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丨 青雨
廈門不大,在地圖上看著很遠的路,其實坐車或者騎行很快就會到,環(huán)島路也不算長——大約40多公里,在這里游玩,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車剛好。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這樣,但在我心中,每個城市都有一首背景音樂,如果說之前走過的東京于我是《東京愛情故事》的《突如其來的愛情》,那么廈門,是旅行團的《廈門之夏》和金志文的《遠走高飛》,這個城市就是如歌中所唱的那般,歡騰,輕快,有趣而不拘束縛。
離開遵義時,秋冬的凜冽如期而至,天空布滿了灰蒙蒙的云層,整個城市都似乎肅穆了起來,此時不禁向往著南方的熱浪,或許和我在夏天出生有關(guān),即便某人對于夏天的高溫簡直無法忍耐,我卻甘之如飴。畢竟,鮮如夏花的連衣裙,入口即化的東北大板兒,拿著大勺挖西瓜瓤,吹著空調(diào)蓋棉被可是夏天的專屬配備,讓人怎么不對夏天的高溫既恨得咬牙切齒又愛得極盡纏綿。于是,當(dāng)飛機快要抵達廈門的上空之時,便做好了脫下羽絨服的一級戰(zhàn)備,可誰知,臺風(fēng)和我們一起抵達了廈門,當(dāng)時,我的心情和廈門的天空是一樣的,既灰暗又細雨綿綿。
但我一定是命運眷顧的孩子,第二天拉開窗簾看到明媚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時,心情都激動了起來,對啊,這才是海濱小城應(yīng)該有的模樣,陽光,海浪、美食等著我!
于是兩人一頭扎進廈門最熱鬧的景點中山路開始探索的旅程,這條廈門最知名的步行街似乎永遠都在喧鬧著,行人,不停在騎樓前拍照的游客,處處人聲鼎沸,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廈門最為著名的伴手禮,和當(dāng)?shù)刈铐懏?dāng)當(dāng)?shù)睦献痔?,不過也因為這里的“到此一游”感實在太強,于是打算去看看其他地方。
而我們在廈門大學(xué),停下了腳步。
在口口相傳這所中國最美的大學(xué)面前,不用刻意發(fā)現(xiàn),即便隨意入框的畫面,怎么捕捉構(gòu)圖都是美的。而那些門口為游客提供耐心問詢的大學(xué)生志愿者,三三兩兩一起去打飯的女學(xué)生,在路邊擺著桌椅正在招人的大學(xué)社團,騎著腳踏車穿行而過的學(xué)生情侶,都讓人覺得久違了學(xué)生的生活,工作多年,才明白在大學(xué)中的日子靜謐而淡然,甚至與世無爭,于是我們在廈門大學(xué)閑逛著,看藍天掩映下的芙蓉湖畔微波粼粼,看郁郁蔥蔥的香樟樹下的紅磚粉墻,看上弦場已然安靜的田徑跑道,還有那些拱券連廊,既承襲了南洋建筑的風(fēng)格,又表達出閩南當(dāng)?shù)亟ㄖ孽r明個性。
正當(dāng)我們討論著彼此的大學(xué)都是怎么度過時,一路走到了廈門大學(xué)最為著名的芙蓉隧道——這是每個來過廈大的游客一定會去的“朝圣”所在。
每當(dāng)畢業(yè)季臨近,墻上就會有廈大學(xué)子一筆一劃描繪而成的新畫,而墻上斑駁的舊作,更突顯歲月的痕跡。有的表達愛意,有的表達離別,有的懷念校園生活,有的紀(jì)念同學(xué)情誼……這些一筆一筆的刻畫,有些甚至看著很稚嫩,但就是這番對于未來的無畏無懼,讓人覺得質(zhì)樸而珍貴。
從隧道中肆意鮮活的壁畫一一看過,沒走出隧道多遠,頓時雨點傾落,手中無傘的我們跑到一家學(xué)生宿舍前的超市躲起雨來,令人意外的是,超市冰柜中,擺滿了繽紛的時令水果切塊,還有燒仙草,奶茶,各式沙拉醬,全部按斤來賣,既實惠又新鮮,當(dāng)時我就按捺不住把幾乎所有水果種類都盛入碗里,吃上第一口就大呼過癮。
突然回想起舒國治書中那句“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陣雨……然理想的陣雨,要有理想的遮棚”,我們又何嘗不是遇見了這一場“理想的下午”呢,雨過天晴,人從檐下走出,綠意滿目,嘴里還含著水果的香氣,真是最美好的一刻了。
廈門不大,在地圖上看著很遠的路,其實坐車或者騎行很快就會到,環(huán)島路也不算長——大約40多公里,在這里游玩,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車剛好。
