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武,姜麗麗,單華佳*
(1.武威市種子管理站,甘肅 武威 733000;2.武威市畜牧獸醫(yī)科學研究院,甘肅 武威 733000)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也稱糖高粱,是普通高粱的變種,為短日照C4植物,具有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糖分積累快、產量高等諸多優(yōu)點,作為新興糖料作物、生物質能源作物和優(yōu)質飼草作物受到廣泛關注[1-3]。武威是甘肅省“十三五”草食畜牧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甜高粱優(yōu)勢產區(qū),在干旱少雨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下,將甜高粱產業(yè)作為加快農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節(jié)水高效現代農業(yè)和提升畜牧業(yè)飼草料供給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4]。2016年,當地以龍頭企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和種養(yǎng)大戶為主體,種植甜高粱40.2萬畝(2.68萬公頃),建成萬畝規(guī)模示范基地2個,千畝以上集中連片規(guī)模示范基地47個。甜高粱具有發(fā)達的根系和強大的次生根,使得根系有較強的滲透壓,在干旱的土壤中也能吸收水分[5]。同時甜高粱的莖稈外面還包裹著一層白色的蠟質,這一成分也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6],在溫度超過33℃的情況下,甜高粱的柱頭及花粉的生命力比玉米可多保持2h以上[7]。這些特征都使得甜高粱具有較強的抗旱性。但是目前對甜高粱抗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系和生理方面,對于甜高粱在干旱脅迫下的生態(tài)和產量及品質特征相關研究較少[8],本文以甘肅省武威市廣泛種植的BJ0603甜高粱為例,對此開展試驗研究。
武威市地處河西走廊的東段,與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相鄰,屬典型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 7.8℃,降水量 60~610 mm,蒸發(fā)量 1400~3010 mm,日照時數 2200~3030 h,無霜期 162 d。本次試驗于2016年4月至10月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雙城鎮(zhèn)小果園村進行,位于東經102°57′327″,北緯38°09′609″,海拔1516 m,試驗地塊為流轉耕地,土質為灌漠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也是BJ0603甜高粱。
供試品種為中科院近物所培育的BJ0603甜高粱,試驗用種為武威市集中采購的包衣種子,甜高粱種植密度為16.68萬株/hm2。試驗所使用的土壤為耕地土壤,試驗種植方法按照大田種植標準實施,在3~4葉期進行間苗,拔節(jié)前去分蘗1次。所有處理統一進行施肥和灌水,全生育期每畝施用尿素50kg、磷酸二銨30kg。
試驗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共設置了4個干旱脅迫處理水平,采用自然干旱的方法。對照處理(CK)全年灌水5次,采用漫灌的形式,每次灌水每畝耗水約25m3;輕度干旱脅迫(LS)、中度干旱脅迫(MS)、重度干旱脅迫(SS)分別為正常灌水量的80%、60%和40%。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共12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長15 m,寬6 m),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
本次試驗測定的指標包括苗期的根長、株高、干鮮重、含水量和根冠比,收獲期產量、糖錘度等農藝性狀、產量和含糖量指標[9]。
根長、株高:將植株的葉和根拉直后用米尺測量,精確到0.01m;干鮮重:出苗45d后取甜高粱幼苗樣品,每個處理取10株,將幼苗沖洗干凈,用吸水紙迅速擦干,稱取鮮重并記錄,然后將樣品放于105℃的烘箱中殺青15min,再轉移到65℃烘箱中烘至恒重,稱取干重。
然而據調查發(fā)現,去年以來,受部分糧食品種價格下跌、缺乏國家標準等影響,“糧食銀行”運行中暴露出多重風險,有的存在“跑路”“冒進”風險,有的甚至可能導致“系統”風險,威脅儲糧農戶利益。
各處理甜高粱產量的測定方法為:成熟期從甜高粱基部人工收割,稱鮮重后折算公頃產量。錘度(%)的測定方法:使用手持式折光儀(量糖儀)測量植株莖中部節(jié)間糖汁錘度。
所有數據用Excel2007進行初步匯總,然后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BJ0603甜高粱的幼苗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脅迫10d以后,與對照相比,其生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中度與重度干旱脅迫的葉片尖端有發(fā)黃或枯萎的現象,葉片的寬度比對照組明顯變窄,重度干旱脅迫處理的甜高粱幼苗基本上沒有產生新葉。表1是本次試驗對甜高粱苗期性狀的測定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受到干旱脅迫后,甜高粱幼苗的生長指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表現出明顯隨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顯著下降的趨勢。在株高方面,輕度干旱脅迫的株高最大,與對照處理差異不顯著。與之相比,重度干旱處理的株高下降幅度達到了22.0%。在根長方面,干旱脅迫下甜高粱的根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重度干旱脅迫處理的根長較對照處理增高了20.0%。在甜高粱苗期地上和地下干鮮重指標方面,隨著干旱脅迫的加重,甜高粱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表現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表2是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BJ0603甜高粱的產量與含糖量影響的測定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干旱脅迫會對甜高粱的產量產生影響,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加重,甜高粱產量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變化趨勢,對照處理的產量最大,單株產量和每公頃產量分別達到566.24g和89.75t,輕度干旱脅迫的產量分別為 529.97g 和 86.32t,與對照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而重度干旱脅迫的產量分別為 382.62g 和 53.64t,單株產量和每公頃產量分別下降了32.4%和40.2%,差異極顯著(P<0.01)。試驗結果表明,干旱脅迫能夠少量提高甜高粱莖稈糖錘度,但影響作用不明顯(P>0.05)。
干旱是武威農業(yè)生產面臨的最大的自然脅迫之一,BJ0603甜高粱種植密度為16.68萬株/hm2時在武威地區(qū)大田種植表現出一定的抗旱性,輕度干旱脅迫對甜高粱苗期生長發(fā)育及收獲期產量、含糖量的影響不明顯;但中度和重度干旱脅迫能夠嚴重影響甜高粱的苗期生長發(fā)育性狀和產量,苗期甜高粱的株高、地上鮮重、地下鮮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等指標都顯著下降,尤其是重度干旱脅迫下甜高粱的產量下降最為明顯,下降幅度達到了40.2%。試驗結果表明,甜高粱的生長發(fā)育除了受光照、養(yǎng)分條件的影響外,土壤水分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產量及含糖量的重要因素;盡管甜高粱具有較強的抗旱性,但在干旱缺水的條件下,產量會大幅下降,要獲得高產,必須得保證充足的水肥條件[10]。在干旱脅迫條件下,甜高粱根系的長度受到環(huán)境刺激而高于正常水分條件,但其根系鮮重與干重則低于正常土壤水分條件,此結論與楊帆等人的研究結論一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