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 130033)
設(shè)施黃瓜病蟲害種類多,危害重,綜合防治措施簡介如下。
播前采用種子處理、苗床土壤處理,減少種子、土壤帶菌,減少苗期土傳病害的發(fā)生;休閑期利用太陽能高溫悶棚7~15天,用石灰氮、噻唑磷等藥及生物菌肥處理土壤。定植前用藥熏棚或噴灑墻壁、棚膜、緩沖間1~2次,殺滅棚內(nèi)病菌,降低病蟲基數(shù)。
在黃瓜各生育階段分別使用氨基寡糖素、碧護0.136%赤·吲乙·蕓薹可濕性粉劑等免疫誘導產(chǎn)品,也可以引進一些新的誘抗劑如幾丁聚糖、S-誘抗素、甲殼素等,促進緩苗,提高植物免疫力,優(yōu)化生長勢。
一是色板誘蟲。利用黃板誘殺設(shè)施內(nèi)的蚜蟲、粉虱、斑潛蠅,藍板誘殺薊馬。每畝懸掛誘蟲板40張,全生育期更換4~5次。二是使用防蟲網(wǎng)。在棚室入口和通風口設(shè)置30~40目的防蟲網(wǎng),阻隔外來遷入害蟲。覆蓋防蟲網(wǎng)之前用異丙威煙劑熏棚消毒。
采用無滴膜覆蓋,推廣膜下溝灌、滴灌技術(shù),棚室及時通風排濕,采用精量彌粉機或熱力煙霧機施藥,降低棚室空氣濕度,減輕發(fā)病。避免大水漫灌。
根據(jù)病蟲發(fā)生程度,在必須用藥防治時,優(yōu)先選用高效低毒、劑型先進的農(nóng)藥品種,推廣新型生物農(nóng)藥。
例如,在苗期,可選用嘧菌酯、霜霉威鹽酸鹽等藥噴施,預防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等苗期病害。定植以后,發(fā)病前可選用代森錳鋅、氫氧化銅、百菌清等廣譜性殺菌劑噴施,預防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贿x用枯草芽孢桿菌預防灰霉病、白粉病;選用哈茨木霉菌防治灰霉病。發(fā)病后,可選用烯酰嗎啉、氟嗎啉、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丙森·纈霉威、霜脲·錳鋅等藥防治霜霉病;選用苯醚甲環(huán)唑、氟硅唑、肟菌·戊唑醇、氟菌·肟菌酯、唑醚·氟酰胺、吡萘·嘧菌酯等藥防治白粉病、靶斑病、黑星病、炭疽?。贿x用氟菌·肟菌酯、唑醚·氟酰胺、吡萘·嘧菌酯、啶酰菌胺等藥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用藥期間交替使用,降低抗藥性風險。使用生物農(nóng)藥,如多抗霉素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猝倒病、霜霉病;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防治細菌性角斑??;寧南霉素防治病毒??;阿維菌素灌根防治根結(jié)線蟲病。陰雨雪天采用噴粉法或煙熏法施藥,百菌清煙劑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
選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殺蟲、殺螨劑,粉虱類可選用礦物油、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殺菌素等藥;螨類可選用礦物油、藜蘆堿等藥;蚜蟲類可選用藜蘆堿、魚藤酮、除蟲菊素、苦參堿等藥;薊馬類可選用乙基多殺菌素、多殺霉素等藥。防治粉虱類推廣釋放麗蚜小蜂、斯氏鈍綏螨;防治螨類可釋放胡瓜鈍綏螨或巴氏新小綏螨。
保護性殺菌劑只能在發(fā)病前噴施,發(fā)病后要選用內(nèi)吸性殺菌劑及其混配劑。由于抗藥性普遍發(fā)生及交互抗性,慎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甲霜靈、霜靈等藥及其混配劑防治黃瓜霜霉病。注意不能將枯草芽孢桿菌與抗生素及其他殺細菌劑混用;不能將哈茨木霉菌制劑與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嘧菌酯、百菌清等廣譜性殺菌劑混用。
選用高效施藥器械,日光溫室及大棚推廣精量彌粉機、熱力煙霧機和靜電噴霧技術(shù)。目前適合精量彌粉機施用的藥有烯酰嗎啉(防治霜霉?。?、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灰霉病)、熒光假單胞桿菌(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和細菌性流膠?。?,減少施藥量,降低農(nóng)藥殘留。綜上所述,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綜合防治,即針對病蟲害發(fā)生特點,采取“病蟲基數(shù)控制、部分害蟲誘殺、植物免疫誘導、生態(tài)調(diào)控、藥劑精準安全防治、合理使用助劑、高效藥械應用”等綜合技術(shù)全程防控策略,將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