忽視,它的有效開展對患者的運動神經以及運動功能的恢復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患者進行床上練習、起坐訓練、平衡訓練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可以最大程度上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進而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病情[5]。
本研究中,綜合組的運動功能恢復狀況優(yōu)于參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康復治療可以促進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
[1] 唐則鳳.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6):75-77.
[2] 衣永尚,王帥,孫啟棟,等.早期康復治療措施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改善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8):24-25.
[3] 林靈飛,毛利軍,陳世宏.早期康復護理配合PNF技術對腦卒中后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300-301.
[4] 郭靜,楊慶玲.運動想象療法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7,16(1):53-54.
[5] 劉東升,張夢珂.系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7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