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千明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一生中曾訪問過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為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弘揚傳統(tǒng)文化和京劇藝術,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三十年代,他應邀赴美國訪問演出,是他漫長演藝生涯中值得紀念的一樁大事。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對京劇藝術普遍知之甚少,開始許多人都不看好他的美國之行。出人意料的是,他和他的團隊憑借精湛的唱、做功夫,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舞臺藝術形象,受到美國民眾的普遍歡迎。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一票難求?!都~約時報》《紐約先驅論壇報》等知名媒體進行連篇累牘的跟蹤報道,對他這位來自遙遠文明古國的文化使者褒獎有加。
齊如山張彭春協助籌備
梅蘭芳訪美的提議始于美國駐華公使保羅·芮恩施,一位在中國生活了七年的梅蘭芳的忠實擁躉。1919年,保羅·芮恩施在徐世昌總統(tǒng)為其舉辦的卸職宴會上說:“若欲中美國民感情益加親善,最好是請梅蘭芳往美國去一次,并且表演他的藝術,讓美國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結果?!边@番話和梅蘭芳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一直有個愿望,就是走出國門,把京劇推到國際舞臺上去。他私下里曾對朋友說:“就是破了產,我也要到歐美一游?!?/p>
梅蘭芳訪美演出的打算,獲得老搭檔、戲劇理論家齊如山的大力支持。齊如山是個有遠見的人,認為自己和梅蘭芳一樣,對西方文化和民族風情了解不多,有必要先征求一下歐美人士的意見,看看訪美演出是否可行。于是,他找到老朋友、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聽完客人的來意,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的司徒雷登十分贊同,肯定地說:“憑梅蘭芳的面貌歌舞,到國外去演唱,是沒有問題的?!饼R如山喜上眉梢,急切地追問道:“那么京劇呢!您看中國戲到外國去演,是否能受歡迎?”司徒雷登想了想,說自己對京戲還不太內行,不敢輕易做出判斷。
征求司徒雷登的意見后,齊如山花三個月工夫,撰寫厚厚的一本《中國劇之組織》的書稿,詳細介紹京劇的原理和精髓。又請一位孟姓畫師,將京戲中的行頭、臉譜、冠巾、古裝、兵器、樂器、宮譜等一一繪成圖案,并配上文字說明,然后帶著這部書稿,再次敲開司徒雷登家的大門。司徒雷登匆匆翻閱此書,連連稱善,興奮地說:“這是溝通中美兩國文化的舉動,是件好事。按照燕京大學章程規(guī)定,敝人或許可以幫些忙,助成此舉?!敝?,他主動出面約請十幾名中外教授,將《中國劇之組織》一書中的名詞譯成英文。其間,他和這些教授經常聚在一起,分析美國民眾的欣賞習慣,探討對中國戲劇的理解和把握。他還利用在美國新聞界的人脈關系,為中國戲即將赴美表演進行宣傳和準備。這些工作讓原來對京戲比較陌生的他樂在其中,并越來越有興趣,而且其他參與者也覺得新奇好玩,為此盡力提供幫助,共同祝愿梅蘭芳的美國之行早日開花結果。
