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的左焦點為F1,右焦點為F2,離心率e=12.過F1的直線交橢圓于A,B兩點,且△ABF2的周"/>
孔湛琦
對稱性是圓錐曲線的重要性質(zhì),許多圓錐曲線問題,特別是高考中的圓錐曲線問題常與對稱性有關.用好圓錐曲線的對稱性往往能使問題化難為易,事半功倍.
圖1例1(2012年福建理)如圖1,橢圓E:x2a2+y2b2=1(a>b>0)的左焦點為F1,右焦點為F2,離心率e=12.過F1的直線交橢圓于A,B兩點,且△ABF2的周長為8.
(Ⅰ)求橢圓E的方程;
(Ⅱ)設動直線l:y=kx+m與橢圓E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P,且與直線x=4相交于點Q.試探究:在坐標平面內(nèi)是否存在定點M,使得以PQ為直徑的圓恒過點M?若存在,求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分析直線l含有m,k兩個參數(shù),直線l與橢圓E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m,k兩個參數(shù)可以轉(zhuǎn)換為1個參數(shù).因為M為未知,加上點M(x1,y1)的兩個參數(shù)就變成3個參數(shù)了,這樣就給下一步的求解帶來很大困難.大家知道橢圓E與直線x=4都是關于x軸對稱的,滿足條件的點M若存在一定在軸上,即M(x1,0).這樣3個參數(shù)就變成兩個參數(shù),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這里巧妙地運用了圖形的對稱性,簡化了運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解(Ⅰ)橢圓E:x24+y23=1,解題過程略.
(Ⅱ)由y=kx+m,
x24+y23=1,消去y得(4k2+3)x2+8kmx+4m2-12=0,因為動直線l與橢圓E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P(x0,y0),所以m≠0且Δ=64k2m2-4(4k2+3)(4m2-12)=0,
化簡得4k2-m2+3=0(*).
此時x0=-4km4k2+3=-4km,y=kx0+m=3m,所以P(-4km,3m).
由y=kx+m,
x=4,得Q(4,4k+m).
橢圓E與直線x=4都是關于x軸對稱的,滿足條件的點M若存在,M點一定在軸上,即M(x1,0),則MP·MQ=0對滿足(*)式的m,k恒成立.
因為MP=(-4km-x1,3m),MQ=(4-x1,4k+m),由MP·MQ=0得,
-16km+4kx1m-4x1+x21+12km+3=0,整理得4(x1-1)km+x21-4x1+3=0(**).
由于(**)式對(*)式的m,k恒成立,
所以4x1-4=0,
x21-4x1+3=0,解得x1=1.
故存在定點M(1,0),使得以PQ為直徑的圓恒過點M.
圖2例2(2015年四川理)如圖2,橢圓E:x2a2+y2b2=1(a>b>0)的離心率是22,過點P(0,1)的動直線l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當直線l平行于x軸時,直線l被橢圓E截得的線段長為22.
(Ⅰ)求橢圓E的方程;
(Ⅱ)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是否存在與點P不同的定點Q,使得|QA||QB|=|PA||PB|恒成立?若存在,求出點Q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此題系2015年四川理的壓軸題,屬于高難度題目.此題也曾是山東省實驗中學的一次考試題,得分率很低.很多同學的困難在于一是不知道|QA||QB|=|PA||PB|如何轉(zhuǎn)化,二是Q點的坐標不知道導致參數(shù)過多不容易操作.事實上,橢圓E與直線AB都是關于y軸對稱的,滿足條件的點Q若存在一定在y軸上,即可設Q(0,y0).
當直線l與x軸垂直時,設直線l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則A(0,2),B(0,-2),
由|QA||QB|=|PA||PB|,有|y0-2||y0+2|=2-12+1,
解得y0=1或y0=2.
所以,若存在不同于點P的定點Q滿足條件|QA||QB|=|PA||PB|,則Q點的坐標只可能為Q(0,2).剩下的只需驗證Q(0,2)對任意的直線l,均有|QA||QB|=|PA||PB|即可,即只需驗證kQA+kQB=0,問題就簡單多了.
解(Ⅰ)橢圓E:x24+y22=1,解題過程略.
(Ⅱ)橢圓E與直線AB都是關于y軸對稱的,滿足條件的點Q若存在一定在y軸上,即可設Q(0,y0).
