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榮 李曉宇 李瀟海 周傳龍 方劍喬#
1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fā)作且緩慢加重的神經血管功能障礙性頭痛,常常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搏動性頭痛,偏側或雙側發(fā)病,發(fā)作可持續(xù)4~72h,伴惡心、嘔吐、畏光、畏聲和視覺紊亂等癥狀,每因情緒波動或勞累而誘發(fā),是一種臨床多見、反復發(fā)作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根據臨床表現,與中醫(yī)古籍中“頭風”“偏頭風”“風頭痛”等病癥類似。相關臨床研究證實[1-4],針刺療法可通過疏通局部氣血、鎮(zhèn)痛、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及調節(jié)內分泌等方面起到改善和緩解偏頭痛癥狀的作用。筆者將近10年來針刺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概況總結如下。
根據中醫(yī)經絡理論分析,偏頭痛的病位多為少陽病循行部位,故本病的病機與少陽經病有關。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所述“指頭風之痛在一側者,又名邊頭風、偏頭痛”。外邪或內傷諸疾皆可導致少陽經絡氣血受阻,使肝膽經脈上下不通,引起偏頭痛。其中,外感風寒為外感偏頭痛的主要病因?!督饏T翼》曰:“偏頭痛者,由風邪客于陽經,其經偏虛者,邪氣湊于一邊,痛連額角,久而不已,故謂之偏頭痛也?!鄙訇枮橐魂?,陽氣始生,經氣不盛,風寒易客于一側,導致經氣不通,表現出偏側、雙側頭角額顳的疼痛。內傷偏頭痛亦責之于肝膽氣血不利,少陽膽與厥陰肝相表里,肝體陰用陽,少陽多氣少血,肝氣郁而易化火,加之膽氣壅盛,氣火上壅,或氣滯瘀血阻絡,使經絡不通則痛;另一方面,肝膽經絡氣血虧虛,血不上榮,不榮則痛,加之情志勞累誘因,皆可導致偏頭痛的發(fā)生。另有“痰為病”之說,因脾氣虧虛,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濕內生,聚濕生痰,從而痰濁中阻致清陽受遏不得舒展,清竅為痰濕所蒙,也是偏頭痛發(fā)作的病機??傊?,偏頭痛的多以外感風寒、內夾痰飲、氣血壅滯及氣血虧虛為主,引起的以少陽經絡氣血阻滯,肝膽經脈不通或經脈失養(yǎng)為主要病機的頭部局部疼痛。
2.1 普通針刺:普通針刺治療偏頭痛主要是通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及增強顱內外血管收縮能力,使偏頭痛患者腦血流得到有效調節(jié),腦血管痙攣情況得到有效的改善從而起到調節(jié)和鎮(zhèn)痛效果。如莊俊會[5]認為,在患者頭痛鄰近穴位施針,可以使局部受阻滯的血運得到疏通,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臨床觀察表明,該針刺療法療效顯著。王麗[6]認為通過針刺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特定穴,可疏通局部經氣,達到治療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的病變的目的;同時因外關穴、丘墟穴、陽陵泉穴及角孫穴4個穴位均屬于少陽經穴,具有同氣相求、同經相連的特點,能夠互相促進,共同發(fā)揮和解少陽、清泄少陽等功效,進而促使氣血循環(huán),經絡通暢,痛感消失,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4%。
2.2 電針:電針是治療偏頭痛的有效手段,據筆者團隊前期研究表明[7],低頻電刺激腦垂體釋放的腦啡肽和β內啡肽,作用于μ受體,可達到較為緩慢持久的止痛作用;高頻電針刺激脊髓釋放的強啡肽,作用于K受體可產生即時鎮(zhèn)痛的作用,說明電針療法可通過調節(jié)血管舒縮功能,解除腦血管痙攣,改善腦血流,使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恢復正常,從而迅速緩解頭痛。另外,陳宏偉等[8]、ZHANG Hui等[9]采用電針治療偏頭痛,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次30min,通過電針刺激,能夠良性地調節(jié)大腦皮層功能活動,改善腦血管的舒張、收縮的功能,促進腦的血液循環(huán),使腦功能恢復正常,緩解疼痛癥狀,也取得了不錯的臨床療效。