與此同時,齊如山也著手進行出國前的宣傳工作。每逢招待外賓,他總要把有關戲曲的圖書陳列出來,請客人們閱讀,并給予詳細解釋。吃飯和喝茶時,他也不得空閑,總是因勢利導,介紹起舞臺上吃飯喝茶的姿勢,由此而引申到其他動作,以及如此表演的理由。外賓總是靜靜地傾聽,眼睛里充滿著好奇,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有時恍然大悟,有時驚喜莫名。這種見縫插針的宣傳方式效果頗佳,遠勝于正式的公開演說。
齊如山還經常給各國使節(jié)和留學生寫信,不時寄去宣傳材料,以供他們在報紙上載文介紹。后來,又專門聘請兩名美國人,每月支付報酬,請他們與國內各大報社、雜志社保持通信,并在信中附上梅蘭芳的劇照。幾個月后,報社、雜志社紛紛復函,有的說以后有這方面的材料,可直接寄過去,愿意代為刊登。據后來統(tǒng)計,美國介紹過梅蘭芳的雜志不下幾十種,而以個人名義向其索要照片的信,有幾百封之多。由此可知,梅蘭芳出訪之前,他的名字早已走進美國社會了。
如果說,齊如山的全力支持是梅蘭芳出國演出的重要保障,那么張彭春的鼎力相助讓梅蘭芳如虎添翼。張彭春出生于天津的一個世代書香之家,早年與胡適、竺可楨、趙元任等同赴美國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貒?,他先后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執(zhí)教。他酷愛戲劇藝術,曾加入南開新劇團,執(zhí)導多部戲劇,堪稱中國話劇史上的第一位導演。他既熟悉中國戲劇的傳統(tǒng)和技巧,又對西方戲劇有專門研究。獲悉梅蘭芳將有美國之行,他認為是向美國介紹中國戲劇的最佳途徑,表示非常支持。他以行家的眼光提出一系列建議:廢除劇場陋規(guī),凈化戲曲舞臺;不能為開打而開打,要最大限度地服從劇情需要;劇本力求精煉集中,盡可能減少純交待性的場次等。這些改革的目的,是讓京劇更適應國際文化市場的審美需求。
齊如山和梅蘭芳商定赴美演出的劇目,主要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游園驚夢》等二十幾個。劇目整理出來后,張彭春建議添加《刺虎》一劇,認為“它表現的不單單是朝代的興亡。貞娥臉上的神氣,變化極多,就是不懂話的人看了,也極容易明了”。演出場次方面,開始計劃每晚演三出。張彭春又提議:“恐怕每晚得有四出才好,為的是變化觀客的眼光,使他們不至于感到厭倦??墒菓虼a一多,時候太久了,怎么好呢?能不能把梅君的各種舞抽出來,單演一場?那樣時間不過幾分鐘,觀客的精神,就覺得活動多了?!泵诽m芳覺得這些見解獨特而準確,決定全部采納。于是,張彭春和齊如山一起,將梅蘭芳的各類舞蹈從各戲目中抽取出來,重新進行編排,組成婀娜多姿的東方歌舞系列。
對每場演出的戲單安排,張彭春提出一個總的原則:“外國人對中國戲的要求,希望看到傳統(tǒng)的東西,因此必須選擇他們能夠理解的故事。中國戲的表演手法唱、念、做、打,都是為劇情服務的。外國人雖不懂中國語言,但如果表情動作做得好,就可以使他們了解劇情。每次演出要多樣化,如同一桌菜肴具有不同的色、香、味,才能引人入勝。我主張以傳統(tǒng)戲為主,武打古裝為片斷,服裝、化妝要搭配。帔、褶、蟒、靠、厚底靴、長胡子、大頭、貼片、彩鞋、花臉、凈臉等,要注意色彩圖案的調和?!?/p>
經過大家共同協商,最終選定三個戲單:一、《汾河灣》、《青石山》、“劍舞”、《刺虎》。二、《貴妃醉酒》、《蘆花蕩》、“羽舞”、《打漁殺家》。三、《汾河灣》、《青石山》、《霸王別姬》、“杯盤舞”。這些劇目的故事、扮相和色彩都是經過反復搭配,才最終敲定的,充分體現了張彭春關于故事、化妝、穿戴和色彩多樣化的主張。endprint
不僅如此,張彭春還根據美國人嚴格的時間概念,將每一出戲的演出長度,進行準確的時間規(guī)定。如《汾河灣》27分鐘,《青石山》9分鐘,《紅線盜盒》舞劍5分鐘,《刺虎》31分鐘等。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是非常科學的,令美國觀眾十分驚訝。
