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維和
主題解讀
說到“自省”,我們會想起荀子《勸學》中那句“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論語·里仁》中的那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自省,就是一種自我評價、自我反省,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它是一種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
范文誦讀
由壁虎說開去
◎梁曉聲
有人在用瓷磚砌陽臺時,嚇著了一大一小兩只壁虎。小的逃到了陽臺外,大的鉆入了一道縫隙。
以后兩三個月里,他每每發(fā)現(xiàn)那只小壁虎出沒無常。經(jīng)觀察,吸引小壁虎的地方,是安裝空調時鉚釘錯打出了一個孔的地方。那塊瓷磚下,砌住的正是大壁虎鉆入的那一道縫隙。他心生疑惑,撬下了那塊瓷磚,一只壁虎倏然而出,令他大吃一驚。
若不是當時鉆入的那一只,還會是哪一只呢?它已長得夠胖夠大。那一個小孔使它不至于窒息而死,但不再能鉆出來:那只小壁虎經(jīng)常捕了食從那小孔嘴對嘴地哺它,使它非但沒餓死,且越發(fā)富態(tài)。
我陷入沉思。我們?nèi)祟愃坪跻巡恍加谙騽游飳W習。我們認為人類作為這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不僅生命的形態(tài)而且意識的形態(tài)亦即人性的表現(xiàn)也理所當然是最高級的。我們常把我們?nèi)诵缘牧狱c表現(xiàn)說成是“獸性大發(fā)”。但是我們的文化卻在回避這樣一個事實——世界上最恐怖的現(xiàn)象并不是其他物種之間的弱肉強食,而是人類之間的殘酷攻擊。一頭獅子望著一群羚羊只不過伺機獵取一只:而人類在相似的情況之下往往產(chǎn)生“通吃”的野心,還自詡為“氣魄”。
這樣一個事實的另一面是——動物界種種美好的現(xiàn)象,往往比人性的美好表現(xiàn)得更淋漓盡致,而我們的文化對此點卻早已麻木不仁。
我們的頭腦從前還能想象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的美麗故事,還能產(chǎn)生《白蛇傳》那種千古絕唱式的傳說:而我們現(xiàn)在卻只善于從動物界搬取反面的法則來當成經(jīng)驗之談,比如適者生存啦、優(yōu)勝劣汰啦、你死我活……
仿佛不適者必然淪為“劣”者,縱是同類,縱是同胞,也合當自然滅絕似的。我們常常故意裝糊涂,似乎不明白某些所謂“劣”者,其實大抵并不劣,只不過是弱者罷了。正如在動物界,小的種類,只不過小罷了。
僅就此點而言,難道我們?nèi)祟愡€不承認我們那種對弱小的漠視甚至蔑視態(tài)度,是種大大退步了的理念么?
人說:男女互為鏡子,朋友互為鏡子,愛人互為鏡子,老少互為鏡子,師生互為鏡子……僅有這一點自省是不夠的。人類還應該意識到——我們與動物界與植物界,也應形成一種互為鏡子的關系。它們所具有的美點,往往并不遜色于我們;人性所表現(xiàn)的劣點,往往劣過于它們。
我們在動物和植物面前,有時候很有必要害羞一下。哪怕它們只不過是一只壁虎,或一株纖草,一條小蟲……
(節(jié)選自《蜘蛛與壁虎》,有刪改,題目為編者所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