2.3 刺絡放血:刺絡放血療法以“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為治療原則,可達到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目的。頭部刺絡放血療法能通過刺絡脈,瀉惡血,祛邪氣,從而使調節(jié)運行血液、宣通瘀滯、舒經通絡,達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正如《黃帝內經》說“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孫春枝等[10]采用頭部刺絡放血配合針刺治療偏頭痛,常規(guī)針刺得氣后施用捻轉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后,采用刺絡放血療法,取患側顳淺動、靜脈頂支和額支,在血管分叉處選定為刺絡點,治療組總有效率達86.7%。
2.4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將經穴和藥物有機結合,利用經絡將藥物有效成分運送至病灶局部及整條經絡中,發(fā)揮祛風通絡、活血化瘀,調整機體氣血功能作用。穴位注射治療偏頭痛,是通過特定穴位注射藥物,從而發(fā)揮降低腦部動脈的血流速度的作用,緩解頭痛癥狀。如張克倫等[11]采用針灸穴位注射治療偏頭痛,取穴風池、陽輔、外關,藥物為川芎嗪注射液及維生素B12,總有效率達93.3%。
2.5 頭針:中醫(y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五臟六腑之氣皆上于此,因此頭部穴位對調暢經絡氣血有重要作用。頭針療法是以經絡腧穴理論結合大腦皮層機能定位為理論基礎,來確立頭針治療線,并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來選擇穴位及治療線的治療方法。臨床報道顯示,頭針治療偏頭痛效果良好。如袁野等[12]根據WHO推薦的取頂中線(MS5)及雙側顳前線(MS10)、顳后線(MS11)、頂顳后斜線下2/5(MS7)和枕下旁線(MS14),對患者進行針刺,得氣后用電子針療儀,分顳前線(正極)和顳后線(負極)組,頂顳后斜線(正極)和枕下旁線(負極)組,每組均取同側穴位,雙側分別同時連接,采用密波,頻率為90~100Hz,恒電流強度為1mA,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留針30min,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1.7%。還有在頭皮針基礎上發(fā)展的頭皮發(fā)際區(qū)排針法,可同時調節(jié)血清內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由此影響血管的舒縮狀態(tài),從而發(fā)揮治療效應[13]。如劉智斌[14]取患側頭皮側發(fā)際區(qū),每間隔1.5cm確定1個進針點,用龍膽紫標記之。采用常規(guī)1寸毫針與皮膚呈30度進針,向頭皮方向平刺,深度0.8寸,勿須有得氣感,將針調整至無不適感,靜留針6h,每日1次,總有效率達86%。
2.6 其他特殊針刺療法:分述如下。
2.6.1 骨邊刺法:骨邊刺法是以取骨邊穴,并運用刺骨針法進行臨床治療的一種針刺方法,取穴后采用切、刺、探、啄4種手法使針下得氣,針刺手法注重針向骨邊并有較強的刺激量,諸穴合用,可疏通經絡,協調陰陽,增強療效。如戴晴等[15]采用骨邊針刺方法治療,取穴三間、風池、百會、率谷、太陽、頭維進行切、刺、探、啄骨邊刺法操作,總有效率94.3%。
2.6.2 平衡針法:平衡針法是現代醫(yī)學與針灸學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療法,它以中醫(yī)的心神調控學說為理論基礎,現代醫(yī)學的神經調控學說為物質基礎,充分利用人體的信息系統(tǒng),通過平衡針刺間接地刺激人體的能量庫,依靠患者自身達到治療疾病的針法,在偏頭痛的治療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如陳麗娜等[16]采用平衡針灸治療女性經行偏頭痛。主穴:頭痛穴。取穴原則:左右交替取穴。針感:以局部的酸麻脹痛感為主。輔穴:頸痛穴、胸痛穴。取穴原則:左右交替取穴或雙側同時取穴。針感:以中指、食指或前掌麻木放射性針感為主,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5.12%。
2.6.3 靈龜八法:“靈龜八法”根據氣血流注開合的理論,結合人體奇經八脈氣血的匯合,取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穴位,恰逢八穴開穴氣血旺盛之時,加強止痛的功效。如滕小慧等[17]采用靈龜八法[18]針法治療偏頭痛,以足臨泣為主穴,外關為客穴,主客相配雙側取穴,針刺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治療組總有效率90%。