1930年3月29日,《申報》對梅蘭芳在紐約的演出進行長篇報道,其中對張彭春的貢獻也作了高度評價。說:“此次登臺,戲目均由張彭春先生排定,張君對于劇學確有深切研究,尤能了解觀眾心理。每晚準九點開演,至十一點鐘止。張彭春先生司幕,時刻之準,為美國劇院所不常見?!莞鲃?,均注重表情,經張先生導演多次,并擔任舞臺指揮如意,熱情可佩?!?/p>
李石曾等竭力籌集川資
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準備就緒后,梅蘭芳的美國之行只差路費籌措了。據估算,總費用約需十萬元。前期準備階段,諸如各方聯絡接洽,招待國內外人士,廣告宣傳,以及改制行頭,添置箱籠等,梅蘭芳已花去四五萬元,家里再也拿不出墊款。齊如山收入有限,也零零碎碎添入四五千元。
司徒雷登原來答應,以他的名義借款五萬元,加上梨園同人等承擔五萬元,費用似乎已不成問題。誰知中間出了紕漏,兩項費用都沒有辦成。萬般無奈,梅蘭芳與齊如山商量,找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的李石曾幫忙。
李石曾與齊家是親戚,又是齊如山父親的得意門生。當他聽完客人來意后,爽快地說:“若梅君以營業(yè)的性質出去,為自己圖利,則無忙可幫。倘為溝通文化,則一定幫忙。而且,有多大力量,使多大力量?!饼R如山一聽有戲,便連忙將此事籌備經過詳細訴說一遍,并取出《中國劇之組織》草稿和所繪制的200多條宣傳品,請主人過目。李石曾大略翻閱一過,便問還差款項多少。齊如山回答說,出國人數大約二十一二人,至于船票價多少,自己實不知情,可以向熟人打聽。李石曾最后說:“容我計劃計劃?!?/p>
第二天,李石曾通知齊如山,說他要在齊化門大街一座住宅里請客,請的都是北平銀行界的重要人物,讓齊如山把所繪制的圖畫都帶去,提前陳列起來。齊如山一一照辦。客人進門后,一下子就被圖畫吸引住了,紛紛贊嘆畫得不錯。李石曾乘機向大家介紹圖畫的來歷,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便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最后都同意這樣一個主意:座中人各出五千元,作為股本金,將來如果演出有盈利,就先還此款,如果賠錢,就不用還了。結果當場得款五萬元。其余五萬元,由梅蘭芳銀行界朋友錢新之、馮耿光等在上海代為籌集。1929年12月,梅蘭芳一行21人佩戴著徽章,高舉特制的團體旗幟,離開北平南下,預備經上海乘海輪赴美。
不料,他們剛抵達上海,便接連收到美國方面打來的電報,說美國正發(fā)生金融恐慌,市面蕭條,美元比價升高,如果還想赴美,另外得多籌數萬元錢款。有的朋友出于好心,勸梅蘭芳放棄這次美國之旅。梅蘭芳不為所動,堅定地說:“我已花去好幾萬元錢,這還是小事。離開北平之前,親戚、朋友、學界、政界人士和市政府,都來給我們送行。我若不去,只有跳黃浦江,沒有臉再回北平?!?/p>
關鍵時刻,又是朋友馮耿光出手相助。他使出渾身解數,動用銀行界的所有關系,居然又集得一大筆款項。梅蘭芳轉憂為喜,對朋友的義舉大為感動。
一個多月后,梅蘭芳一行終于踏上了駛往美國的加拿大皇后號巨輪。
大受美國觀眾歡迎
1930年2月,梅蘭芳一行抵達美國紐約。當晚,兩名當地社交界的重要人物同時舉行茶會,為梅蘭芳團隊接風洗塵。一家茶會所約的大多是學者、批評家、新聞記者和大資本家,共一百多位。另一家的客人為戲劇界、美術界人士,大約有六七十位。盛情難卻,梅蘭芳和他的劇團成員只好輪流到場,一再表示感謝。
2月16日,梅蘭芳赴美的首場演出在紐約百老匯如期舉行。開演之前,張彭春用英文將京劇的組織、特點和風格等簡明扼要地進行介紹,目的是讓美國觀眾有個感性的認識。而每出劇目演前,又有專人用英文對情節(jié)、背景、動作等進行說明,讓觀眾能理解每出戲講述的故事。盡管如此,當天演出時,曾有少數觀眾中途退場。第二天演出前,張彭春專門作了戲劇性的說明:“中國京劇是古典戲劇的精華,只有最聰明而有修養(yǎng)的人才能欣賞。愚蠢的人聽不懂,是難以久坐的?!被蛟S沒人想做愚蠢者,當天演出秩序很好,沒有一個人中途退場。散戲后征求大家的意見,許多人同聲說:“很好,很好!好極了!”
