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梅
【內容摘要】初中足球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化初中足球教學,必須從“外援性支撐”和“內源性生成”兩個層面來展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足球學習的主體性作用與教師足球教學的主導性作用完美結合。由此,學生的本質力量在足球運動中悄然綻放。
【關鍵詞】足球教學外援性支撐內源性生成
足球是一種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強身健體效果的體育運動,因而是備受初中生歡迎的體育課程。但在當下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模式落后,教師普遍對足球足夠的認識,導致初中足球教學缺乏計劃性,教學方式單一、訓練時間短等,導致學生對足球運動沒有形成習慣。如何應對初中足球中出現的諸種問題,如何完善初中足球教學。筆者在初中足球教學實踐中展開了積極探索。
一、優(yōu)化足球教學的“外援性支撐”
所謂“外源性支撐”,是指學校進行足球教學的課程條件,包括學校硬件條件和師資條件。許多學校,既缺乏規(guī)范的足球場地,體育教師也都是兼職的,這就更難談得上足球教學成效了。因此,優(yōu)化足球教學“外援性支撐”,是足球教學的必要條件。
1.改善基礎設施
一般而言,基礎設施是展開體育教學的基礎,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再美好的體育教學藍圖都是空想。觀照當下初中,尤其是農村初中,許多足球場地不符合要求。因此,抓好足球教學,首先要完善體育基礎設施,讓學生在規(guī)范場地、完善實施下展開足球學習。作為學校體育教學主導者,體育教師有義務、有責任向學校領導建議改善足球教學設施,添置足球教學必要用品。教師只有心中時刻裝著學生、想著學生,這種足球運動學習的意識就能成為一種自覺。
2.充實師資力量
足球教學的師資是初中足球教學的前提和條件。當下很多學校,體育教師隊伍顯得很薄弱、很凌亂。在體育課堂上,這些兼職體育教師常常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教學缺乏計劃性、針對性。更有一些體育教師,往往是“一個哨子一個球,教師學生都快活”。體育教師在足球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上,都亟需發(fā)展和提升。試想,如果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足球教師隊伍,學校足球教學怎能得到提升。學校體育教師尤其是足球教師,不應有文化課至上的觀點,而應從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高度對待足球教學。教學中,教師既應有精英意識,又應有平民意識和草根情懷。
3.完整的課程設置
初中足球教學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為缺乏完整課程設置。因此要完善足球課設置,加強足球教學計劃性、預設性,甚至分年級段形成系統(tǒng)足球教材。在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球技、戰(zhàn)術。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固定教學時間。在學校體育課、大課間活動以及社團活動中。教師要開辟出專門時間,對學生足球學習提出明確要求,形成清晰目標。
足球教學“外援性支撐”是足球教學充要條件和保障。初中階段,學生可支配自由時間相對減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文化課上。足球教學必須從邊緣化狀態(tài)中走出來,爭取得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等支持。只有形成良好的足球學習氛圍,形成學生可支配的自由時間,足球教學才能取得有效保證。
二、優(yōu)化足球教學的“內源性生成”
如果說足球教學設置、場地以及師資、課程等是足球教學的“外援性支撐”,那么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學習愛好、學習動力以及學習方式等就是足球教學的“內源性生成”。辯證哲學觀認為,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據。換言之,足球教學成效關鍵取決于學生足球學習興趣、愛好、動力以及方式等。
1. 激發(fā)學生足球學習興趣
足球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足球運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有趣游戲活躍足球學習氛圍。例如教學初二年級《行進間腳內側接球》,筆者設計了“讓足球飛”的游戲,引導學生掌握“行進間腳內側接球”的動作要領,讓學生控制腳的部位和球的方向。具體方法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各隊排頭一人站在最后一個標志物后,其余學生成一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后,把“讓”、“足”、“球”、“飛”四個字按學生各隊實際人數切割,進行繞標志物貼字接力比賽。游戲開始后,起點第一個學生運球繞標志物行進至最后一個標志物時把切割好字體交給同伴后迅速運球繞標志物,折回起點時第二個同學接球接力,直至游戲結束。完成貼字隊為優(yōu)勝隊。如此,在游戲中摻雜一些比賽、競爭元素,學生足球學習熱情被充分地激發(fā)。借助游戲,不僅能夠增強足球學習趣味,而且能夠提升足球課堂學習氛圍,豐富足球課堂內容。
2. 豐富學生足球學習方式
學生足球學習不能單調乏味,而應處于不斷變換之中。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教師要創(chuàng)新足球教法,努力讓自己的教學方式契合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學習方式等。教學中,教師要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展開足球學習,因此教師要賦予學生自主學練權利,給每個學生提供足球思考、表現和創(chuàng)造機會。
3.盤活學生足球學習動力
學生足球學習需要學生具有相應的速度、韌性以及在快速奔跑過程中具備維持自身平衡的步伐、腿部的靈活、踢球、傳球的敏銳觀察力和反應力。因此,在足球教學中,教師要盤活學生的足球學習動力。只有盤活了學生足球學習的動力,才能克服學生的畏懼學習心理,如怕摔跤、怕踢到頭,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展開具體的指導,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學生逐步展開學習。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足球技術,形成足球基本知識、技能的奠基階段。通過足球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體認到足球的價值,而且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足球運動的快樂。足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從外援支撐到內源生成,可以讓學生的本質力量在足球運動中綻放!
【參考文獻】
[1]凌志雄.“無對抗、消極對抗、積極對抗”訓練模式在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師友,2014,37(3):30-31.
[2]王汝高.淺談中學足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青少年體育,2017(3):29-31.
[3]倪曉駿.中學足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5(18):85-8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袁橋初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