有很多游客會發(fā)布環(huán)島路的騎行路線,然而我們并未環(huán)島,只選擇了曾厝垵的一小部分,曾厝垵原本就是一個依山傍海的自然漁村。獨特稀缺的天然環(huán)境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討海人,從明清開始的小漁村到解放時期的海防前線,再到改革特區(qū)的城郊藝術(shù)村,直至如今遍布家庭旅館及許多個性小店的浪漫文藝聚落,猶如一只船,航行于不同的海域。
我們沿著那一條條狹長的小街步步邁進,百八十米的小道,蜿蜒的胡同,窄深的里巷,商店的櫥窗,兩旁是各色小吃、工藝品、咖啡、客棧、酒吧,擠擠挨挨,每個鋪面都那么低矮小巧,各種藝術(shù)字寫的稀奇古怪的店名。從店名到陳設(shè),有的清新典雅,有的怪誕趣味,10塊買上一大杯切好的芒果果肉,從曾厝垵的大門開始邊逛邊吃,正好芒果吃完,一條小巷也走到了頭。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遵義的“撈沙巷”,遵義叫得出名的小吃美食皆可在這條小巷弄里找到,脆臊豬肉齊飛的豬肉粉,金燦燦的蛋裹輝煌炒洋芋,香辣酸甜的滋味讓這條小巷子活色生香,可見每個城市都需要這樣一個當(dāng)?shù)孛朗车募⒌兀瑵M足平凡人等的轆轆饑腸。
曾厝垵的路縱橫交織,我們和其他游人一樣在羊腸小路里迷失了方向,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地我們?nèi)匀徽业搅巳ネh(huán)島路的出口。
兩個人,兩輛共享單車,在光亮漸次的環(huán)島路上徐徐騎行,伴隨著海浪聲,迎著海風(fēng),奮力騎行,路旁的三角梅一路和我們擦身而過,整個人都變得輕盈起來,追逐著風(fēng),像個自在撒歡的少年。
直到晚霞泛天,云朵收攏夜幕,踩在松軟的沙灘上,有流浪歌手抱著吉他在大聲的唱著,隨意的走著,浪不停地拍打著沙灘,一想著這樣舒適愜意的氛圍在幾天后便只存在記憶里,教人有些不舍,不過也因為短暫,才讓人更加回味旅行的意義。
還沒去廈門之前,蚵仔煎,沙茶面,葉氏麻糍這些當(dāng)?shù)孛麅?yōu)小吃已在我的心中翻滾千遍,介于“我要吃,我得吃到”的執(zhí)念太過強大,來到了廈門的功課竟然不是去文藝網(wǎng)紅店打卡,而是逛吃逛吃。
中山路上的黃則仁小吃店“朝圣”而去,店面不算大,有隔層,小小一家,客人簡直人頭攢動,水晶包個頭頗大,面皮玲瓏剔透,餡料看著也是極為豐富,搭配一些作料,一人一個,居然吃完還有些飽了。
黃則仁的“花生湯”是這家店的招牌之作,作為廈門地道風(fēng)味的甜湯小吃,甘甜爽口,當(dāng)?shù)赜芯湓捳f“頂開花,下結(jié)子,大人小孩愛吃甲要死”,小小的一碗花生湯,湯色乳白,漂著晶瑩的油花,花生仁兒被煮得甘甜酥軟,算是我最為喜愛的甜品小吃。
還有八婆婆的燒仙草,每次去都要排個小隊,其實這杯燒仙草和其他店看起來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八婆婆的燒仙草配上奶茶,花生和芋圓,價格便宜實惠,關(guān)鍵料很足,在中山路上每每吃過蚵仔煎,沙茶面以后,來杯八婆婆的燒仙草真是既解膩又清涼。
廈門的海鮮自然也排在我們此次美食清單中,看到海鮮店門口擺放著一柜又一柜鮮活的蝦蟹貝殼,于是我們毫無抵抗力地走了進去,和我們當(dāng)?shù)卮直┑靥幚砗ur不同,這邊對于貝類處理得特別仔細,基本上沒有吃到有泥沙的貝殼肉,點了一支龍蝦兩吃,龍蝦肉爆炒口感脆嫩,椒鹽爬爬蝦讓人胃口大開,蛤肉肥美飽滿,再配上脆甜的韭菜花,一盤盤端上來,立刻被我們消滅空盤,最后上的龍蝦頭海鮮粥被熬煮得鮮香濃稠,真是一不小心就吃撐了。
直到后面回家了以后,都不時地回想起這家海鮮餐廳的好滋味,腦子里還會想起一句時常在電視里看來的廣告語:“海的味道,我知道!”
去的那幾天,我們悠悠哉哉地走在廈門街道上,看看市景,聽海浪拍打的聲音,我們不斷在這座城市里穿梭著,不斷更換場景,去雙子塔200米層高的“云上廈門”俯瞰鼓浪嶼,去沙坡尾的藝術(shù)西區(qū)感受這個城市的文藝情懷,每到一處就打卡當(dāng)?shù)鼐W(wǎng)友推薦的特色餐廳,用好奇心旺盛的心情對待每一次從未嘗試的美食。
這次去廈門,第一次聽到了金志文的《遠走高飛》,當(dāng)時聽著很是平常,但聽著聽著,那些歌詞像是說出每個準(zhǔn)備去旅行,正在旅行的人們的心聲,“如果迎著風(fēng),就飛,俯瞰這世界有多美,放下手機,別管誰是誰”。
而你呢,準(zhǔn)備什么時候去尋找那朵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