梅蘭芳和他的劇團在紐約可謂一炮打響,受到各界觀眾的極大歡迎。原計劃演出兩周,戲票早已預售一空,后來不得不在國家劇院加演三場,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期間,紐約一家大花廠的經理找到劇團駐地,對梅蘭芳說:“我們廠出了一種新花,還沒有起名字。我想把它叫作‘梅蘭芳花,一來作梅君到紐約的紀念,二來我們廠里可以借此宣傳宣傳,您愿意答應嗎?”梅蘭芳立刻答應下來。那位經理特別高興,還請梅蘭芳和花照相,然后到處宣傳,轟動全城。
紐約社交界的重要人物沃佛蘭女士對梅蘭芳尤其感興趣,前后一共看了16場京戲。演出結束后,她熱情邀請中國藝術家到她家做客。她家坐落在郊外一條清澈的小河邊,占地約200余畝,裝飾得像個大花園。那天她共請了30多位陪客,大多是各界的知名人士。主人對梅蘭芳的光臨非常高興,想留下一點紀念。得知梅蘭芳時年36歲,便特地買了36株梅樹,在園里辟出一塊空地,請梅蘭芳破土栽種第一株,并將這片梅林命名為“梅蘭芳花園”。
一位旅居巴黎的羅馬尼亞老畫家,曾為好幾個國家的君主和皇后畫過像,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梅蘭芳劇團在紐約演出期間,恰巧他也在當地舉辦展覽。看了幾次演出后,他找到梅蘭芳,真誠地說:“我在巴黎的時候,就常常聽說您的大名,那時總想怎樣才能和您見一面呢?這次在紐約巧遇,覺得非常榮幸。我連著看了您的兩場戲,才知道您的藝術實在高超,真可以稱得起是世界的大藝術家。我很想為您畫一張像,但絕不要報酬,希望梅君能夠答應。這張畫或許對您和我都有些益處。一則此畫絕不賣,將來準備捐給法國國家美術館,我想您若赴巴黎演戲,可能會有一點影響;二則我準備赴東南亞游歷,若能把此畫制成印刷品,對我也很有益處?!泵诽m芳無法推辭,便請對方畫了一幅《刺虎》戲裝像。不久,梅蘭芳到芝加哥演出,這位畫家也跟到那里,并將此畫懸掛于美術館門口,許多民眾慕名前去參觀。endprint
離開紐約后,梅蘭芳一行又赴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和夏威夷等地演出,同樣受到當地各界人士的歡迎。每到一地,市政官員往往親臨機場、車站迎接,社會名流紛紛舉辦各種茶話會、酒會接風,藝術家、學者及各類團體爭相與之結交,而普通民眾更是以鮮花、握手、簽名等各種形式表達對東方藝術家的喜愛。
讓梅蘭芳最感動的是旅美華僑的深情厚誼。每到一處,僑胞們總是先一步迎上來,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他們不僅在報紙上大力宣傳并盛贊這次演出,還邀請劇團人員四處游覽名勝古跡、學校、工廠等。舉辦各種接風會、餞別宴會,表達對國內藝術家的尊敬和喜愛。演出期間,又跑前跑后,協調聯絡各種事務,有的充當義務翻譯,有的代買舞臺上的必需品,有的張羅茶水、飲料、點心等。演出結束后,部分華僑還同車同船相送,整理箱件,安排運輸,聯絡沿途交通等,異常熱情。
和卓別林交朋友