2.6.4 穴位埋線:研究認為,穴位埋線可通過降低三叉神經末梢血管活性肽類物質的釋放而達到止痛效果[19]。封燕婷[20]采用穴位埋線治療偏頭痛,取穴:主穴取風池、太陽、外關、陽陵泉;配穴:心煩易怒、脈弦數者,加太沖;胸悶惡心、脈弦滑者,加豐?。欢Q目眩、腰膝酸軟、脈弦細者,加腎俞;少寐心悸、懶言少氣、脈細者,加足三里。上述穴位行平補平瀉,待穴位得氣后將醫(yī)用縫合線段置入穴位中。治療后統(tǒng)計,患者總有效率達96.67%。2.6.5 腹針:腹針療法具有調節(jié)神經的功效,使紊亂的血管機能恢復正常,調節(jié)臟腑輸布氣血的功能,因而達到治療目的。黨讀華等[21]采用腹針治療偏頭痛,主穴取中脘、氣海、關元、陰都(患側)、滑肉門(雙側),采用長40~60mm毫針,依據患者的腹壁脂肪厚度而針刺不同的深度,刺入穴位后,只捻轉不提插,或輕捻轉、慢提插。施術采用三步法,即候氣、行氣、催氣手法,治療總有效率100%。又如顧群等[22]用腹針治療偏頭痛57例,主穴:中脘、陰都。配穴:頭頂痛取中脘,前額痛取脘下(中脘下5分),后項痛取脘上,側頭痛分取左、右陰都。若病情較重或病程較長,可用三星刺或梅花刺,留針30min,總有效率100%。
筆者通過對近10年的文獻研究,發(fā)現臨床上針刺治療偏頭痛取穴以少陽膽經經穴,配合遠道穴及特定穴為主,針刺方法包括傳統(tǒng)針刺、電針、刺絡放血、穴位注射以及骨邊刺法、平衡刺法、靈龜八法、穴位埋線和腹針等特殊針刺療法,均有較好療效,且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可作為臨床治療該病的不錯選擇,偏頭痛可作為針灸療法的優(yōu)勢病種。
同時,在文獻梳理過程中,筆者也發(fā)現了一些針刺治療偏頭痛臨床研究的不足之處和局限性,現總結如下幾點。①偏頭痛確切的發(fā)病機理尚未明了,而針刺療法通過何種機制起效缺少針對性臨床研究,并且對于現有指標的研究也多以動物實驗研究為主,其并不能完全代表針刺治療偏頭痛的作用機制。故筆者認為應進行臨床試驗的機制研究,達到更充分說明針刺治療偏頭痛的作用機制的目的,為針刺方案治療偏頭痛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②目前對于針刺治療偏頭痛通過的研究質量有待提高,普遍存在隨機分配方案較簡單,未提及分配隱匿、盲法等,研究設計欠嚴謹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開展針刺治療偏頭痛大樣本、隨機對照及多層次的試驗,使針灸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更有說服力。③方法學異質性,即存在著療效標準、病情、療程等諸多影響結局指標的因素。筆者認為在今后的臨床研究中,療效評價方面應盡量選用較為公認的評價指標,如視覺模擬評分法(VAS)、McGill疼痛問卷等。另外診斷標準也多為癥狀診斷、療效評價多關注主觀癥狀,應該兼涉其他領域如精神心理、生活質量以及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觀測,并要與無創(chuàng)的客觀評價指標結合如經顱多普勒等,進行多角度的復合療效評價,找到主客觀療效評價指標的契合點,進一步提高針治偏頭痛有效性,同時爭取有效療程的統(tǒng)一量化,為制定針灸治療偏頭痛的優(yōu)化方案做進一步的完善。④臨床觀察大多缺乏治療后期的隨訪,對于針灸治療偏頭痛的后期療效缺乏監(jiān)測。筆者認為在試驗療程結束后,應堅持對患者進行1年及以上的隨訪,監(jiān)測針刺治療偏頭痛的后期療效,為其療效的持久性提供臨床依據。⑤刺刺法臨床沒有統(tǒng)一量化標準可依據,如毫針的粗細、針刺的具體深度、留針的時間及遠端穴位是否需要補瀉手法等。筆者認為可通過諸如正交、析因等合理的臨床設計,優(yōu)選出適宜偏頭痛的針治方案,提高有效率,緩解伴隨癥狀,改善患者生存質量。⑥針刺治療方案多樣化,在取穴方案、操作方法、治療頻率和時程等方面差異較大,故需要更多的大量臨床研究優(yōu)化穴位組合,并按照循證醫(yī)學模式設計臨床試驗,探尋最佳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針刺療法在偏頭痛的臨床治療中療效確切,能夠體現中醫(yī)學特色,同時文獻中也暴露出臨床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設計方面的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于今后研究持續(xù)優(yōu)化改善,以提高針灸臨床研究水平。
