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鹿原》作為陳忠實的一部巨作,圍繞白鹿原上的人和事,融入宏達的時代背景,深刻淋漓的表現了儒家的思想文化,結合每個故事人物的不同命運,更是表現了儒家文化對人思想和內心影響之至深,本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了《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民間立場、道德倫理觀。
【關鍵詞】《白鹿原》;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對國人的影響更是根深蒂固,在《白鹿原》中,這種影響可謂是到了骨子里頭,鄉(xiāng)紳鹿子霖一直盼望著自己當官,是儒家中典型的官本位思想,白嘉軒作為組長,在村里鬧饑荒時向山上土匪借糧、村里鬧瘟疫時在祠堂中收留患病的村民等……無不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不同理念。
一、《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民間立場
(一)儒家思想的守衛(wèi)者
小說中,無論是正面的白嘉軒還是反面的鹿子霖,作者陳忠實都予以了濃墨重彩之筆,白嘉軒在封建宗法制度非常濃厚的白鹿原,儼然是全村百姓的精神寄托,他以超出常人的毅力維護著組長的社會地位,標示著儒家宗法制度的可信性,例如,他從自身做起,組織村民換地遷墳、種植鴉片、興辦學辦并送子女到學堂接受教育、反對各種苛捐雜稅、營救村民等,在這些事件中,我們看到了白嘉軒的民本思想與責任擔當,但是,從深處挖掘,他是通過這些事情來竭力的維護白鹿原舊有的宗法制度,他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博得村民的支持,維護好自身家族的利益,在動亂的社會中守好白鹿原這方凈土,這是典型儒家思想的體現。
(二)鮮明的民間色彩和草根性
儒家文化來自民間,具有相當的民間色彩和草根特性,《白鹿原》中,無論是村中不識字的老人、婦女在言談舉止中也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的影子,有很多處體現了儒家文化的民間性,例如,民間智慧的化身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他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萬貫家財,有的可能就是一些破書,但是,他就是憑著他的學識,帶領白嘉軒獨闖清軍大營……一系列事件都向村民們表現了他的身正言正的儒家風范,每當村中有大事情或問題出現的時候,他總能以置身事外的超然態(tài)度幫助化解,他成為了白鹿原半人半仙一樣的人物,受到了全村人民的愛戴,不論是軍閥還是鄉(xiāng)紳勢力,都會去看望他,討好他,其他,在很多人心里他就是那個正統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隨著小說的深入發(fā)展,朱先生更是成為了白鹿原上的精神領袖和道德裁判,白嘉軒作為組長,很多事情拿不準在心理打鼓的時候,他最希望得到就是朱先生的指點與肯定,朱先生引導著白嘉軒從仁和義的角度出發(fā),鼓勵全村人學習禮、義的準則,要求全村人都能按照這樣的標準去做,無論是對村內的百姓還是外村的過路人白嘉軒都是按照仁和禮的要求對待的。
對待著作中的黑娃,由最初的反叛當土匪,到白嘉軒的多次說和教育,哪怕就是黑娃在打折白嘉軒的腰之后,白嘉軒依然沒有放棄黑娃,還是想拯救他,最終,黑娃認可了白嘉軒的族長地位,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回歸到了他所認可的儒家傳統之道。在著作中,尤其是當日軍快要打過黃河的時候,朱先生身上的儒家家國道義之擔當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充分體現,他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在須發(fā)盡白的花甲之年,投筆從戎,號召全村人民參戰(zhàn)打鬼子,尤其是鹿兆海作為國軍將領抗擊日本侵略者犧牲之后,他表現的更是那樣果決,他決定參加鹿兆海的葬禮,實際是對鹿兆海那種犧牲精神從儒家的角度認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學者在民間無論是思想引領還是實踐行動上,都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儒家的真正生命必須扎根于民間,儒學的真正價值也必須體現于民間。
二、《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道德倫理觀
(一)傳統孝文化的鮮明表現
翻開儒家文化的每一部著作,不難發(fā)現,其中要求最多的就是“孝”和“倫理”,這兩者幾乎占據了整個中國古代歷史,對中國人的影響可謂是刻骨銘心,在《白鹿原》中更是體現的更加明顯,首先說“孝”,無論是白嘉軒還是鹿子霖,還是其他的女性人物,在他們身上都體現著濃厚的孝,全村已經去世的人的牌位都放在祖宗祠堂中,定期進行供奉,村中遇到大事的時候也都在祠堂中決斷,實質上這就是對老祖宗的認可與尊重,無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希望得到長輩的認可,這可以歸結到“大孝”,同時,個人之見的則是小“孝”,白嘉軒孝順爹娘,鹿子霖雖然混賬但是還是懼怕他爹三分,這其實都是儒家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結果,如果違背了這個“孝”就很難在村中立足,無論是當組長的白嘉軒還是做鄉(xiāng)約的鹿子霖他們誰都無法跳出這個“孝”字。
(二)倫理道德的桎梏
在維護道德倫理上,這里邊的悲情人物就是田小娥,首先,田小娥被父親賣給了年邁變態(tài)的老舉人,整天受到非人的折磨,整個人被囚禁在倫理的牢籠內,在認識黑娃后,情投意合,但是,就是因為田小娥已經有過婚嫁,且是逃到白鹿原的,白嘉軒、鹿三等一批傳統儒家文化的衛(wèi)道士們對黑娃和田小娥的結合是百般阻撓,鹿子霖更是落井下石……使得田小娥在桎梏的倫理環(huán)境中悲慘的死去,與其說是白鹿原害死了田小娥,不如說是儒家的倫理觀要了田小娥的命。
三、結束語
《白鹿原》從小說的角度刻畫了儒家思想的影響之至深,從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儒家文化在凝聚人心和穩(wěn)固發(fā)展上的作用,但是,也從倫理道德觀等角度對一些非人的做法進行了批判,總而言之,都是表現了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
作者簡介:史天嬌(2000-),女,河北省任丘市,漢語言文學,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學學生。
參考文獻:
[1]陳星宇.“儒家”遮蔽下的鄉(xiāng)土中國——《白鹿原》的鄉(xiāng)村社會結構指向[J].當代文壇,2017,(06):80-84
[2]韓星,Zhu Yuan.白鹿原、《白鹿原》與儒家文化和關學[J].孔學堂,2016,3(03):16-26+122-127+27-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