5月12日,梅蘭芳一行抵達洛杉磯。劇場經理請他去一個夜總會喝酒,該夜總會是電影界和文藝界人士經常聚會的地方。當梅蘭芳穿著中式藍袍和黑色馬褂出現在會場時,人們紛紛起立鼓掌。樂隊指揮馬上停止演奏,通過擴音器宣布:“東方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光臨敝地,大家表示歡迎?!比珗鲈俅雾懫痍囮囌坡?,樂隊奏起歡快的曲子。經理告訴梅蘭芳:“今天巧得很,在場還有不少當紅電影明星、編劇和導演,回頭都可以介紹給您認識?!?/p>
果然,梅蘭芳剛坐下,一位穿著深色服裝,身材適中的中年男子微笑著向他走過來。梅蘭芳見對方似曾相識,可又記不得在何處見過。正在疑惑中,經理站起來介紹道:“這就是卓別林先生。”然后指著梅蘭芳,對卓別林說:“這是梅蘭芳先生?!眱晌粐H知名的大藝術家緊緊地握著手,頻頻點頭微笑。還是卓別林首先打破沉默,說:“我早就聽到你的名字,今日可稱幸會。??!想不到你這么年輕?!泵诽m芳聽后,也笑著回答:“十幾年前我就在銀幕上看到過你,你的手杖、禮帽、大皮鞋和小胡子真有意思。剛才見到你,簡直認不出來了,因為你的翩翩風度和銀幕上幽默滑稽的樣子,判若兩人啊?!弊縿e林說:“我還沒有看過你的戲,非常期待,好在明天就可以在舞臺上看到最能代表中國戲劇、享有世界聲譽的天才演員的演出了。”
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閑聊,顯得非常投機。卓別林告訴梅蘭芳,自己早年也是舞臺演員,后來才投身電影界。他對中國戲的丑角表現出一種特殊的興趣。梅蘭芳便介紹道:“中國戲里的丑角,也是很重要的,悲劇里少不了這一角色??上н@次帶來的節(jié)目中,此類角色不多,所以劇團沒有約請著名丑角同來,只有《打漁殺家》里有一個替惡霸當保鏢的教師爺,是由丑角演員扮演的。”席間,兩位戲劇大師還合影留念。
幾天之后,好萊塢為梅蘭芳舉行盛大的歡迎會。美國電影界的巨星大腕紛紛出席,都想一睹梅蘭芳的風采。那天,歡迎會開始后,卓別林才身著便服,匆匆趕到會場。但他的出現立即引起全場的關注,很多人站起來和他打招呼,他也揮手回禮。從此,梅蘭芳和卓別林成為了好朋友。
光陰荏苒,六年后的1936年2月,卓別林和女友寶蓮高黛拍完電影《摩登時代》后,乘海船旅行結婚,途經上海時,和梅蘭芳在文藝界招待宴會上重逢。卓別林將雙手按在老友的肩膀上,感慨萬千地說:“記得六年前我們在洛杉磯見面時,大家的頭發(fā)都是黑的,現在我的頭發(fā)大半已經白了,可您還找不出一根白發(fā),這太不公道了吧!”梅蘭芳緊緊地握住他的手,微笑著說:“您比我辛苦,每部電影都要自編、自導、自演,太費腦筋了。希望您保重身體?!蓖盹埡?,梅蘭芳親自陪同卓別林夫婦去共舞臺看戲。主人特地在他們就座的花樓前,擺著綴有“歡迎卓別林”字樣的花籃。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卓別林拍攝著名的反法西斯影片《大獨裁者》。梅蘭芳因香港影院方面之請,致電卓別林,要求香港影院首映該片。卓別林立即復電,表示已指示影片代理人,滿足老朋友的這一要求。該片上映后,梅蘭芳先后看了七次。他認真地欣賞卓別林的動作和表情,非常敬佩老朋友反法西斯的膽略和勇氣。
