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一玉口成國,一瓦頂成家。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的奮斗過程中,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華兒女來說,作為高等學校教育教學一線的一名思政教師來說,立足本職崗位,在平凡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情,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這就是我最大的貢獻和價值體現。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不僅要在學校、社會中教育培養(yǎng),不僅需要我們思政教師在課堂上講好思政課、更要學會把家風建設培養(yǎng)的重要性貫穿于思政教學當中,依托于良好的家風建設,以家風培養(yǎng)為基點,在良好的家庭氛圍烘托下才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家風培養(yǎng)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作用看似簡簡單單卻又力量磅礴,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弘揚正能量,奏響最強音。
家風是什么?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fā)展都起到重要影響。家風就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總基調,是一種潛在的、恒久的、無形的力量。家風在耳濡目染中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塑造著學生的人格,陶冶著學生的性情,升華著學生的思想,開發(fā)著學生的智能。只有良好淳樸、健康向上的家風,才能使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為美好的人生奠下堅實之基,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無論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還是其他思政課,我們的目的是培養(yǎng)思想端正、積極向上、政治信仰堅定的當代大學生,所以無論在教學目的、教學過程、教學結果中始終堅持的基點就是家風的培養(yǎng),只有學生從內心形成正確的積極的良好的信念,形成端正的行為習慣,才能學好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繼而能成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當代大學生。
就我個人實際案例來說,我的老家是在大面積連片貧困山區(qū)的呂梁山上,出身農村,爺爺奶奶父母親都是淳樸老實的農民,黃土高原的大山,從小就在我們的世界里,長大后來太原念大學,還經?;ハ嗾{笑,我們是大山的子孫喲,從山里走出來的娃,就是這樣一種淳樸的農民風格,讓我們的人生才走的更遠更正直。我們家是典型的大家庭,家里姐弟六人,五個女兒,一個弟弟,這樣的大家庭父母并沒有忽略我們的成長,反而我們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成才,這歸結于良好的家風,我所認為我們的家風就是團結友愛、榜樣引領。正是因為從小我們家形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價值認同,使我們長大后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共同成長、讓生活更加美好,讓父母更加放心,我相信我們最好的成長成才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和安慰。小時候家里孩子多,父母總是讓我們互相幫助、一起做家務、哪怕是很簡單的一些家務活,做不好也沒關系,至少我們共同參與了這個過程,培養(yǎng)我們姐妹之間的團結友愛精神。實話來說,作為家里的一份子,其實我是很有壓力的,對下我需要給下面的弟弟妹妹做良好的榜樣,而我們家里就是一直用榜樣模范精神來鼓舞大家,對上我需要學習從小品學兼優(yōu)的姐姐,她似乎給我們樹立起了一個標桿,爸爸媽媽會讓我們互相學習,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同樣我也向弟弟妹妹學習,學習妹妹的藝術氣息,學習妹妹的認真努力,學習妹妹的活潑開朗,學習弟弟的隨意灑脫,我們都在互相學習中使對方進步,整個家庭就像在大海中行進的一艘航船,在人生的航海中穩(wěn)步前進,掌舵者是父母,明確的旗幟和方向,我們姐弟都是航船上的水手,共同劃槳出力向著人生幸福的終點前進,哪怕遇到再大的風雨再大的波浪,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就一定會勝利到達終點。
現在,我作為一名高校思政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影響的不僅是兩三個人,而是大部分學生,少則近百,多則上千。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用我的知識、人格、品行影響我的學生。古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一名好的思政教師,讓學生提高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就必須從基點入手,從家風培養(yǎng)入手,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有良好的氛圍依托,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社風、民風。要引導培養(yǎng)學生構筑符合時代要求的個人夢、家庭夢、中國夢,對個人來說,個人夢就是實現個人理想和個人價值;對家庭來說,家庭夢就是家里每個人過上幸福生活,父母身體健康,生活安逸;對國家而言,何嘗不是如此,習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的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近學習榜樣,凝聚復興力量,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就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力量,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高校思政教學必須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家風的道德托底作用,發(fā)揮家風的潛移默化作用,營造良好的家風,才能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民風的改善,傳遞正能量,唱響好聲音,共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