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兵
【內容摘要】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增強課堂的靈動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從分析初中數學存在的現實問題出發(fā),探索初中數學靈動課堂創(chuàng)設的方法措施,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靈動課堂 創(chuàng)設
新課標中對初中數學提出了要求,要求中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在數學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需求和體驗式教學。根據這一需求,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做到既能結合教學任務內容,也應該創(chuàng)設性的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寓教于樂”,通過課題情境創(chuàng)設,帶領學生去體驗、感受,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變“枯燥”“單調”的數學課堂為“靈動”“有趣”。下面從分析當前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提出創(chuàng)設靈動課堂的策略。
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依舊存在著以老師為主、課堂氛圍單調、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靈動課堂難以呈現。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1.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被動式教學
傳統(tǒng)教學中,依舊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被動式教學。課堂上一般是以教師傳授課本知識,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形式為主。教師照著備課內容在講臺上獨自講授知識點,學生在講臺下被動記憶和接受。遇到某個重點需要加深印象的問題,就叫起某個優(yōu)秀學生來回答。這樣的數學教學方式是沒有生命力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注意力只是很短的時間,很快在這種被動式教學下,學生就會思想開小差。這種缺少師生互動、缺乏主動參與的課堂,反應的是教師并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沒有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是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強迫記憶。冷冰冰的課堂挫傷的是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
2.單一的教學方式,使教學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乏味
初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是以“講授”為主,并對講授內容加以板書,很少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方式改善初中數學的教學,這樣沒有生命力的教學方式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在新課程任務實施之前,教師要事先做好備課,根據課程的重點難點,合理借助好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優(yōu)化重組,使學生在課堂中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二、初中數學靈動課堂創(chuàng)設的有效措施
1.加強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過程
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和鞏固知識點的過程。解題過程是教師需要充分重視的。教師在設計課程教學計劃時,需要精心設計課堂中的問題,使問題難易適度,但必須分層次,使題目具有挑戰(zhàn)性但并不是不能做到的,引起學生挑戰(zhàn)的欲望但不挫傷學生的信心,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盡情發(fā)揮。例如在教學“實數”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提出一道題供學生思考,即:兩個無理數的和得數是否同是無理數。給出題目后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們會給出答案并列舉例子,比如提出兩個互為相反的無理數進行相加,如3與-3,用相反數的例子來解釋。教師應該給予同學充分的時間進行課堂思考,提高課堂互動氛圍,增強教學效果。
2.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教學參與
“學習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而是知識解決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在初中數學課程上,如果想要取得靈動效果,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學習的主動性。課堂參與是指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新的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應該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促進有效學習和有效教學。設法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進課堂的靈動性
教師在課程設計時需要對課堂進行問題情境設置,讓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進行思考和探索,理解教學重點,感受數學知識的廣泛運用,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但目前來看,很多教師對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還不甚清楚,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和教學任務脫節(jié),可有可無;在設置的情境問題中沒有條理,不知情境設計的意圖;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結果,忽略學生解題的路徑。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首先理解問題創(chuàng)設的目的,依據教學內容安排問題情境設計;明白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協(xié)助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對問題情境設計采用多種呈現方式,盡可能讓問題情境呈現得有意思。
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呈現靈動的課堂教學氛圍,是當前新課改的根本要求。在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自身素質和課堂駕馭能力的提高,重視自身專業(yè)水平與時俱進的提升和發(fā)展,重視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做好課程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思考,自主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麗君. 靈動的課堂 飛揚的思想[J]. 初中數學教與學,2013(04):10-12.
[2] 趙志紅.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J]. 考試與評價,2015 (11):76.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