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噠
號稱“中國第一部性侵女童電影”《嘉年華》,沒有讓人情緒激動的情節(jié),沒有大牌明星的深情演繹,沒有音樂、特效的渲染,當然,也沒有全國轟動的影響力——然而,豆瓣評分依然高達8.2。
因為,這是一個值得被關(guān)注,卻被我們忽視了太多年的問題。
《嘉年華》的英文片名是“Angels Wear White”,翻譯是:白衣天使。是的,純潔、天真的孩子,就是父母的天使。他們來時,如白紙般干凈,讓人感受到的盡是美好。
但《嘉年華》真正講述的,卻是這樣的白衣天使被性侵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南方的一個海邊小鎮(zhèn),12歲的女童孟小文與她的同學(xué)張新新,被劉會長(當?shù)啬成虝臅L)帶到了海邊賓館,并實施了性侵。性侵發(fā)生后,兩個小女孩的家長,卻沒有一個正確處理這件事。
小文媽媽的第一反應(yīng),除了報警,還對女兒進行了打罵,并剪掉了女兒的長發(fā),因為她覺得是女兒的穿著不正經(jīng),才招致了性侵。而小新的父母選擇了沉默,因為他們忌憚劉會長的財力和勢力—反正都斗不過,還不如就這樣算了。后來,小新的父母還接受了劉會長為他們的生活提供的各種便利。
兩對父母的反應(yīng)太過寫實了。就像很多在網(wǎng)上自爆幼年被性侵的女性所說,相比性侵受到的傷害,父母的反應(yīng)才是最刺痛和無法承受的。因為,父母的言行在告訴她們:我們?yōu)槟愀械綈u辱,被性侵是你的錯,而不是那個罪犯的錯。
被性侵后,年幼的小文和小新卻表現(xiàn)得很無知,她們的生活看似并沒受到影響,甚至還能在游樂場嘻嘻哈哈地玩耍。然而,因為父母沒有及時、正確地引導(dǎo),不知道當她們長大后懂得了性侵的意思,會否在心里留下陰影?但從真實案例中窺知,童年被性侵的女性,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dǎo),長大后都會留下心理陰影。
而這也正是影片想表達的意思:中國父母和社會對性教育都太過忽視,忽視到了避諱、無知和愚昧的程度。所以,再多的兒童性侵案發(fā)生,也沒有促使犯罪嫌疑人得到應(yīng)有的處罰,以及促使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性教育。甚至,每一例兒童性侵案的發(fā)生,你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幫兇”,何其悲哀。
影片最后,雖然劉會長最終入獄,但這是一個何其艱難的過程。
這部電影拍得并不完美,但它所呼吁的關(guān)注、責(zé)任、反省,卻是意義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