[1]孫晶,周杰,商越,等.方劍喬針灸治療頭痛驗案二則[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7,52(9):695-696.
[2]江增宏,周民舉,江尚君.循經取穴與非循經取穴治療偏頭痛對比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7,36(10):1211-1215.
[3]王少松.王麟鵬教授分期分型針刺治療偏頭痛經驗[J].中國針灸,2016,36(7):743-746.
[4]NIU Jiayuan,FAN Gangqi.Specifi c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neural pathwayin the acute stage of migraineheadache[J].World Journal of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5,25(4):59-66.
[5]莊俊會.針灸治療偏頭痛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4A):119-120.
[6]王麗.針刺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特定穴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4):120.
[7]孫晶,方劍喬,邵曉梅,等.方劍喬教授分期治療三叉神經痛[J].中國針灸,2016,36(02):191-193.
[8]陳宏偉,楊國榮,唐永春.電針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06):353-354.
[9]Zhang H,Hu Y,Wu J,et al.Timeliness law on the immediate analgesia on acute migraine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shaoyang meridian points][J].Zhongguo Zhen Jiu,2015,35(2):127-131.
[10]孫春枝,王衛(wèi)強.頭部刺絡放血配合針刺治療偏頭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23(3):17-18.
[11]張克倫,陳潔,石慶花.針灸穴位注射治療偏頭痛60例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4):98-99.
[12]袁野,文泳鑒,王悅,等.頭針治療無先兆性偏頭痛的臨床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1):14-17.
[13]唐勝修徐祖豪唐萍羅明富.針刺對偏頭痛患者血管收縮與舒張因子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4,24(2):31-32.
[14]劉智斌,牛文民.頭皮發(fā)際區(qū)排針法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11):2242-2243.
[15]戴晴,江彬,楊柳,等.骨邊刺法治療偏頭痛35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7,52(9):687-688.
[16]陳麗娜,朱伍,林蕓,等.平衡針灸治療女性經行頭痛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8(4):379-381.
[17]滕小慧,周黎,趙文君,等.靈龜八法針法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7,23(5):692-693.
[18]謝感共.靈龜八法的巧妙開穴法[J].醫(yī)學文選,1994,(4):34-35.
[19]王恩忠,盧巖.穴位埋線治療偏頭痛45例[J].中醫(yī)研究,2012,25(1):61-63.
[20]封燕婷.穴位埋線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6,36(4):373-375.
[21]黨讀華,楊瀟然,周玉英.腹針治療偏頭痛98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10):13.
[22]顧群,朱文罡.腹針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09,24(9):1736-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