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澄鑫
摘要:“專業(yè)+外語”是近年來提出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旨在針對非語言類專業(yè)學生在掌握一門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學習一門第二外語,從而為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本課題以安徽外國語學院開設的非語言類“專業(yè)+韓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例,對第二外語-韓語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以期對其它高校第二外語的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第二外語;韓語;專業(yè)+韓語;人才培養(yǎng)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其它各國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不斷加深,合作內容多樣,急需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性外語人才。掌握一門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學習一門第二外語(簡稱“二外”)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許多高校抓住機遇,優(yōu)化課程設置,開設第二外語的學習。旨在學生掌握一門專業(yè)的基礎上,提供學習第二外語的機會,促進學生對第二外語的學習,幫助其更好的發(fā)展。
中國與韓國一衣帶水,近年來兩國在多個領域交往頻繁,深入交流。中國許多高校開設韓語專業(yè)。安徽外國語學院(簡稱:安外)作為外語類高等院校,2009年開設韓國語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扎實韓國語基礎并熟練運用語言進行國際交流,翻譯等工作的韓國語專業(yè)高級人才。在此基礎上,安外不斷深化校內教學改革,發(fā)揮外語語種這一辦學特色,開展非語言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第二外語的教學改革,積極推進非語言類“專業(yè)+外語”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所謂的“專業(yè)+外語”是以非語言類專業(yè)為主、外語為輔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為非語言類專業(yè)學生增強外語能力,旨在培養(yǎng)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目前已形成非語言類“專業(yè)+韓語”、“專業(yè)+日語”兩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既具有專業(yè)知識能力,又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水平,對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6年開設第二外語-韓語課程以來,應該說,非語言類“專業(yè)+韓語”教學模式從提出到實踐,確實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對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明和分析,從中找出符合安外的,獨特的“專業(yè)+外語”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一、第二外語-韓語教學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與專業(yè)課存在學時沖突
目前,二外韓國語課程一周6-8個學時,學生反映學時過多,跟專業(yè)課學習有沖突。而教師覺得二外韓語課程偏少,需要增加課時。主要原因是二外韓語教學大部分針對零基礎學習的非語言專業(yè)學生,大一開始學習韓語,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韓語發(fā)音,后期開始背誦單詞和語法。一門必修專業(yè)課程一般一周2-4個學時,從而導致學生認為韓語課程占用了專業(yè)課課時。大二專業(yè)課開始增加,而韓語語法和詞匯的學習難度卻在增加,如課時得不到保證,韓語學習將變得更加困難。
(二)學生學習存在動力遞減問題
由于受“韓流”影響,學生學習韓國語初期,對韓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習主動性較好。初期通過課堂練習和自主學習基本發(fā)音,學生都能保持學習韓語的熱情,但隨著語言學習的深入,發(fā)音學習的結束,開始記憶基本單詞,理解常用語法和句式,學習韓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明顯降低。同時二外韓語除了期末考試外,沒有對學生的韓語等級考試提出要求,導致學生學習語言約束能力差。學習韓語的目的不夠明確,沒有有效的學習韓語辦法,嚴重影響二外韓語教學質量。
(三)缺乏合適有效的二外韓語教材
目前非語言類專業(yè)的韓語課程使用的教材與韓語本科專業(yè)教材相同,課文內容多,單詞數量大,語法難點多。而大部分學生學習二外韓語主要依靠課堂學習,導致課堂內容灌輸過多,課后沒有實踐與練習。時間久了,學生理解能力下降,課堂聽課效率不高。選擇合適的初級入門教材,對于剛剛開始學習韓語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但由于二外韓語教材相對匱乏,導致教學趣味性不高,學生不能提高學習韓語的興趣。
二、第二外語-韓語教學對策
(一)合理安排二外韓語的教學學時
在確?;镜慕虒W課時量,合理安排二外韓語基礎課程的教學學時。大一專業(yè)課程較少,可以多開設基礎韓語課程。講解韓語單詞和語音,加強學生對韓語的理解,掌握日常的韓語對話,打好學生韓語語言基礎。大二隨著專業(yè)課的增加,可以減少基礎韓語課程,但要適當增加韓語會話等課程,既能避免課程單一、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差,又能鍛煉學生會話能力。
同時根據二外韓語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告知學生二外韓語基本學時數和學習時長(或學期數),以及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達到韓語中級等要求,使學生能合理規(guī)劃,做好學習安排,使專業(yè)課和二外韓語課學習互不沖突。
(二)明確學生學習二外韓語的目的
第二外語的課堂教學不同于外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方法。第二外語的學習主要注重學生如何運用韓語,進行語言的表達,即運用韓語進行聽說會話,達到日常對話的能力,以此提高學生學習韓語的興趣。
同時要強調第二外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生重視第二外語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韓語的興趣,幫助學生突破學習語言的諸多障礙。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媒體和新媒體,運用韓劇和韓國歌曲等方式,通過練習唱歌,看韓劇臺詞提高韓語的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選擇合適有效的二外韓語教材
二外韓語的學習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注重學生對于韓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對話交流。為此,選擇一套合適有效的韓語教材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迅速掌握韓語知識。所以教材應該偏重于實用性的語法和語句,詞匯也不易太難,并有實用的對話練習和講解。同時可以加入一些有關韓國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閱讀知識。
(四)加強國際交流,創(chuàng)新中韓合作項目
安外積極尋求與韓國高校的合作,建立中韓合作辦學,目前已在東方語言學院開設中韓2+2國際班。建議今后針對非語言類“專業(yè)+韓語”教學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韓合作項目。例如旅游管理中韓合作、國際貿易中韓合作等。對于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大二開始組成一個班,加強學生二外韓語的學習和鍛煉,做到國內打好韓語基礎,通過韓語等級考試。進入韓國大學后又可以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通過留學又能熟練地運用韓語進行交流學習,使二者相得益彰,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五)積極參加各項韓語有關活動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與韓語有關的評比、競賽和活動。目前安外東語舉行過韓語演講、翻譯、寫作等比賽,還有日韓專業(yè)聯(lián)合舉辦的東語夏日祭、冬日祭等活動。前幾屆韓語演講比賽主要針對韓語專業(yè)所有學生,今后應增加第二外語組別。通過參加韓語演講比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自己的韓語學習成效進行檢測。參加韓國文化活動,體驗多樣的韓國文化。
目前第二外語學習是安外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非語言類專業(yè)學生學習韓語等語種的好機會。在二外韓語的教與學的過程中,盡管會出現各種問題,但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和途徑,進一步完善“專業(yè)+韓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出既掌握專業(yè)知識,又熟練運用韓語交流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明俠.二外韓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2]林春梅.高校韓語二外教學改革思考[J].考試周刊,2012.
[3]韓宏民.高職高專二外韓國語教育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考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