當直線l與x軸垂直時,設直線l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則A(0,2),B(0,-2),
由|QA||QB|=|PA||PB|,有|y0-2||y0+2|=2-12+1,
解得y0=1或y0=2.
所以,若存在不同于點P的定點Q滿足題設條件,則Q點的坐標只可能為Q(0,2).
下面證明:對任意的直線l,均有
|QA||QB|=|PA||PB|.
當直線l的斜率不存在時,由上可知,結(jié)論成立.
當直線l的斜率存在時,可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1,A(x1,y1),B(x2,y2).
聯(lián)立x24+y22=1,
y=kx+1,得(2k2+1)x2+4kx-2=0.Δ=16k2+8(2k2+1)>0,
所以,x1+x2=-4k2k2+1,x1x2=-22k2+1.
kQA+kQB=y1-2x1+y2-2x2=k-1x1+k-1x2=2k-x1+x2x1x2=2k-2k=0.
所以∠QPA=∠QPB,從而|QA||QB|=|PA||PB|.
故存在與P不同的定點Q(0,2),使得|QA||QB|=|PA||PB|恒成立.
其實對稱性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定值,定點問題,圓錐曲線的很多問題都與對稱性有關.
例3(2016年全國新課標Ⅱ理)已知A是橢圓E:x24+y23=1的左頂點,斜率為kk>0的直線交E于A,M兩點,點N在E上,MA⊥NA.endprint
(Ⅰ)當AM=AN時,求△AMN的面積;
(Ⅱ)當2AM=AN時,證明:3 分析(Ⅰ)如果無法求出kk>0的值,就無法求出△AMN的面積;如何求出k值,運用對稱性可知直線AM的傾斜角為π4,這樣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解(Ⅰ)設M(x1,y1),則由題意知y1>0.由已知及橢圓的對稱性知,直線AM的傾斜角為π4,又A(-2,0),因此直線AM的方程為y=x+2.將x=y-2代入x24+y23=1得7y2-12y=0,解得y=0或y=127,所以y1=127. 所以△AMN的面積 S△AMN=2×12×127×127=14449. (Ⅱ)略. 例4(2013年重慶文)設雙曲線C的中心為點O,若有且只有一對相交于點O,所成的角為60°的直線A1B1和A2B2,使A1B1=A2B2,其中A1、B1和A2、B2分別是這對直線與雙曲線C的交點,則該雙曲線的離心率的取值范圍是(). A.(233,2] B.[233,2) C.(233,+∞)D.[233,+∞) 分析盡管此題是一道選擇題,但是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辦法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因為不知從何處入手.但是如果心里裝著圓錐曲線的對稱性,題目就不難解決了.易知A1B1=A2B2,由雙曲線的對稱性知,滿足題意的這一對直線也是關于x軸(或y軸對稱).由題意知有且只有一對這樣的直線,故該雙曲線在第一象限的漸近線的傾斜角θ的范圍是π6<θ≤π3,即33 本來到這里此文就該結(jié)束了,但恰逢2017年高考結(jié)束.當筆者第一眼見到2017年全國新課標Ⅰ理第20題時,第一感覺是“又見圓錐曲線的對稱性”. 例5(2017年全國新課標Ⅰ理)已知橢圓C:x2a2+y2b2=1(a>b>0),四點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點在橢圓C上. (Ⅰ)求C的方程; (Ⅱ)設直線l不經(jīng)過P2點且與C相交于A、B兩點.若直線P2A與直線P2B的斜率的和為–1,證明:l過定點. 分析盡管(Ⅰ)不是很難,但是確是奠基步驟,有的考生就是因為不能求出橢圓的方程而導致整個題目無法得分.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斷定4個點中哪3個點在橢圓C上.事實上P3、P4關于y軸對稱,根據(jù)橢圓的對稱性P3、P4一定在橢圓上(因為若不在,將不會有3個點在橢圓上).然后就可判定點P2在橢圓上,而點P1不在橢圓上.有了這樣的判斷就很容易解決了.C:x24+y22=1,解題過程略. 以上幾例充分說明對稱性不僅是圓錐曲線的一條重要性質(zhì),還是高考命題的重要切入點.其實關于圓錐曲線對稱性的應用還遠不止這幾例,只要我們有一個對稱性的意識,心里裝著對稱性,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之規(guī)律,讓圓錐曲線的對稱性應用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