被兩所美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梅蘭芳的表演受到美國民眾的極大歡迎,而更令人高興的是,他被兩所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這無疑是他個人獲得的最高榮譽。
洛杉磯波摩那學院畢業(yè)生司徒寬和齊如山是好朋友。梅蘭芳在洛杉磯演出時,校長查里斯·埃德蒙茲博士和凱梅斯·杜坎博士找到司徒寬,說前段時間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刊登文章,對中國戲曲和梅蘭芳的藝術大加贊賞,還充分肯定其文學藝術上的價值,學院決定贈予梅蘭芳文學博士榮譽學位,能否出面征求一下本人的意見。于是,司徒寬和齊如山一起會見梅蘭芳,告知波摩那學院的好意。梅蘭芳初聞這個消息,心里感到有些突然,便推辭說:“貴校美意,本人感激不盡,但我實在不敢當。”司徒寬一聽,非常著急,懇切地說:“梅先生這次來美演戲,宣傳東方藝術,聯絡中美感情,溝通世界文化。這樣偉大的功業(yè),幾十年還沒有過呢!所以本校才動議,把這個榮譽贈予梅先生。您不敢當,誰敢當呢?”梅蘭芳見對方說得有理,再加上齊如山的附和贊同,便勉強答應下來。
從司徒寬處得到確定的答復后,校長查里斯·埃德蒙茲博士馬上召集學院全體董事開會,一致通過這個提議。于是,校長親臨旅館通知梅蘭芳,6月16日為學院學生畢業(yè)典禮日,贈予名譽博士的儀式將同時舉行。可是,梅蘭芳已預訂6月6日赴夏威夷的船票。校長頗感為難道:“本校授銜儀式歷來很正規(guī)。如果本人不到場,就不能贈予。今年春天,原計劃贈予施肇基先生名譽法學博士,結果因他前往歐洲,無法親臨儀式,就取消了動議。”司徒寬在一旁非常著急,說:“夏威夷的行期早已確定,并通知當地相關單位和負責人,無法更改了。怎么辦呢?”校長沉吟了一會,說有一個變通的辦法,即提前舉行特別儀式,但仍需全體董事表決同意。第二天,校長召集的臨時董事會議竟然全體通過,同意于5月28日召開特別典禮。
那天下午,梅蘭芳在大家的簇擁下來到波摩那學院禮堂,校長首先致開幕詞,然后由學生演唱慶賀歌。教授代表福瑞曼博士登臺演講,題目是《青年人的義務及責任》,說現在來了個年輕人梅蘭芳,可以做人們的榜樣,梅先生世界知名,見了長者彬彬有禮,這是美國青年最缺乏的品質,因此說應該以他為榜樣。最后,校長宣布自己代表全體教授同仁,贈予梅蘭芳榮譽博士學位。說完,將博士文憑親自授予梅蘭芳,并由另外兩位博士將“博士帶”披在梅蘭芳肩上。頓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不久,南加州大學校長也決定授予梅蘭芳為文學博士的榮譽頭銜。舉行儀式那天,恰逢該校五十周年校慶,而同時授予榮譽學位的有五六十人,又有畢業(yè)生一百余名。學校大禮堂莊嚴肅穆,到場參觀的達三千余人。校長授給證書時,臺下就會響起一片鼓掌聲。輪到梅蘭芳,全場更是掌聲雷動,一直延續(xù)兩分鐘之久。
梅蘭芳憑借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廣泛贊譽,并獲得兩所美國大學的名譽博士頭銜,乃中國戲曲史上史無前例的大喜事。
(責任編輯:巫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